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4-03-14

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5篇。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多阅读范文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5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1

语法教学主要不是针对小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本身接触的语法现象很有限,没有多少需要系统处理的,二是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不太适合给他们讲语法。

但常有老师问这个问题,小学英语教不教语法,不教的话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语法现象咋处理?教的话,怎么教法?

这说明,小学英语虽然简单,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语法问题,有些单靠听说活动任务来处理,效果可能不是最好地,也就是说,某些语法现象也有必要从结构形式上进行某种处理,也就是一般说的语法教学了,下面就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谈24个字的浅见,请大家指正。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这24个字就是: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

“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是说不在接触足够实例的情况下解释语法现象,不脱离实例讲结构。解释语法现象的时候首先从意义出发,结合语言使用来解释,不离开意义讲结构,更不要背“口诀”

“提醒注意”是在听说读写实际语言材料中遇到需要处理的语法现象时,教师明确点明这种用法,适当解释其形式和意义。“点到为止”是仅仅结合当时具体例子解释,不作不必要的拓展。比如第一次接触名词复数的时候,学生遇到了apples,可能会问这个s是干什么用的?这时候告诉学生这个S表示“不是一个”就行了。遇到teeth,学生会问牙不是tooth吗?可以让学生先记住,表示一个牙的时候EE,表示多个牙的时候就OO了,不必把名词复数的各种情况和变化形式全部展示给学生。

“随遇随点”是说前面接触过的语法现象后面再遇到,比如名词的各种复数形式,每次遇到都应该结合当时的例子明确提示。“适时归纳”是当一类语法现象学生遇到的实例已经足够多了,比较熟悉了,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比如学生接触了名词复数的几种形式变化后,可以把学生以前学过的例子集中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找出规律。但是不必要“求全”,没接触过得没必要急着“补充”。

从反面说,主张“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也就是反对离开语境和意义讲语法规则,不主张离开意义背口诀;反对语法知识点支离破碎,主张适时归纳,但也反对没有足够感性积累的情况下过早归纳;语法规则的归纳反对教师灌输,提倡教师提供典型实例,学生或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反对不顾学生需要和接受能力追求全面。

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2

分享: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1.课堂讲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决不是照本宣读,而是抓重点难点,总结规律,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使用目的:语法课的特殊性决定了脱离教师讲解过分追求学生自主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们仍然注重传统的课堂讲解,以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体系。

实施过程:每节课使用一半的时间由教师就所涉及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释。

实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原本抽象而且不容易理解的语法知识,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

2.实践练习:课堂上除讲解以外的另一半时间用于学生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包括填空、改错、翻译、写作等。

使用目的:适当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语法知识,并且学会把语言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启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作出解答。

实施过程:练习讲解中我们一反传统的“对答案”的单调模式,而是鼓励学生先就同学们提供的不同答案进行解释和辩论,教师最后根据学生的讨论作总结和解释。

实施效果: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课堂上讲练习时再也看不到学生打瞌睡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给予了教师更多的教学灵感。

3.互动研讨:针对语法学习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我们鼓励学生就某些课题进行研究,并组织讨论,写出书面论文。

使用目的: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研究习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课程的互动性。

实施过程:在学期开始的时候,由教师确定一系列和语法现象有关的研究题目,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书面论文,提交给任课老师。老师进行阅读修改后进行评分和反馈。

实施效果:这种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法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语法不再是僵硬的条条框框,而是活生生存在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的东西。同时培养了学生写作论文的严谨治学习惯。

4.沟通和互动:

使用目的:保证学生和教师的充分沟通,启发教师的灵感,推动教学相长。

实施过程:在课堂内外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提问,对于不习惯在课堂上提问的学生我们增加了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手段进行交流。

实施效果: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能够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教和学。

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3

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浅谈

1、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在情景中进行

例如在教学名词的单复数时,在学生学会单数的表达后,马上出示多个物体的时候怎么说呢?于是就出现了名词之后加“s”或者“es”的形式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再如在讲现在进行时态、过去进行时态时,就可以创设一个学生比较喜欢的人物。让学生说说自己现在在做什么?自己喜欢的人物这个时候在做什么?自己昨天这个时候在做什么,自己喜欢的人物昨天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学生很快就知道了这两种时态用法。

2、在教学中不断归纳、总结

学生从具体学习中归纳、总结,找出其中语法的规律。比如:在讲解动词的用法时,学生归纳出哪些动词后面必须跟动词的“ing”形式;哪些跟带“to”的动词不等式;哪些动词主动语态“to”省略,被动语态“to”回来等。

3、句型和情景对话的方式

句型是从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子,是语言的结构模式。所以这样的知识呈现形式很适合学生反复操练达到对语法的掌握。

4、通过背诵相关的语句

比如背诵语法聚焦中句子,背诵喜爱歌曲的歌词、谚语、故事句子等来学习语法。教定语从句时,让学生记住谚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教学中我们可以想出很多的方法来教学生记语法,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适合自己的学语法的方法,效果一定会比枯燥乏味的讲解好得多。

5、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它采用两人或多人活动或整组活动形式,避免了班额大,不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参差不齐,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等教学问题。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状况,从而优化英语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实践,使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6、运用语篇教学

语法教学应与听、说、和阅读活动紧密结合。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通过分析阅读中遇到的一些语法现象,学生会加深对这些语法现象的理解,这绝非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所能替代的。知识的印象,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语法教学不再“枯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法知识,只有这样,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才能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4

一、引言

随着以“任务型教学”为代表的交际教学法思想被推崇,以及对新课标中“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理解的偏颇。有教师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而误以为语法教学可有可无。于是“淡化语法”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学生“双基”的薄弱,因此阻碍着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为此,本文提出重新审视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法作为形式语言的要素,是对语言存在的规则所做出的概括描述。其形式是一套规则,其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组合成语言(language)并生成言语(words)。这样,语法就成了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完善而有价值的工具,学习者不可不学。

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语法教学更具有必要性。因为中国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获得更多的是靠“学得”(learning)而不是“习得”(acquisition)(张正东,XX)。这是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崔刚,XX):

第一,英语学习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而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

第二,英语使用的环境差。在中国没有二语国家(如新加坡、印度)的使用环境,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

第三,学生学习英语是学业课程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多数没有直接的学习动机。

第四,汉语与英语的差异大。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象形文字,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受汉语“负迁移”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要比其它拼音文字国家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

这些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是作为一门外语,不能象第二语言那样习得语言。虽然外语相对于第一语言是第二语言,但作为目的语,并非在目的语国家(如英、美)为移民者开设的二语(英语),外语主要通过有意学习(学得)而掌握。在学校学得外语又有以下主要特点:(1)主要遵循知识(主要为语法)→技能→运用能力的线路发展;(2)输入之后在吸收之前都得经过理解,这种理解或采用归纳方式、类似“熟而生巧”,或采用演绎方式、类似“画龙点睛”,都离不了语法(戴淑静,XX)。

三、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习是一个接受知识与完全消化并贮存知识的动态过程。英语学习也是这样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因此,不能用语言“习得”模式去硬套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而应根据教与学的实情,在教材与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创新语法教学方法(杨金昌,XX)。

1、归纳法。归纳法即教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能使学生容易接受语法。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结构“shouldhavedone”时,教师可呈现例句:thedriver’scarelessnesscostmanypassengers’lives.接着启发学生:doyouthinkthedrivershouldhavebeencareful?学生会立刻理解句中“shouldhavebeencareful”的含义。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点明语言点的规则,而是应呈现更多的句子,以检验学生的对新语法项目的理解。教师呈现每个例句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待他们领会句意后再引导用“shouldhavedone”改写句子。(1)thismorningmarywaslateforschool.→sheshouldhavegotupalittleearlier.(2)ididn’tpasstheexambecauseihadwastedlotsoftime.→ishouldhavemadefulluseoftimetoworkonmylessons.

……在上述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和练习若干句子,既能很快理解“shouldhavedone”的意义,又能较好地掌握其用法,即:“should+现在完成式”表示“本来应该做某事而实际上并未做”,常常含有责备、不满的语气。这样的归纳教学能让学生理解和活化语法规则。

2、对比法。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后,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语法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关键点,发现差异点。例如,学生学习了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后,对that引导的从句究竟是定语从句还是同位语从句深感迷惑。此时,教师可出示以下两个例句:(1)thenewsthathepassedtheentrancecollegeexaminationmadehisparentsveryhappy.(2)thenewsthathetoldmemademeverysurprised.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that引导的两个从句,然后让学生分析that在两个从句中的语法成分,很快学生发现that在句(1)从句不作任何成分,而在句(2)从句中作动词的宾语,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出that在同位语从句中不作语法成分,在定语从句中作语法成分。经过对比,看似复杂的语法知识很快“化难为易”。

3、情景法。情景是指运用目的语的环境。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师如能为学生知觉和理解教材创设情境和构架,制作生动形象的语境,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加以清楚而又合逻辑的知觉组织,定能提高学习质量(万云英,1991)。如,―ing分词与―ed分词是中学语法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对其之间的差异分辨不清。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演示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其差异。课堂上,教师演示水被烧开的过程,当水沸腾时,教师介绍短语boilingwater;待水降温不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edwater,并作喝水状。在这种生动的语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区别:现在分词一般表示主动进行的动作而过去分词一般表示被动完成的动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国情制约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是离不开语法的,应给予语法教学一片天地。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方法是人为多样的,正所谓“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其核心应是结合英语教学活动,体现“优化而不淡化,重视而不死抠”的原则。

英语语法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5

当我们正式成为一名初中教师时,心中带着些许的不适应,因为环境的改变,我们对于英语教学的领悟也许会更加深入哦。这里与大家分享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有时间我们不妨学习一下,看看自己能够做到何种程度。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一、更新教学思想

教学班是一个由学生组织,教师和学生互相支持、互相学习的学习环境。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学习环境,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

二、探索教学方法

1、激趣法

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同时,采用新奇而“刺激”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2、创设情景法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都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

3、活动育智法

首先,我通览全学段英语教材,精研课文,然后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分单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如开辟“每周10题”的英语学习专栏,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或短文,供学生自学,以巩固新知,拓展知识视野。

这些活动,既与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相配合,又相对独立形成一个活动课体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如此安排,克服了课外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提高了活动效果,真正使课外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在初中各科中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设计课堂教学,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利用实物,诱发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每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其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内容力求新颖别致。通过游戏,将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达到了理解记忆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由此产生兴趣,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创设情景,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就餐的对话时,我事先准备了牛奶、面包等,上课时把讲台当成餐馆的柜台,将准备的东西放在上面。先是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把对话表演出来;反复几次以后,教师再用学过的表示吃、喝的单词套用句型,让学生两人一组扮演角色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在这一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学会动脑,避免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指导他们寻求一个个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克服困难,由浅入深,一个个实现目标。

新旧联系,启发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易忘。对于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只要能和学过的单词或知识点联系上,就尽量让他们做比较。这样,学生既很有趣地学会了生词,又巩固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4741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