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NaOH与CO反应验证方法的教学方案

时间:2022-02-26 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模板

我们学习了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时,做co2与naoh溶液反应,是看不到现象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验。1.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将另一支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将观察到放入水中的试管内液面略有上升,放入naoh溶液中的试管内液面上升较明显。说明co2少量与naoh溶液中的水反应,大量的co2与naoh反应。2.让naoh溶液与co2气体反应,然后看水中导管内液面上升情况。实验后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且会吸入烧瓶内。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使水槽内的水倒吸入烧瓶内。3.将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与co2反应,使其压强减小,这时观察到广口瓶内长导管不断冒气泡。4.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naoh溶液与co2反应,一会儿,我们会看到喷泉现象,原因是开始挤出的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使烧瓶中的压强减小,下面的naoh溶液又会吸上来继续与co2发生化学反应。5.向一个充满co2的塑料瓶内倒入naoh溶液,盖上盖子振荡,你会看到塑料瓶很快变瘪。6.将分液漏斗中naoh溶液放入广口瓶内,naoh溶液与co2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你会看到瓶内小气球迅速膨胀起来了。8.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co2气体,过一会儿,倒入cacl2溶液会出现沉淀物,因为co2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又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物。9.先在广口瓶内充入co2气体,再倒入naoh溶液,然后在广口瓶上放一个去壳的熟鸡蛋。振荡,co2与naoh溶液反应,过一会儿,你会看到熟鸡蛋被吸入瓶内。

10.在两个容器中装满naoh溶液,向a中充入co2气体,会看到a中有气泡产生,且a中会有部分溶液流入b瓶中,但b瓶中长导管不会冒气泡。因为co2与a中naoh溶液反应后,没有co2进入b瓶,若co2不与naoh溶液反应,则b中长导管一定会冒气泡。

jk251.cOm扩展阅读

饮食与营养的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面粉、鸡蛋、花生、小麦、碘酒、水、开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等设计思路:由学生的一日三餐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激发学生探究食物成分的兴趣。通过试验探究、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等,学生自己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的食物来源于哪里?使学生明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是密不可分的。最后,为更好地使本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体质和年龄的合理食谱。本课除问题的提出由执教者完成外,资料阅读、分析,探究试验,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交流和分析,diy,为家人设计合理食谱等都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有关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给予指导,在分析试验现象和判断时给予帮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平时我们吃哪些食物?生:议论、回答。(。。。。。。)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二、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7页提示和小资料,使学生了解:1、淀粉遇碘酒变蓝2、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斑3、蛋白质遇热会凝固4、有机物能够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烧不掉的残留物主要是无机盐等原理(二)生:分组进行探究,观察并记录。1、将少许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配成面粉混浊液,向烧杯中滴加碘酒,液体变蓝,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2、取一个鸡蛋的蛋清,分成两份,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清水和沸水,加入沸水的烧杯里出现白色絮状凝块,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或取面粉加适量清水后和成面团,用纱布包住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力挤压。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打开纱布。看到纱布上粘有黄白色胶状物质,这就是面粉里的蛋白质。)3、取花生种子,用力在吸水纸上挤压,白纸上出现油斑。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4、取一些干麦种,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不久,试管的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注意,试管略为倾斜,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5、用解剖针的尖端挑取一粒干麦种,放在酒精灯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就是无机盐。(三)集体介绍、展示实验结果:生:交流所选实验材料,对本小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占比例不同;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p66页信息库“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三、怎样的饮食更健康?自己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diy)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5页信息库中“常见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能量”生:设计三餐食谱全班交流,并说明食物分类和设计理由。四、食谱中食物共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师:列举常食用的食品生:分析常见食品结论:常见食品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来自植物,一类直接来自动物。引导学生不难发现,作为生物圈的组成成分之一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是来自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悟出为了人类的生存,人也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与其它生物和谐相处的道理。五、课外延伸:通过查阅资料,思考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如何注意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主要考虑青少年、中年、老年)?并形成书面材料带给家长,针对自家家庭成员情况给自家餐桌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题班会—奉献与回报的教学方案


现在,很多初中教学都需要用到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才能写好初中教案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主题班会—奉献与回报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班会教具:多媒体、电子琴

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明确公民道德的生活实际内涵

班会难点:自觉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准备过程:1、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2、师生共同讨论形成本次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

3、成立班会筹备会

①组织班会材料②师生共制课件③评审筛选节目

4、主持人的挑选与班会教案的制定

实施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内容吗?

(大家齐答):记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

主持人:非常好!但它们不是只需要我们口头上记住的字条,

而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它的内涵,从而认真努力地按照这些道德

准则去做,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的

素质,做一个合格的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学们,你们

能做到吗?

(大家齐答):能!

主持人:好,那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主题班会吧。

(大家鼓掌)

主持人说开场白

甲:一棵古老苍劲的大树,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后,本来

可以尽情享受那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了,可是它没有这样

做,它仍然用它那宽大、浓厚的树冠为它的子子孙孙们洒下一

片绿阴,当第一场春雨来临时,一棵棵幼嫩的小草探出它的小

脑瓜,当雨过天晴后,那照耀万物生长的太阳将它的光辉洒向

大地时,那些小草们更加茁壮成长。经过一次又一次雨水的滋

润,一次又一次阳光的照耀,数十年后,小草终于长成了参天

大树,为它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

没有辜负大树、雨水和大阳有期望,终于做出了让人赞叹的辉

煌成绩。

乙:现在看来,那棵大树就好比我们的父母,给予了我们无私

的爱,却不图什么回报,只希望我们能早日成材,为祖国做出

贡献;那些雨不就好比我们的老师,不仅教会我们许多知识,

而且教会我们怎样做人;那颗独一无二,崇高至上的万物之首

--太阳,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亲爱

的母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吸吮着祖国母亲的乳汁。所以,我

们一定要尽全力去回报它,做出最辉煌的成绩,给父母带去成

功的喜悦,给老师带去心灵的慰藉,给祖国带去美好的明天!

父母、老师、祖国奉献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回报给他们!

好!《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大家鼓掌)

进入第一乐章《我爱我家真情永远》

主持人: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多么亲切,多么慈爱的称呼

啊,她们为我们付出了好多好多,而却从来都是无怨无悔,杜

甫写的那首《游子吟》的确诠释出了母爱的伟大,"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此时,就让

我们一吐心声,大声说一句:"世上只有妈妈好"吧!

(大家齐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1、电子琴伴奏:世上只有妈妈好!(电视录像同时播放)

主持人: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世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

的确,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爱可同母爱相提并论,母爱透彻无私,

纯洁伟大,让我们一起来歌颂母爱吧。

2、下面请欣赏组诗《母爱》

主持人:母亲的爱细腻,父亲的爱深沉,父母都为我们操了很

多心,两鬓也渐渐长出了银丝白发,鱼尾纹也悄悄爬上了额头,

可是他们仍然时时刻刻在牵挂担心着我们,因此,我们一定不

能让他们失望,下面请听:

3、一个真实的故事《俺爹俺娘》

主持人:父母平时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

对他们讲吧。好,下面就给你这个吐露心声的机会。

4、小记者采访(大屏幕播放同期录像)

主持人:父母很伟大,但还有一种人,其伟大的程度也足以让

世人折服,那就是教师。曾有一位很著名的哲学家说过:"教

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足以看出教师这种职业的伟

大,然而更伟大的是他们将那伟大的爱无私地灌入了我们幼小

的心田,在教会我们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

下面进入第二乐章,师恩情重,无私无怨。

主持人: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在这静寂的深夜,我们都

已进入梦乡,可老师却还辛勤地在灯光下忙碌,不顾身心的疲

惫,只想着学生,学生,学生让我们在此由衷地向老师道一声:

(大家齐说):老师,您辛苦了!

1、大合唱《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大屏幕播放师生录像)

主持人:老师为了我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终生都扑在教学岗

位上,辛辛勤勤,兢兢业业地面对工作,认认真真地面对学生,

而从来都是不求任何回报,只求学图形能更出色,更出色!

此时,让我们把心里所有的感激都化作一句话吧:

(大家齐说):老师,我们爱您!

2、下面请欣赏诗朗诵《老师,我爱您》

主持人:老师这样地爱我们,可是最近在我们的校园里却发生了令老师生气的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3、校园现象大家说:小品《撒气儿》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何想法呢,不要急下面

就让你们自由发言。

4、小记者采访

主持人:父母、老师的付出都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为我们伟大

的祖国做出贡献,而祖国正是我们真正要为之付出的,因为今

天的我们以生长在这个祖国而自豪,明天祖国将以拥有我们为

骄傲,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去富强祖国!

下面进入第三乐章,歌颂祖国,畅想明天。

主持人:祖国山河壮丽,风景怡人,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祖国

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好多科技人材又研究出了好多科研成

果,其中一些屡屡获世界大奖,面对着今日如此昌盛的祖国,

再想想以前蒙受耻辱的祖国,我们能不抒发心中的感慨吗?

1、下面请欣赏组诗《祖国》(大屏幕播放长江、长城、黄河)

2、主持人:在我们日渐强壮的祖国中,的确大多数人都在不

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可是还有一些人目无法纪,不顾道德

修养,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害的事,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小品《倒霉的伐木者》吧。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这件事你们是不是有许多话想要说啊,

好,下面就给你们这个机会。

主持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

家。我国自古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亲同手

足,互敬互爱,团结向上,才有了我们祖国今天的繁荣景象。

3、下面请欣赏电子琴独奏《爱我中华》(学生手语配合)

主持人:在我国那段黑暗的时期里,中国人对自己的前途似乎

遥不可知,可是那些仁人志士总是执著,永远都不放弃希望,

终于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就,今天的昌盛祖国正映显了那些仁

人志士永不灭的精神和希望。正是因为他们那不灭的希望,才

赢得了今天的阳光。

4、下面请欣赏舞蹈《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

主持人: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为今天的班会做总结。

班任总结:同学们,我们要明理诚信,勤俭自强去回报我们的

父母,团结友善,勤奋创新去回报我们的老师,爱国守法,敬

业奉献去回报我们的祖国,我们要不负众望,努力学习,踏实

做人,从小端正自己的德、行,以实际行动去证明我们是社会

主义事业心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父母,老师和国家明天

的骄傲!

主持人:《奉献与回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美术教案-面具的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方案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

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

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

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

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5、教师总结评价

附:

评价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造型

30分

色彩

30分

创意

20分

表演

20分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面具》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

五官的粘贴。

教具准备:

不同形象的面具范作若干、废报纸、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表演入题

1、导语:送小朋友一件神秘的礼物。

2、出示三个袋子,到门口打开,听到音乐声进来。

3、学生表演。把面具展示在黑板上。

4、你想做一个吗?

5、出示课题:面具

二、制作步骤

1、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板画: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什么形状?

3、学生汇报,教室板演。

4、教师示范(学生共同参与)。

u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

u还少什么?做嘴巴。学生从教师做好的嘴巴中选一个贴好。

u做鼻子。学生比赛(2分钟),要求:新颖、快。讲评:选一个最好的贴上。

u做眼睛。注意:剪洞的方法,洞的距离。

u做其他装饰。(如耳朵、胡须等)

u用纸条固定。

三、面具欣赏

1、看书本:哪一个面具或哪一个面具的哪个部分最新颖?

2、欣赏世界各地的面具。(小学美术同步练习第十册)

3、学生讨论: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面具?有何新颖之处?

四、学生作业

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

要求:新颖。

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游戏

自由表演

四人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六、课后延伸

用其他材料做做看。

3.3等式与方程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方程的定义以及等式与方程的区别;2、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的定义,并且能某个值是否为指定方程的解。教学重点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区分等式与方程;等式与恒等式;恒等式与方程。版面设计方程与方程的解一、等式与恒等式:二、方程与整式方程:三、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例1:例2: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⑴猜年龄:将你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5,你的得数是多少?如果是21,我就能猜出你的年龄是13。⑵找规律:如果设小明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以2再减去5”就是2x-5,所以得到方程(equation):2x-5=21二、新课传授:1.等式与恒等式:①等式:像1+2=3,5.3-(-1.2)=6.5,x+2x=3x,x+3=5等这样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左边的式子叫做等式的左边;等式右边的式子叫做等式的右边;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b②恒等式:像1+2=3,5.3-(-1.2)=6.5,x+2x=3x,a+b=b+a等这样等号两边的值永远相等的式子叫做恒等式。2.方程与整式方程:①方程: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②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时,称为整式方程。【练习】:课后1、2两题(指定学生口答)1.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①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②一元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称为一元方程;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1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7x+1=10-2x的解:⑴x=1;⑵x=-2。解:⑴将x=1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7×1+1=8,右边=10-2×1=8,∵左边=右边,∴x=1是方程7x+1=10-2x的解。⑵将x=-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左边=7×(-2)+1=-13,右边=10-2×(-2)=14,∵左边≠右边,∴x=-2不是方程7x+1=10-2x的解。例2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⑴5x+4=11;⑵;⑶2x-y=1;⑷;⑸。解:⑴、⑷是一元一次方程,⑵、⑶、⑸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练习】课后习题1、3(口答);2(1、2)(指定学生板演)。三、作业:课后习题同步练习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策略方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教学目标提示:同学们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1课文是怎样开头的?2课文中说理时,举了哪些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的?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认字与词语及名句的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佝偻承蜩倘若亵渎骈进强聒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4、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作业:

1、书写字词

2、完成《目标》第一题

课后记:掌握字词,梳理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但必须注意板书地清晰。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研读与探讨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1)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2)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关于课后练习的讨论:

“合理的生活”指什么?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课后记: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议论文,如果更好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给予学生议论文方面充分的指导,这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走近父母—沟通与谐教案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面对代沟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主动积极地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父母的交往意识和情感。;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能力:

培养学生同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识: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与父母和谐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掌握与父母和谐沟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音画时尚:欣赏《父母心》动画

你有何感受呢?你爱自己的父母吗?(让学生从中感受父母之爱)

父母之爱无私而又奉献!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不信请听听我们同龄人的心声(屏幕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该怎么办呢?

由此引出课题——走进父母(沟通与和谐)

二、再现情境,分析解惑

课件显示漫画:《他的电话》、《期望值不同》、《我长大了》、《各有所好》

实话实说: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与父母亲之间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矛盾和冲突吗?并分析

亲情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

教师进行总结。

(1)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性增强;

(2)父母不舍得放手,处处关注;

(3)年龄和阅历差异,造成双方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差异;

(4)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加剧了与父母的疏远。

三、扩展情境,感悟方法

智慧分享:

你有哪些与父母沟通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

我型我秀:

小组合作,请各组同学针对刚才所讲所忆的冲突,讨论并任选其中一个,推举同学扮演孩子和家长,将它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特别要表现出你是如何缓解、解决与父母冲突的?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冲突解决得最圆满。(老师选两组表演)

四、总结归纳,指导实践

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师归纳,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态度,寻找几种方法”。

一个态度:主动、愉快地与父母沟通。

几个办法:(1)通过聊天、写信等方式,打开心扉,主动与父母沟通;(2)学会换位思考,用放大镜看父母的优点,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关爱;(3)产生矛盾后,抑制急躁情绪,妥善处理;(4)经常反思、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灵絮语:配乐朗诵《没有代沟的世界》

五、课后作业:

给父母写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闹向父母道歉,还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把最暖人的话送给自己最亲的人——父母

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2、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掌握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3、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城市。

4、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教学重点】

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最重要的是种植业。

列表比较各个部门的分布和特征。

(补充)注意种植业中秦岭南北农业的差异和典型的农作物。畜牧业中四大牧区的典型牲畜。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2、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大分散,小集中。

(强调)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考察的重点,要注意它的城市分布和特点及发展条件。

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方式和选择。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我国最重要的是铁路。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南北: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青藏铁路

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

(强调)认真掌握这些铁路干线经常的城市和省份,还要把穿过的河流结合起来。

4、丰富多彩的文化。

我国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差异很大。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泰山、黄山等。

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方面:农业、工业、交通和旅游业,重点是工业的发展。

【作业设计】

描画我国铁路干线图

[year+]年中考化学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的教学方案


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如果仅仅从从简单的形式上去判断是比较的简单的,如果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元素的化合价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

化合价基本有两种形式——电价和共价

通过电子的得失而表现的价态为电价,得电子的为负价,得一个电子为-1价;失去电子的为正价,失去一个电子表现为+1价。

通过共用电子对表现出来的价态为共价,共用电子对有非极性、极性和配位等几种形式,非极性键由于双方各提供相同的电子在双方原子间平等的享有,表现为不偏不依,这样就不产生化合价!任何一个非极性键都可以认为不表现价态!

极性键是双方提供的电子,但是由于两个原子之间的非金属性(电负性)不同,使得电子对在共用时有偏移,向着非金属性(电负性较负)强的一方偏移,如果一个原子提供一个电子参与共价键,而这个电子是偏离自己的一方,,该原子的元素就表现为+1价,对方的就表现为-1价!如此去计算!

对于配位键是由一方完全提供电子对,这样就看这一对电子有没有偏离自己的结果,如果是电子对偏离了自己,就表现为+2价,对方表现为-2价(h2so4中两个配位o)!如果没有偏离自己的一方而是偏向自己的,就不表现化合价(nh4+)!如果是通过配位键形成的类似于非极性键,电子对没有偏移的情况出现!那么就相当于该原子无偿的提供了一个电子给了对方,这样提供电子对的就表现为+1价,对方表现为-1价(如na2s2o3)。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310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