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复习计算顺序
2、复习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3+1+46+1+21+3+610-3-7
7+2-18-3+45+2+33+0+7
10-2-510-3-68+2-35+1+4
3+2+28-1-49-3-210-7+2
4+4+14+1+52+3+210-5-5
二、练习
1、每天早上上班老师要坐车,在车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咱们去看吧。
课件出示:公共汽车图
一辆车上坐了4人,先上了3个人,又上了2人,现在有几人?
看看下来了几个人?是从哪里下来的?又上了几个人?
2、你能说出完整的图意吗?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原来咱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啊,以后你们要更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3、你会列算式吗?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
1、★△▲○●□☆
从左数,第5个是()☆排第()
2、94
□5□□
3、△□△□△□
接下去怎么画?
4、小猴小兔必须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
5、按规律填空
(1)2、()、4、()、()、()、8
(2)8、()、6、()、()、()
(3)2、4、()、8、()
(4)1、3、()、()、9
四、游戏
出示纸牌,3人一组,各出一张牌,或加或减算出得数为14,即赢。看谁赢的牌多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105~106页。教学目标:1、探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3、能主动地参与探究,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教学过程:一、问题从情境中引入课件演示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3块,妹妹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师:你能根据情境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生1: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生2:小明吃了这蛋糕的,妹妹吃了这个蛋糕的,弟弟吃了这块蛋糕的。生3:里面有2个。生4:2个是。生5:里面有3个,3个是。……〔设计意图:从身边的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同时又巧妙地运用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复习旧识,为知识迅速迁移做好准备。〕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小明和妹妹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生2:小明和弟弟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生3:妹妹和弟弟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生4:小明比妹妹多吃蛋糕的几分之几?-生5:小明比弟弟多吃蛋糕的几分之几?-生6:妹妹比弟弟多吃蛋糕的几分之几?-生7:他们一共吃了几分之几?++生8:蛋糕还剩几分之几?---……师:大家能给这些算式分分类吗?〔设计意图:问题意识,是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合作解决重点问题——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本节课让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让学生把算式进行分类,为新课的研究指明方向。〕二、猜想在探究中验证1、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选择:+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然后再想一想为什么?(提示: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涂上红色,再把它的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全班汇报。⑴从图上看结果是。⑵是3个,是2个,3个加上2个是5个,也就是。请你来总结:你认为简单的分数加法要注意什么?2、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选择:-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理由。从上面的算式中选择1、2道,并算出结果。〔设计意图: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利亚曾经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课堂上适时让学生合理猜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本节课教师在教学简单分数加减法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结果是多少?再进行合作讨论验证猜想。学生经历了从“合理猜想”到“小心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三、知识在练习中刷新1、口算:+=-=+=-=-=+=2、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分组比赛,看哪组挑得多。每组选一名代表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写在卡片上)(,,,,,,,,,,,,)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并改正。⑴+==⑵-===1⑶--==18⑷+==14、据统计,我班在校民乐队中演奏各类乐器的人数在民乐队总人数的情况如图。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分数加法或者减法算式,并说出它们表示的意思,并计算出结果。5、考考你:下面的题有几种填法?+
课题
总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课时教学目标
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设想
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一步计算复习
1、口算(先让学生完成书上p98页的口算)
14-516-913-412-811-615-7
25+347-534+2025+847-968-50
其中挑选出典型的口算要求学生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以后要注意什么?
2、游戏:跷跷板(让学生用手臂当跷跷板)
34+54056—303028+925+435—535—6
每做一题,问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3、是哭是笑:55+7=5224+5=3987-9=8832-10=22
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4、第7题要求:(1)指名一位学生读题,全班做题。
(2)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同桌两人你问我答或者说我问你答。
师小结: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之前我们复习的是一步计算的加减法,接下来我们要复习二步计算的题目: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
二、两步计算复习
1、第6题(生先做)
83-20+560+14-748-9-923+9+10
要求:独立计算,算后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2、解决问题:
1、小刚,小明和小芳在跳绳,小刚跳了40下,小明跳了30下,小芳跳了30下,三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2、一本书有98页,小红第一天看了30页,第二天看了20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要注意什么?
3、小老师:
停车场上有45辆汽车,先开走了5辆,后来又开走了8辆,一共开走了几辆汽车?
4、聪明题:
1,奶奶57岁,妈妈34岁,我6岁,请问再过几年三人的年龄加起来是100岁?
2,一根木棒长60厘米,另一根长40厘米,如果把两根木帮套接起来(如下图),接起来后长多少厘米?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
熟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36+64+971.5+3.8+6.2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十a
加法结合律:a+b+c=a十(b+c)
(二)教学实施
1.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页的例2,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
(+)+○=+(+)
提问:①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完成教材第12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学先计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0)再应用规律计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
-+-+---(+)
2.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计算。
(1)++++
(2)1-+-+-+-+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课型
复习课
教
学
目
标
1、能熟练掌握的计算方法并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重
点
有条理再现旧知,正确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难
点
有条理再现旧知,正确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忆呈现,查漏补缺谈话:同学们我们再一次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那么到现在为止,你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你都记着那些知识,老师出个题考考大家好吗?小黑板出示:计算下面各题,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32+47546+217497+139580-200912-804603-205学生可能出现:用口算、估算、笔算或用拨计数器等方法算。(让学生各自说出不同算法的思路过程)谈话:通过刚才计算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说:●发现这三组题有加法也有减法。●发现第一组是不进(退)位加减法,第二组是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加减法,第三组是两次进位和两次退位的加减法。(此处,学生用“一次、两次”表示,老师可适时点拨用“不连续、连续”表示更规范)。二、比较深化加深理解谈话:刚才同学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了计算,也发现了这么多知识。下面大家用笔算计算下列各题并演算:837—205329+182306—97(指3名同学板演)计算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再讨论一下用笔算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先让板演的三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说说是怎样算的。交流讨论结果,学生可能:①只说加法计算法则。②只说减法计算法则。谈话:同学们再动动脑筋连起来想一想,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可能说:相同点:都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不同点: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此处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说明白即可。)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1、以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进行练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时间大约8分钟)2、开放题:方框里可以填那些数?并计算出结果。342-12=21只改变1473+378中第一个加数的最后数字3,使它仍是连续进位加法。开放性题目不做统一性要求,根据学生差异,有的可能全部做出来,也可能只做出几个来。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你学得开心吗?有哪些收获?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2188.html
上一篇:送温暖 优秀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