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的概念。
(l)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3)讲述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人的概念(板书:)。
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板书这一定义)。
(4)的计算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是多大?
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教师板书:=)
告诉学生,物理上用户表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
P=
(5)讲述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的单位是“牛/米‘”(板书:的单位是“牛/米‘”,又叫帕斯卡人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写出“5帕”,指导学生说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子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
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公式、单位,计算下面所述例题。
5.例题:
〔例题〕:根据课本图10—4和图10-5所给条件,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和大象对地面的,哪个大?
教师一边念题,一边请同学们看图,并思考,念完题后,请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教师写在黑板上,利用公式P=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所得到的单位才是帕斯卡。
三、归纳本课的内容和课堂巩固练习
1.利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把本课所学知识叙述一遍。
2.请学生对课本的图10-1问题作出回答;再请一位学生说一说书包带子宽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讨论章后习题第5题。讨论后教师补充、完善。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对第一节教材后的练习第1、2、3、4题进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简要地写在题目的旁边,下节物理课时准备课内回答。
2.把节后练习的第5、6题做在作业本上。
提示:在做练习第6题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米2。计算时,要用科学记数法。
(四)说明
1.课本中图10一3的实验,如果没有恰当的塑料泡沫,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样。这一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其课堂效果好于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比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印象更深刻。
2.关于压力和重力,在本课只就课本中所述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行讲述。不宜在本课内进行拓宽或加深。如果有学生说“压力就是重力”,教师必须加以纠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错误。至于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可放在章未复习时进行,以免充谈本课这一重点知识。
3.关于的单位“帕斯卡”,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它的意义,在运用时才知道为什么要把受力面积“厘米‘”或“毫米‘”换算成“米‘”的道理;同时面积单位的换算,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课前给予辅导,特别是采用科学记数法和涉及负指数的问题时,可能就更加困难,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这一问题。
4.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和大象对地面的大小的比较这一例题,安排给学生自己在课内做,可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做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书写格式、解题思路、公式运用和单位换算上,给予指导,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分别放在细砂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说明理由,以达到复习本课所学知识的目的。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2.知道减小和增大的办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现象进行解释。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各1个,硬纸片或布条,肥皂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以上器材两人一组)
学生用:肥皂一小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三)出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
1.什么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叫?写出计算的公式和的单位。
3.回答第1课时布置的思考练习题。
4.说出你测物理课本1张纸对桌面的的办法。
以上问题,均由学生回答,由另外的学生补充、纠正。然后由教师进行评讲。
二、进行新课
1.根据学生对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放在细砂陷入细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力不变,玻璃杯对细砂的受力面积发生了变化,使玻璃杯对细砂的发生了变化。(板书:减小和增大的办法)
2.讲述
(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如果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必须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一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雪上飞机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小的?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
3.实验:
(1)学生随堂实验:
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
(2)教师演示实验:
分别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
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
做时请同学们观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容易?
由以上学年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7,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的。
三、巩固练习(课堂讨论)
1.第1课时完后,布置同学们做课文后的练习第2、3、4题。请同学们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样答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回答:为什么啄木鸟关嘴变钩了,就不能成为“森林医生”了?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
2继续讨论章后的习题第6题,比较梯子和木板,哪个对冰的小?
四、归纳本课内容
1.教师复述本课的学习过程
教师复习提问~讲述~同学们随堂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的分组讨论。
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内容:说一说减小和增大的办法,并各举1~2例。
3.教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采取恰当的办法来减小或增大。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并联系实际举出l~2个例子。
2.把章后习题第1、2、3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求注意书写格式规范、公式、单位正确。
3.思考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可以互相讨论,看谁说的办法多。
(四)说明
1.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当由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以练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本课安排的演示实验,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感,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
3.本课重点、难点都不多,课内时间也较充分,布置的书面作业,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一部分。
jk251.cOm扩展阅读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
使学生了解的用途。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的性质解释日常见到的现象、学以致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王水可溶解铂、金等)。
情感目标:
通过的浓度变化—量变引起质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课后的“阅读”和“选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发奋学习的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材分析
在初中曾经介绍过具有酸的通性,对于的氧化性只是简单提及。本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的一些性质。教材从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引入,介绍了的两种特性—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和稀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同时也解开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不能选用的疑惑。并且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与金属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同时也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本节教学重点:的氧化性。
本节教学难点:的氧化性。
教法建议
是在学习了浓硫酸后,再次接触到的一种强氧化性酸。因此,建议本节的教学在复习浓硫酸物理性质、特性的基础上,找出和浓硫酸性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训练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的物理性质
通过学习阅读教材和观察实物和实验,归纳的性质,并引导学生与浓硫酸、浓盐酸进行比较。
二、的化学性质
1.的不稳定性
可采用如下的教学过程:
实验结论问题(受热分解)
此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的氧化性。
可先复习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铜的反应,以引导学生学习与金属的反应。通过演示[实验1—7]由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反应产物并写出浓、稀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①剧烈程度;②产生气体的颜色(若为敞开体系稀产生的气体在管口处变为红棕色,说明无色气体不是。)③溶液的颜色。
(2)由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分析①的还原产物及氮元素的化合价;②铜的氧化产物;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师生共同归纳浓、稀的化学性质①浓、稀均具有强氧化性;②金属与反应均不产生氢气;③金属与浓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金属与稀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NO;而金属被氧化为相应的盐。
此外,教师应指出:的氧化性强弱不应根据被还原的产物的化合价改变的大小来决定,而在根据其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与非金属的反应,可启发学生联想浓硫酸与碳的反应,写出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归纳①浓与某些非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一般为;②非金属一般被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若最高价氧化物易溶于水,则生成相应的含氧酸。
在介绍王水时,可结合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第1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概念,象与原象的概念,和一一的概念.
(1)明确是特殊的对应即由集合,集合和对应法则f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知道的特殊之处在于必须是多对一和一对一的对应;
(2)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表示,把握与一一的区别;
(3)会求给定的指定元素的象与原象,了解求象与原象的方法.
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是一种特殊的对应,一一又是一种特殊的,而且函数也是特殊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表示出来,如图:
由此我们可从集合的包含关系中帮助我们把握相关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和一一概念的形成与认识.
①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初中所学对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对应集合中的唯一这点要求的理解;
是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对应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应本身就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包括集合A和集合B及对应法则f,由于法则的不同,对应可分为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其中只有一对一和多对一的能构成,由此可以看到必是“对B中之唯一”,而只要是对应就必须保证让A中之任一与B中元素相对应,所以满足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就能体现出“任一对唯一”.
②而一一又在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要求,决定了它在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
教法建议
(1)在概念引入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选择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然后再举一些数学例子,分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一、一对一四种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是,逐步归纳概括出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在刚开始学习时,为了能让学生看清的构成,可以选择用图形表示,在集合的选择上可选择能用列举法表示的有限集,法则尽量用语言描述,这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认识,而后再选择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示,比如:
,.
这种表示方法比较简明,抽象,且能看到三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的一般表示方法为,从这个符号中也能看到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这对后面认识函数是三件事构成的整体是非常有帮助的.
(3)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学校可以在给出定义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的例子,教师也给出一些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发现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教师加以概括,再从中引出一一概念;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学校,则可以由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特点,一起概括.最后再让学生举例,并逐步增加要求向一一靠拢,引出一一概念.
(4)关于求象和原象的问题,应在计算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特别是求原象的方法是解方程或方程组,还可以通过方程组解的不同情况(有唯一解,无解或有无数解)加深对的认识.
(5)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例中去观察,比较,启发学生寻找共性,共同讨论的特点,共同举例,计算,最后进行小结,教师要起到点拨和深化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2.1
教学目标(1)了解的概念,象与原象及一一的概念.
(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
(3)通过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概念的形成与认识.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初中,我们已经初步探讨了函数的定义并研究了几类简单的常见函数.在高中,将利用前面集合有关知识,利用的观点给出函数的定义.那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的概念.
二、新课
在前一章集合的初步知识中,我们学习了元素与集合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是重点研究两个集合的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要先从我们熟悉的对应说起(用投影仪打出一些对应关系,共6个)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一类特殊的对应,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提问1:在这些对应中有哪些是让A中元素就对应B中唯一一个元素?
让学生仔细观察后由学生回答,对有争议的,或漏选,多选的可详细说明理由进行讨论.最后得出(1),(2),(5),(6)是符合条件的(用投影仪将这几个集中在一起)
提问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几个对应的共性吗?
经过师生共同推敲,将的定义引出.(主体内容由学生完成,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板书)
一.
1.定义:一般地,设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及到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到集合的,记作.
定义给出之后,教师应及时强调是特殊的对应,故是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从的符号表示中也可看出这一点,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对应必须作到“任一对唯一”,同时指出具有对应关系的元素即中元素对应中元素,则叫的象,叫的原象.
(板书)
2.象与原象
可以用前面的例子具体说明谁是谁的象,谁是谁的原象.
提问3:下面请同学根据自己对的理解举几个的例子,看对是否真正认识了.
(开始时只要是即可,之后可逐步提高要求,如集合是无限集,或生活中的例子等)由学生自己评判.之后教师再给出几个(主要是补充学生举例类型的不足)
(1),,,.
(2).
(3)除以3的余数.
(4){高一1班同学},{入学是数学考试成绩},对自己的考试成绩.
在学生作出判断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的性质(教师适当提出研究方向由学生说,再由老师概括)
(板书)3.对概念的认识
(1)与是不同的,即与上有序的.
(2)象的集合是集合B的子集.
(3)集合A,B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它集合.
在刚才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2)和(4)有什么共性,能否把它描述出来,如果学生不能找出共性,教师可再给出几个例子,(用投影仪打出)
如:
(1)
(2){数轴上的点},实数与数轴上相应的点对应.
(3){中国,日本,韩国},{北京,东京,汉城},相应国家的首都.
引导学生在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元素个数上找共性,由学生提出两点共性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对集合B中不同的元素;②B中所有元素都有原象.
那么满足以上条件的又是一种特殊的,称之为一一.
(板书)4.一一
(1)定义:设A,B是两个集合,是集合A到集合B的,如果在这个下对于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又不同的象,而且B中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那么这个叫做A到B上的一一.
给出定义后,可再返回到刚才的例子,让学生比较它与的区别,从而进一步明确“一一”的含义.然后再安排一个例题.
例1下列各表表示集合A(元素a)到集合B(元素b)的一个,判断这些是不是A到B上的一一.
其中只有第三个表可以表示一一,由此例点明一一的特点
(板书)(2)特点:两个集合间元素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同的对的也一定是不同的(元素个数相同);集合B与象集C是相等的集合.
对于我们现在了解了它的定义及特殊的一一,除此之外对于还要求能求出指定元素的象与原象.
(板书)5.求象与原象.
例2(1)从R到的,则R中的-1在中的象是_____;中的4在R中的原象是_____.
(2)在给定的下,则点在下的象是_____,点在下的原象是______.
(3)是集合A到集合B的,,则A中元素的象是_____,B中象0的原象是______,B中象-6的原象是______.
由学生先回答第(1)小题,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应用什么方法求象和原象,学生找到方法后,再在方法的指导下求解另外两题,若出现问题,教师予以点评,最后小结求象用代入法,求原象用解方程或解方程组.
注意:所解的方程解的情况可能有多种如有唯一解,也可能无解,可能有无数解,这与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但如果是一一,则方程一定有唯一解.
三、小结
1.是特殊的对应
2.一一是特殊的.
3.掌握求象与原象的方法.
四、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整数},{偶数},,试问与中的元素个数哪个多?为什么?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由到的对应法则乘以2,那么这个是一一吗?
答案: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一样多,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一一.
(2)设,,问最多可以建立多少种集合到集合的不同?若将集合改为呢?结论是什么?如果将集合改为,结论怎样?若集合改为,改为,结论怎样?
从以上问题中,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吗?依此结论,若集合A中含有个元素,集合B中含有个元素,那么最多可以建立多少种集合到集合的不同?
答案:若集合A含有m个元素,集合B含有n个元素,则不同的有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判断的有无和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
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的大小.
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断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一)、基本概念:
1、: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也越大.
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二)、基本技能:
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的大小.
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的图示.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确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2、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的产生原因的教法建议
1、介绍时,一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改变的事实演示好,可以演示椭圆形状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形状变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实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研究观察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
二、关于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1、的方向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可以将接触面的关系具体为“点——面(平面、曲面)”接触和“面——面”接触.举一些例子,将问题简单化.往往的方向的判断以“面”或“面上接触点的切面”为准.
如所示的简单图示:
2、注意在分析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时,可以分别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切说明,是哪一个物体的形变对其产生的作用.配合教材讲解绳子的拉力时,可以用具体的例子,画出示意图加以分析.
第三节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演示形变用的钢尺、橡皮泥、弹簧、重物(钩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重力是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重力的方怎样?
2、复习初中内容:形变;弹性形变.
(二)、新课教学
由复习过渡到新课,并演示说明
1、演示实验1:捏橡皮泥,用力拉压弹簧,用力弯动钢尺,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教师总结形变的概念.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针对橡皮泥形变之后形状改变总结出弹性形变的概念: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2、将钩码悬挂在弹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被拉长,提问:
(1)钩码受哪些力?(重力、拉力、这二力平衡)
(2)拉力是谁加给钩码的?(弹簧)
(3)弹簧为什么对钩码产生拉力?(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由此引出的概念:
3、: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
就上述实验继续提问:
(1)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的方向
提问:课本放在桌子上.书给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属于什么性质的力?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么?方向如何?
与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4、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压物体).
5、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支持物体).
继续提问:电灯对电线产生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产生的拉力又是什么性质的力?
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谁?方向如何?
分析讨论,总结.
6、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7、胡克定律
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越大.弹簧的,与形变的关系为:
在弹性限度内,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
式中叫弹簧的倔强系数,单位:N/m.它由弹簧本身所决定.不同弹簧的倔强系数一般不相同.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伸长或压缩形变.
8、练习使用胡克定律,注意强调为形变量的大小.
(三)、布置课后作业.
探究活动——运用弹簧的串并联知识研究钢材的拉伸
课题1:
题目:关于弹簧的串并联——钢材的拉伸
内容:在建筑力学中,关于钢筋的劲度以及拉伸,可以根据弹簧的串并联进行研究。
有关弹簧的串并联内容可以参考“探究活动”中的相关内容。
探究活动——自行设计实验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
课题2:
题目:自行设计实验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
内容: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工具研究弹簧的劲度求解,方法不限,记录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说明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以及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场;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掌握电场强度点的定义式、单位和电场强度方向的规定;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电场的物质性,理解物理学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目标
电场,虽然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它实际存在的,可以根据它表现出来的性质研究、认识.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学习它同时帮助建立科学的方法论.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是本节难点.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混淆.
关于电场强度定义的教材分析
电场强度虽然由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但与检验电荷无关,场强与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不存在正比关系,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之间不存在反比关系.也就是说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放在该点的检验电荷大小、电荷的正负、以及该点是否存在检验电荷无关,电场强度与产生电场的源电荷有关,与这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关于讲解电场概念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电场概念时,要注意强调电场的物质性,也就是说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这一媒介完成的,由于电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却客观存在,讲解时可以对比重力场进行讲解,也可以联系现代科技,例如卫星信号的传送是通过电磁场这一媒介完成的。
关于电场强度讲解的教法建议
电场强度是电学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描述电场的力的属性的物理量,电场强度的学习是本章知识的难点内容.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属性的重要物理量,是教学的重点,教材中以一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来讲解讨论的,同一个检验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不同,而电场强度的表述是用检验电荷在电场不同位置所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来定义的.也说明电场中不同位置上电场对电荷的作用不同.在教学中可以说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上,改变检验电荷的电量,检验电荷所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也成比例的变化,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是一恒量由此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
注意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电场强度E
电场力F
区别
物理意义
反应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
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
决定因素
在电场中某一点,E是一个恒量.用E=F/q来量度,它决定于电场本身,而与检验电荷的存在与否无关.
力的大小决定于放在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q,以及电场中这一点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即F=qE.
矢量的方向
场强方向与正电荷放在电场里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单位
牛/库或者伏/米
牛
联系
F=Eq
电场电场强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场的概念.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
3、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初学者容易把电场强度跟电场力混同起来.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复习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2、新课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离木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作用的;地球与月亮间有万有引力作用力也是因有万有引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3、教学过程设计
(1)电场
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答:物质形式
例如可见光波长由,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不能以人类感官为标准判定存在与否.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且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
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
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
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
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
看看上式,我们可发现场电荷Q对不同的检验电荷q有不同的电场力,但只要A点位置不变,F与q的比值就不变.
若换到B点,则
从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则电场的空间分布固定,对于场中某固定点,值仅与Q、r有关,与检验电荷无关,它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称场强.
(2)电场强度
a、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b、定义式: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量国际单位:库(C)
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
c、物理意义;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里所受的电场力.
d、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场强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电场中同一点,+q、-q受力方向不同,场强只能有一个方向,规定以+q的受力方向为正.
例在图2中标出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正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沿连线背离+Q;负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
沿连线指向-Q.
e、单位:牛/库N/C
借助于点电荷场强推出,可适用于任意电场.
(3)一个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真空中:(与检验电荷q无关,仅与场电荷Q及r有关)
b、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以后还会遇到各点场强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匀强电场)
(4)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原理
如图3所示,在正点电荷与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点A,求A点的电场强度,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在数值上为+1C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今在A点放C,q将同时受到和的作用,每个作用力都能单独用库仑定律求出,就像另一个电荷不存在一样,而q受的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q是1C正电荷,所以它受的电场力在数值上等于场强,也就是说A点的合场强为与单独在A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用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以求得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任何一个带电体不管
其电荷分布多么复杂,都可以视为由许多点电荷组成,因而可以用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它的场
强.可以看出,真空中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仅由场电荷、电场中的位置两个因
素决定,而与检验电荷无关.
(5)比较:和
a、是场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b、是点电荷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
(6)电场强度小结
a、电场中某点场强大小和方向,均与该点放不放检验电荷、放哪种电荷、放多大检验电荷无关,是电场自身的性质,与外界因素无关.对确定的电场来说,在某点放单位正电荷时,它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
b、场强
(7)例题
例1场电荷C,是正点电荷;检验电荷C,是负电荷,它们相距m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4所示.求:
(1)q受的电场力.
(2)q所在的B点的场强.
(3)只将q换为C的正点电荷,再求受力及B点的场强.
(4)将受力电荷拿去后再求B点场强.
解(1)库仑定律:N方向在A与B的连线上,且指向A.
(2)由电场强度的定义:所以N/C方向由A指向B.
(3)由库仑定律:N方向由A指向B.N/C方向由A指向B.
(4)因E与q无关,自然也不会影响E的大小与方向,所以拿走q后场强不变.
例2如图5(a)所示,点电荷q与9q静止于真空中,相距r,它们均为正电荷,求:
(1)连线中点A的场强;
(2)求场强为0的点位置.
解(l)在A点放C,它受力情况如图5(c)所示,F为q对的作用力,9F为
9q对的作用力,而合力为8F方向指向q,所以
(2)先分析的点可能的位置范围,因在该点放+1C时,它受力为零,所以q与9q对+1C作用力一定等大反向,因而两力共线,由此可以断定的点在q与9q的连线上,当+1C放于q以左及9q以右的连线上时,它受的两个力都同向,因而不可能抵消,所以的点一定在两点电荷中间的连线上.
令的点O距q为,如图(b)所示,+1C电荷在O点受力为零,所以有
(无意义,舍去)
答:(1)方向指向q.
(2)的点在q与9q之间,距q为r/4.
四、说明
1、对于电场强度概念的理解注意:
(1)定义电场强度
无论放正、负检验电荷,E的方向定义为+q受力方向,类似于电流方向定义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无论是谁移动形成电流.
(2)电场强度为自身性质,与检验电荷无关.
2、我们研究的电荷均处于真空中,如处于空气中也可近似认为是在真空中.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