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课件参考]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设计之五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参考]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设计之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活动目标:

1.知道8以内数组成分解的三个规律,学习9的组成分解。

2.在数学操作游戏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3.体验数学小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扑克牌(1—9)40套,数字卡片1——9,8以内数的分合式,操作游戏材料人手一份,多种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师:今天我们来玩几个小游戏,宝宝们,开火车的游戏还记得吗?

师:好,请听清我的问话,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二、游戏“找秘密”,通过观察、比较发现8以内数的组成分解的三个规律。

出示8以内数的组成分合式,谈话激趣。

师:看,这是8以内数的分合式,我们来玩找秘密的游戏,请宝宝们看一看,比一比,找出它们中的三个小秘密。

出示男孩和女孩的图片

师:这是男孩,代表我们男宝宝,这是女孩,代表为你们女宝宝,进行比赛,找对的获得一个五角星,看谁的星星多?

师:谁找到了秘密告诉大家?

找到后简单验证,进行小结:宝宝们真能干,发现了8以内数组成分解的三个小秘密,也是我们学习数组成分解的好方法,有了好方法我们就能又快又好的学习9的组成分解。

三、游戏“摆扑克牌”,借用扑克牌,运用经验又快又好的摆出9的分合式。

出示扑克牌:

师:这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摆扑克牌”的游戏,先找出有数字9的牌放在桌子的上面,然后用手中的牌摆出9的分合式。想一想你准备用那种好方法摆出9的分合式呢?想好的请玩游戏。

师:你是用什么好方法完成9的组成分解游戏的?

出示9的三组组成分解图,验证归纳。

师:请宝宝们一起读9的分解式。

四、游戏“摘果子”复习9的组成分解。

师:我们来玩一个“摘果子”的游戏,这是一颗苹果树,树上的果子都有数字,请你摘两个果子,两个果子上的数字合起来是9。(个别幼儿操作)

五、游戏“找数字”,进一步复习9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师:这儿有许多的数字朋友,请你从4个数字中找出三个数字,摆出一个分合式。

六、幼儿集体操作游戏.

第一个操作游戏:帮小动物找家。房子上的数字和小动物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9的,就是它的家,用线连起来。

第二个操作游戏:找出3个数字,列一道分合式。

4、6、5、98、3、1、9

()()

()()()()

第三个操作游戏:请接着分。

9

()5

()2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课件参考】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之四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课件参考】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之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 课 一、创设情境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1) 这幅图对称吗?

(2)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3) 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4) 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5) 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6) 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P84做一做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热门课件】 猫教学设计之五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热门课件】 猫教学设计之五,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字里行间理解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新课,并了解作者

播放生活中的关于猫的卡通形象,欣赏可爱漂亮的猫,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观看一组小猫照片,让学生说说喜欢哪只,为什么?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划出字词。

相称(chan) 郁(yù)闷 一缕(lǚ) 娱(yú)乐 污涩(sa) 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 蜷(quán )伏 惩戒(ch?ng) 怅然(chàng)

三、整体感知

2、通过这三只猫的比较,你们更关注哪只猫?为什么是第三只猫?(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默读15~34段思考,在第三只猫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几个人物?他们都是如何对待猫的? 四、课堂互动

师生角色扮演(教师扮演今日说法主持人,学生们分别扮演郑振铎,三妹,张嫂,观众) 师:这只小猫不仅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还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组的关注,因为这只小猫身上发生了三起命案。好,我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昨晚做了一个梦,一只遍体鳞伤的小猫向我哭诉,我要把著名作家郑振铎告上法庭,而且要求我代表它提几个问题,现在我已来到郑振铎家中,下面呢,我来采访几个被告。(教师一次对学生扮演的三妹,张嫂,郑振铎及观众进行采访。)

对三妹的提问:1、听说你十分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喜欢小猫,是不是?你家里曾经养过几只猫,是不是很喜欢他们?

2、为什么不喜欢第三只猫?

3、可是小猫活着只是为了让人类感到开心么? 对张嫂提问:1、听小猫说,是你把它带回家的,觉得它很可怜,你能不能说说当时的情况? 2、不过,当“芙蓉鸟”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没有站出来给小猫求情呢? 对郑振铎提问:1、你是否确定是小猫杀死了芙蓉鸟,你有没有亲眼看到?2、那你凭什么判断他是罪魁祸首呢?

3、当你看到小猫在嚼着东西的时候,你是怎样去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4、可怜的小猫无缘无故遭到了毒打,再也没有回来?你是怎么想的? (观众朋友们,由于主人的偏见,一只小猫惨死了,这无疑是一件人间悲剧,面对这样的事,观众朋友们是怎样的看法呢?现在我来采访几位观众) 提问:1、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2、你刚刚听了郑振铎先生的忏悔,你觉得小猫在天堂会原谅他么? (谢谢这几位观众朋友,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应该得到这么一个血的教训)

血的教训: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要凭个人的好恶、死心、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的过失。 五、文本研读,阅读训练。

1、下面重点看文中抒发作者忏悔之情的句子(学生齐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情)2、个别学生朗读(播放背景音乐)3、分组讨论:

A、我的什么过失使我的良心受伤了(用原文回答)表达了我怎样的品格?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表达了

“我”真诚、善良、知错就改的品格。

B、第二只猫丢失时,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前一句表现了失去所爱之物后内心的气愤,后一句抒发了自己伤害无辜后,内心充满内疚悔恨之情。

C、写前两只猫有什么作用?

前两只猫与第三只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后者命运的悲惨,也更突出

“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1、善待生命,同情弱小,关爱动物。 2、明白做人的道理:

面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问,要勇于站出制止,学会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问,要勇于站出制止,学会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七、课外拓展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五、教师寄语

懂得尊重和善待他人,

你将收获更多。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平等

对待一切生命吧!

【课件参考】 数一数教学设计其一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课件参考】 数一数教学设计其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p2~p5数一数

教学目标: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课件推荐: 哲学生活教学设计之五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推荐: 哲学生活教学设计之五》,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世界的思考。 3.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4.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哲学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教学难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一谈到哲学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神秘,非常的深奥。真是这样的么?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个小故事。(播放视频:司马光砸缸)

【教师】好,故事看完了,大家思考一下为何面对困难有的人能想出巧妙办法,有的人则无计可施?

【学生】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教师】对。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学会了用哲学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我们就可以做到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就可以游刃有余、举一反三。所以是一门让人变智慧的学科。下面就让我们开启这段智慧之旅吧。

【幻灯片】标题:生活处处有哲学

探究一:

【教师】看教材第4页内容,思考孔子为何不愿意与弟子交换?他的智慧是如何获得的?我说一下要求:首先自己仔细阅读这个小故事,并试着回答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形成书面材料,到讲台展示。

【板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点拨】刚才这两个小组的结论都非常好,都指出了孔子的智慧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提炼形成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产生。(随之板书)

【板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教师】这个结论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也可以找出理论依据。哲学作为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必修三中我们学过文化实践中产生。

【教师】为什么在实践活动中会产生出哲学的智慧?大家看课本第五页内容,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人在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

【教师】对。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对整个世界抱有很大好奇心,进而有了追问和思考,这样才有了哲学的产生。所以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幻灯片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教师】由此可见好奇心是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幻灯片5】可是同学们你有多长时间没对周围的世界产生过惊讶了

探究二:

【教师】课前让大家都搜集了一些哲学小故事,现在大家就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学生分享故事

【教师】这些故事都很精彩,为何里面的主人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很高明?

【学生】都得益于他们的思维方式。

【教师】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真正哲学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举一反三、游刃有余。因为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他就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科。

【教师】好。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标出哲学的本意。

【教师】但是如果我们在错误的哲学指导下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就会事与愿违、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作为哲学的入门课。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哲学思想。

【幻灯片】一、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哲学思想。

【教师】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哲理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我们一起读一下。

【幻灯片】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热搜课件]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搜课件]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本课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特点,我积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索百分数,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下,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通过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来到十二小和大家一起学习。送给大家一句名言作为见面礼。请看大屏幕: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指99%和1%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两个是什么数吗?(百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提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说一说你想了解百分数的什么问题?

生回答后,师归纳出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好处。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师: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下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的材料。

出示:三杯糖水(质量不同)你认为哪杯糖水最甜?

学生可能会根据糖水的多少做出判断。

接着出示三杯糖水含糖的质量:7克13克9克让学生接着判断。

最后出示三杯糖水的质量:20克50克25克引导学生比较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判断哪杯水最甜。

生:1号杯7÷20==

2号杯13÷50==

3号杯9÷25==

﹥﹥

3号杯最甜。

师:那么、、分别表示什么?

生1:表示1号杯糖占糖水的。

生2:表示2号杯糖占糖水的。

生3:表示3号杯糖占糖水的。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表示什么?

生:这三个分数表示糖占糖水的百分之几。

[1][2][3]下一页

师: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起来一目了然。我们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哪杯水最甜的问题”现在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帮助科技小组解决他们在进行种子实验时遇到的问题。

出示:

品种实验种子数/粒发芽种子数/粒

一号205

二号257

三号5011

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

生:一号=二号=三号=

>>

二号种子发芽情况最好。

师:谁能说一说、、分别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号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

表示二号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

表示三号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表示什么?

生:这三个分数表示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六个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什么?(学生如有困难,可小组合作完成。)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数还有另外一种写法。以为例,分子35写成35,分数线和分母100写成百分号。(35%)读作:百分之三十五

师指名学生板演26%、36%。

师:请大家在本子上把、、用百分数的形式写下来,并读一读。

师:结合刚才的交流,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吗?(集体交流)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师: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

生:这句话中提到两个数,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一种倍数关系。

师:百分数还有两个名字。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渐了解的。

3、反馈练习

师:百分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老师这儿有一些信息,大家读一读,并说一说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①出示65页读一读,说一说。

②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明表示什么意义。

4、探究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我们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掌握了百分数的读写法。那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出示)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哪几个不能,为什么?

①、第一根绳子长米,第二根绳子的长度是它的。

②、妈妈买了一些葡萄,重千克。小明吃了这些葡萄的。

(小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后,师归纳总结。

分数与百分数区别: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对号入座:(请选择合适的数填空)

55%100%120%1.7%

①.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②.一本书已经看了45%,还剩下()没有看。

上一页[1][2][3]下一页

③.开展节约活动以来,本月学校的用电量比上月减少了()。

④.某车间机器经过改良,现在每月产量是原来每月产量的()。

2、比比谁最棒

请你在20秒内写10个不同的百分数。

(教师启发学生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让别人猜一猜他完成的个数。)

3、找朋友

百发百中200%

一箭双雕90%

百里挑一50%

十拿九稳1%

一分为二100%

3、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机动题)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大家来看看课前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会回答吗?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7÷20===35%5÷20===25%

13÷50===26%7÷25===28%

9÷25===36%11÷50===22%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教后反思:

1、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情趣。如: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体验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再如,通过两个生活情境,同学们尝试着、争论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2、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并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热搜课件: 10的加法教学设计最新模板


我们多多少少都是读过一些范文的,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热搜课件: 10的加法教学设计最新模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和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 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足球吗?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吧。

二、 进行新课

1. 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戴帽子的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9人)

再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并相机在情境图中用括线、问号等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弄清了图的意思,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出示问题1(图意:左边有6人,右边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会列式吗?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6 + 4 = 4 + 6 =)

再问:你能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着重说一说是怎样算出6 + 4 = 10的,并强调可以根据6 + 4 = 10,直接写出4 + 6的结果)

出示问题2(图意:一共有10人,左边有6人,右边有多少人)。

提问:要算右边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板书:10 - 6 =)

再问:怎样算出10减6等于几呢?(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根据加法算式想减法算式结果的方法)

出示问题3(图意:一共有10人,右边有4人,左边有多少人)。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并很快算出结果吗?

学生列式,并算出结果。

[评析:从现实情境入手,引导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效率。同时,要求学生用三句话(两个条件,一个问题)表达图意,渗透了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算式想后面算式的结果,既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加、减法的联系,又促进了算法的优化。]

谈话:刚才有小朋友说,图中1个小朋友戴帽子,9个小朋友没戴帽子,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先自己写出算式,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每一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评析: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再次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的理解。让学生说每一道算式的意思,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 教学试一试。

谈话:我们来做个抛花片的游戏好吗?(拿出花片)老师这里有10个花片,每一张花片的正面都印着花的图案,背面都没有图案。像这样(边说边操作)把10个花片抛在讲台上,请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学生猜可能出现的结果)

验证:想知道谁猜对了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老师数一数。(指名数花片)

提问:你能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说出四道算式)

谈话: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学具中数出10个花片,抛一抛,看你抛出的几个正面朝上,几个背面朝上?再根据抛花片的结果写出四道算式。

反馈各种不同的结果,当学生说自己抛出的是5个正面朝上和5个背面朝上时,提问:你怎么只写出了两道算式?

谈话:根据抛花片的结果,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吗?(学生活动)比较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课题: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板书)

[评析:抛花片的游戏,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猜抛花片的结果,有助于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有序思考;根据自己抛花片的结果,列出四道算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把算式按顺序排一排,并说一说其中的规律,有助于内化新知,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三、 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还想做游戏吗?(动画演示:小老鼠出8,大象从卡片中找出2,小老鼠说算式:8 + 2 = 10,大象说算式:2 + 8 = 10)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任意出一张卡片,另一个小朋友很快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张,使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并说出两道加法算式。

2. 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算得数。

3.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4. 想想做做第4题。

先自由地说一说,填一填,再有顺序地说出可以填哪些算式。

5. 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填写算式,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

[评析:练习层次清楚,形式活泼,突出了教学重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课堂总结。(略)

[课件范本]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之五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课件范本]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之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 : 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 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 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同上。

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学生探究性实验

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根据力的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 静止悬挂的电灯。

2)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 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 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二、 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工具,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思考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最新课件: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其一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最新课件: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其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德育渗透点

热爱祖国

三、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四、教学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随读生回答。]。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0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的1题数数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9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3

五、作业:

做一个数位顺序表3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七、课后反思(结合经验、问题、学生表现以及改进意见进行反思)

2022课件推荐 《小蜜蜂》教学教学设计之五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022课件推荐 《小蜜蜂》教学教学设计之五”,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充分运用音乐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采取了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利用这个年龄段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进行表演。

“节奏音节读法”相对应的动作,是我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改良出来的,这一套夸张的表情,诙谐幽默的动作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音符 节奏音节读法及动作

“XX”(八分音符) Ti Ti 双手拍击两下

“X”(四分音符) Ta 手拍腿一次

“X—”(二分音符) Ta-2 双手拍腿两次

“ 0” (休止符) a?摊双手,做惊讶表情不发出声音

XXXX(十六分音符) Tiri Tiri 双手握拳头,扭动身体

教学中采用 “科尔文手势”,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可以帮助低年级孩子对音准的把握,还能让孩子们在学习新歌时,跟着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避免了低年级孩子对识谱的畏惧情绪,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边唱边动的兴趣。

这两套教学法深受孩子们的喜欢,适用于平日的发声练习与学唱歌曲环节,可以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小蜜蜂》 2.聆听《蜜蜂》

教学目标:

1、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运用轻巧、愉快的声音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

3、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4/2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了5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全曲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 “蜜蜂” 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 。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 的学习还是首次。

教学重、难点: 1、歌唱时能做到在速度统一的前提下,演唱第二乐句时尤其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 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表现作用。 3、有感情地完整表现歌曲《小蜜蜂》,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尝试探究、创作表现“飞”的音响效果。 教学用具: 钢琴、沙锤、碰铃、木鱼多媒体课件、图挂道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1、播放《野蜂飞舞》,律动表演,让学生模仿各种飞行动物“飞”进教室。

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生:速度比较快。

师: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小动物呢?

生:蜜蜂、蚊子、苍蝇……

2、播放《小蜜蜂》

师:让我们听听这首歌,仔细听听歌词,到底是那种小动物呢?

生:小蜜蜂。 师:你们知道小蜜蜂能做什么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你喜欢小蜜蜂吗?愿意和它做朋友么? 生:说说对小蜜蜂的认识。

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说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保护益虫的教育。

二、导入欣赏,歌曲《小蜜蜂》

1、播放歌曲《小蜜蜂》 师:有一首歌曲《小蜜蜂》正好表达了同学们的心声,带着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引导学生初听) 屏幕出示: ① 我们听到了三段歌词,其中唱到了小蜜蜂在做些什么?(生:飞向大树林、采花蜜、飞回蜂房) ② 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反复出现。你知道是哪一句吗?(生:嗡嗡嗡,飞吧小蜜蜂)。

2、利用听唱法,给学生以完整、准确的音乐形象。 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小 蜜 蜂》

第一步:学唱第一段

1、复习音符、节奏型,出示多媒体节奏版《小蜜蜂》。 师:谁来试试用我们学过的“节奏音节法”来把《小蜜蜂》读一读?(分句读节奏) 2/4 Ta Ta |Ta A?| TiTi TiTi|Ta A?|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a Ta |Ta A?||

2、生当“小老师”自学、巩固歌词。 师:同学们的节奏念的真好,现在咱们换一换,请你当小老师,教教曾老师怎么连贯的、完整的把歌词有节奏朗读?你们读一句,曾老师读一句。

3、教师指导学生视唱歌曲旋律,听琴分句学唱。(同样可以转换角色,老师当学生,学生做“小老师”) 师:每当我们唱到“嗡嗡嗡”时,请同学们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请学生跟琴演唱,并提醒学生正确的发音姿势,声音的位置)

4、听要求,按要求师生共同完成歌曲第一段的演唱。 师:中间一句留给我,你们来唱前后相同的两句,行吗?请你听听老师唱到了什么? 生: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师:这里的歌词比较紧密,所以要求大家尽可能地把歌词唱清楚。 生,清晰演唱这部分歌词。

5、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师:你能连贯演唱第一段了吗? 生进行展示。

第二步:学唱后两段

1、用听唱法,学唱后两段歌词。 师:现在你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演唱第一段,那么剩下的两段就不难了。试着唱一唱,我请唱好的同学来帮帮曾老师,做曾老师的小助手,带领全班一起学习下剩下的两段。

2、学会歌曲后,借助柯尔文手势,用唱名唱一唱旋律。

第三步:歌曲处理

师:我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愉快、轻松的。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轻松与愉快呢?

生:用轻巧、柔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师:我们知道音有强有弱,歌曲中的“嗡”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呢?

生:小蜜蜂震动翅膀的声音比较弱,所以我们应该用弱一点的声音来演唱。

师:让我们完整地把这首好听的歌曲演唱一遍,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节奏音节 法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简单的四分音符、八音符、四分休止符,孩子们已经熟练的掌握并准确的表达。 调换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老师还可以特意读错,让学生在纠正的过程中,更加巩固熟悉歌曲的节奏及歌词。 老师用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的演唱。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用唱名唱谱。避免学生枯燥的识谱方式,这样既降低了唱谱的难度,又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提问启示法 提问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学生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分组合作,表演《小蜜蜂》

1、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2、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表演《小蜜蜂》 3、全班互动表演歌曲 通过演唱,表演及打击乐器伴奏,全面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更使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快乐。

五、延伸主题,德育渗透。

师:你品尝过蜂蜜吗?它是什么味儿?

师:小蜜蜂真好!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师:那我们唱着歌曲飞到教室外面去和可爱小蜜蜂打个招呼吧! 边唱歌边飞舞的离开音乐教室。(播放《小蜜蜂》音乐 注重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渗透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动物的教育,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搜课件] 《琵琶行》教学设计之五


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范文的,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有哪些好的优秀范文值得借鉴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课件] 《琵琶行》教学设计之五,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 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1. 对比欣赏《琵琶行》、《明湖居听书》、朱自清〈〈歌声〉〉中的音乐描写。

2. 讨论:白居易和琵琶女感情交流共鸣的原因。

二、 学生聆听琵琶曲(古典名曲之一〈〈十面埋伏〉〉,感受琵琶演奏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雄壮激越——戛然而止

三、 重点欣赏课文第二段“音乐描写”

1. 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2. 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a. 完整的音乐情节的展示;b比喻的使用

3. 对比欣赏。

(1)各文段的内容从略。

(2)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音乐描写的发展越来越高超。后人在前人的肩膀上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四、 讨论:

诗人何以与身份低下的的歌女产生情感共鸣?

————————琵琶女诗人————————————

↓↓↓↓

年少时:欢乐、风光弹琵琶听琵琶年少时:欢乐、得意

↓↓↓↓

年老时:色衰、门前冷落年老:被贬、漂沦憔悴

↓诉身世伤迁谪↓

↘↙

商人妇:轻别离,啼泪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孤苦

相逢何必曾相识

↘↓↙

同病相怜

教师小结:音乐成了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两人的命运相似,都被遗弃,相似的命运和相似的音乐理解让他们的达到了情感的和谐,成为知音,于是共同成就了千古名篇。

五、 关于“音乐”的引申扩展。

音乐被夸大其作用: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音乐被贬低为亡国之祸: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音乐成为精神慰藉:白居易《琵琶行》

今天的流行音乐走向何方?(学生思考,写400字文章)

[范文参考]教学规划之五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参考]教学规划之五”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理解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贴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资料的设置:

全期教材共分6个章节,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我、增进健康。与上一个学期相比,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3、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之所在。在总结前三册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八年级下册共有探究活动28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本册书共有“探究”(包括模拟探究)4个。与前三册相比,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对学生思维本事和动手本事的.要求也较高。例如,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探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植物进行扦插也由学生自我决定;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还需要设计对照或比较实验,设置重复组等;实施探究计划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对扦插技条进行适当的照料,并坚持认真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需要自我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研究到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方面已经得到训练,教材在讨论探究思路这一环节不再像八年级上册那样供给模拟讨论的情景。

在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一般过程技能外,尤为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包括证据和逻辑的运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对证据和假说进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预测等。

[课件参考] 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之四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参考] 劳动教育课教学设计之四”,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萌发劳动意识,初步产生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情感。

3、丰富词汇:剥豆子、热爱劳动。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开展本活动前,老师积极鼓励幼儿参加自我服务劳动以及回家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自绘图片:五个孩子剥豆子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欣赏歌曲的愿望,并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创编动作。由欣赏歌曲引出主题。

2、让幼儿仔细倾听故事《五个孩子剥豆子》,了解故事叫什么名字,发生一些什么事?

3、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老师一旁启发式提问,从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4、出示字卡《五个孩子剥豆子》,让幼儿学习看字卡,自己念儿歌。

5、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热情,要求幼儿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6、边表演边朗诵,老师一旁帮助,提示。

7、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让幼儿知道劳动最光荣,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注重的是幼儿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解决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让幼儿从发现问题、学习思考,到动手操作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能体会到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实用课件: 《白杨》教学思考之五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用课件: 《白杨》教学思考之五”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火车上向子女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没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愿望。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课上的学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对课文的理解较为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7个新词。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4、抄写第12自然段,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5、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白杨的特点。

2、体会爸爸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学思路】

通过对《白杨》一课的了解,带领孩子们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让孩子们亲自去感受一下,真正的去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及特点。进一步地体会建设者们高尚的情操,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进而提高自身素养。

【教学过程】

一、引导性导入

通过对白杨的生活环境的了解及自身的特点的认识(启发学生对白杨的实质问题的了解),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

出示课件:

1、大戈壁的精彩图片。

(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2、师生通过画面进行情景对话:

师:“伴随着作者我们一同坐上火车飞快的驶向边疆。随着响亮的火车声,我们走进了你──‘白杨’(师生)。窗外不断的闪过你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挺拔’(师生)。

二、听朗读并分小组来讨论问题(出示课件)

1、通过谁的话点出了白杨树的特点?

2、白杨树自身的特点(结合适应戈壁生活),那么某某话中的深刻含义又是什么呢?

(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3、为什么爸爸看到在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出一丝微笑?

(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出示课件:

通过观赏建设者们在边疆建设的场景,让孩子们感悟他们的非凡行为,使孩子们从内心深处真正得到教育和启示。

三、练习题

结合练习题,进一步回顾本课的内容及中心思想:

1、“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作者为什么用了一个“又”字?

2、爸爸的第一次、第二次沉思分别因为什么?

3、后来又微笑了,是因为什么?

4、如果你站在那些边疆者的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朗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既陶冶情操又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掌握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2、分小组进行评比性的朗读。

3、班内选拔性朗读。

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枝干挺直高大

白杨 生长范围广、适应极强 人

有极强的生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能够对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其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明确了文章作者的用意,实际上歌颂了那些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进而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此课堂中,学生热情高涨,能够将实际当中知识进行应用,充分展示自己。感悟道理的同时把握中心,使课堂教学扬帆归航。

【课件收藏】 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之四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那么,一份好的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件收藏】 初中地理的教学设计之四”,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收听天气预报,联系七年级所学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天气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众多的天气要素中,气温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气温分布以及因它而划分的温度带。

(板书)第二节 气候

(观看图片)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冬季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那么在“我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出同样的结论呢?

看《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怎样读懂这幅图呢?

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②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③秦岭-淮河一线一月平均气温大约多少度?

最新课件: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季度范文精选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写优秀范文需要包括呢些方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课件: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季度范文精选”,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身边可以尝试、探索的场景,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3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得出,和的符号的确定;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我们早知道正有理数和零可以做加法运算,所有的有理数是否都可以进行加法运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先来分析一下,所有的有理数相加的时候有哪些情况呢?请你想一想

2从前有一个文盲记录家里的收入和支出的时候是这样的,用一颗红豆代表收入一文钱,用一颗黑豆代表支出一文钱,有一个月他发现记账的盒子里有10颗红豆6颗黑豆,他发现红豆比黑豆多了4颗,于是他不仅知道了这个月结余了4文钱还知道了自己这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图形来表示他这种记账方式。“○”,“●”分别表红豆和黑豆。

,这个图形其实就是一个有理数的加法算式:(+10)+(-6)=+4下面我们借助数轴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一个单位代表1千米

1同号两数相加

小亮从O点出发,先向西移动2个千米休息一会儿,再向西移动3个千米,两次走路的总效果等于从点O出发向_____走了_______千米,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从上,你发现了吗,同号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怎么确定?结果的绝对值怎么确定?请把你的发现填在下面的框里。

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的符号,并把它们的_____________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

(1)小明先从点O出发,先向东走4千米,发现口袋里的钥匙丢了,急急忙忙掉头向西走了1千米,找到了掉在路边的钥匙,小明这两次走路的效果总等于从点O出发向___走了____千米,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先从点O出发,先向东走了1米,突然想起今天家里有事,赶紧掉头向西往家里走,走了3千米到达家中,小李两次走路的总效果等于等于吃哦从点O出发,向___走了

_____千米。用式子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面例子,你发现了异号两数怎么做吗?把你的结论填在下框中。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的绝对值

减去_______________的绝对值。

3一个数和零相加,以及互为相反数相加

(1)某个人第一批货获得利润3万元,第二批货物保本,这两批货物总的利润是多少万元?

(2)某人第一批货物的利润是5万元,第二批货物亏损5万元,这两批货物总的利润是多少?

从上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结论写在下框中,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相加得_______,一个数和零相加,任得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应用迁移,拓展提高

例1计算(1)(-8)+(-12)(2)(-3.75)+(-0.25)

(3)(-5)+9(4)(–10)+7

例2计算(1)(-3)+(2)(-)+(-)

例3填空

(1)-7+____=0(2)(+)+______=-(3)____+(-)=(4)__+=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P21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哪些?请你把它们写在下面:

1

2

3

4

六作业p24-25A组1-4B1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4636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