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空气

时间:2022-02-28 空气花卉 空气栽培花卉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JK251.com延伸阅读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实录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张伟东一、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尝试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及空气质量的相关知识。3.通过学习讨论,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知识,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明确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三、--目标和思路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资料”及利用课本资料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特别是使学生明确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进而树立环保意识。而对“当地空气质量”的教学,一方面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讨论来学习,另一方面则通过“空气质量日报”、补充资料来加以拓展,使学生增加对空气质量知识的认识。教学中设计“污染空气的主要因素”的讨论,旨在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多样性、严重性,进而为空气污染防治的学习埋下伏笔;而让学生完成“倡议书”,主要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会,确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评比展出来宣传环保意识,服务社会,使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共同参与环境的保护。最后以诗的形式结束新课,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便于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教学过程师:前面学习了人体的呼吸,我们知道了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使外界气体不断进入肺部,又使体内气体不断排到体外。那么,你知道人每天呼吸多少次?又呼进呼出多少空气?(生感兴趣但又困惑。)师:回忆上课内容,我们每分钟呼吸多少次?生:16次。师:对,那么16乘上每天的分数就可以计算了吧!同学们算一下。生;(计算)23040次师:很好,如果每次呼吸500毫升,那么一天呼吸多少气体呢?生:(计算)11520000毫升(即11520升)。师:人一天呼吸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跟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并思考。投影:你知道吗?(1)小明同学家在xx年3月建了新房,于去年9月对新房进行了装修和油漆,可新房里住了没几天小明和爷爷就觉得身体不适,不久他俩就生病住院了。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2)清晨,当你行走在一片树林中,你会觉得空气特别新鲜,心情格外地舒畅,精神也为之振奋,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生阅读思考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生:油漆中的有害物质挥发到空气中,人把它吸入体内后而引起的。师:好。生:小孩与老人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小明和爷爷生病了。师:对!生病与抵抗力也有关。生:装饰材料中也会挥发出有害物质,影响身体健康,从而致使他俩生病。师:很好!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呢?生:是房间里没有通风透气,使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扩散而造成的。如果让有害物质全部扩散后,再住到新房里就不会得病了。师:有道理。那么第二题呢?生: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了大量的氧气。师:对!生:树林的空气里没有灰尘等颗粒,也没有有害气体。师:很好。生:植物能释放出一些物质,有的可以杀菌,有的可以使空气新鲜。师:对!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从上面的讨论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很大。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分析”(1)(2)(3)并谈谈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说出你的理由?(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代表发言。)生:我知道了城市街道的空气污染较公园等园林处严重,所以交通警察的发病率比园林工人高。城市工业区的污染比非工业区严重,因而工业区的发病率就高。吸烟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但吸烟的人数在增多。师:你讲得很好。生:我知道了呼吸系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那是因为空气被不断污染,质量越来越差而造成的。生:呼吸系统的发病率升高是因为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师:对!由以上事实我们不难发现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吸烟呢?同学们能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呢?生:可能他们不知道吸烟的危害,或吸烟已经习惯了。生:他们已经吸烟上瘾了,无法戒掉。生:可能吸烟时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吧。生:吸烟是为了一些工作的需要,人际的交往或出于被迫无奈。师:你们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但必须明确吸烟是危害健康的。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因好奇也吸过烟呢?请举手。(有好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师甚感惊讶但又很沉着。)师:噢!我班有好几位学生也吸过烟呢!那么,请你们谈谈吸烟的感受与体会。生:我吸了一口就吐掉了,吸烟很呛。生:吸烟喉部难受,不舒服。生:我吸了半口就咳嗽起来,呛人。生:吸烟不仅呛人,而且熏得我流泪。师:以上同学们讲出了自己的体会,谢谢你们能坦诚地告诉老师。吸烟不仅危害自己,同时也会影响他人的健康,所以同学们不能再吸烟。“中学生守则”也明文规定: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同时,你们回家还要劝阻你们的父母及亲戚朋友少吸烟或不吸烟,多宣传吸烟的危害,让更多的人避免吸烟的危害,好不好?生:好!师:空气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调查你们父母的工作单位及你们身边有没有空气等污染,你们调查了吗?请你们说一下。生:我父亲是司机,经常在路上开车,有污染;母亲种田没有污染。生:我父亲母亲都是教师,空气污染应该不大。生:我母亲在××公司上班,是电脑管理员,有电器产生的污染;父亲是驾驶员,有污染。生:我父母都是种田的,应该没有污染。生:我父母都是开店经商的,在马路旁,有污染。师:你们调查得很认真,从你们的调查发言中大家已经知道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地产生了空气污染,以及其他的污染。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这种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就像前面资料反映的信息一样,那么请同学们请分析思考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生分组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生:工厂产生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能污染空气,还有焚烧垃圾、稻秆麦秆,吸烟等。生:车、船排放的尾气。生:有毒气体的排放以及污水的排放。生:煤气的漏气。生:食物腐烂变质产生的异味。生:乱扔垃圾废物,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扬尘和扬沙。师:还有吗?可联系刚上课时的两个讨论思考思考。生:油漆、装饰材料释放的有害化学物质。师:对!刚才你们思考分析得很全面,污染空气的因素有很多,还有金属加工时产生的金属粉尘、电器产生的污染物等。目前,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的好坏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空气质量的好坏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许多城市已经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发布空气质量报告,以便人们能及时了解情况。下面来学习相关知识,请阅读课文“我国部分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并思考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含哪几项内容。(生阅读。)生: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状况。师:对!下面介绍相关的知识。投影:空气污染指数──是将常规测定的几种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转化成数值(0~300以上),并通过分级(一般为五级)来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0~50,表示空气污染浓度为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优”;51~100,表示空气污染浓度为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为“良”;101~200,表示空气污染浓度为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201~300,表示空气污染浓度为空气质量日均值四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超过300的空气污染浓度为空气质量日均值五级标准,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师:空气质量为“优”,其实并不是指没有污染,而是指相对污染程度较小,你们明白了吗?生:知道了。师:造成空气污染除了气体,还有可吸入颗粒物,而“扬沙”与“沙尘暴”是主要原因。下面介绍有关知识。投影:扬沙、沙尘暴与浮尘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两者大都在冷空气过境或雷雨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或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师:以上我们学习了一些空气质量的知识。污染的空气不仅会影响健康,使人致病,严重时还会致人死亡,因此我们必须努力防治空气污染。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防治空气污染?(生分组思考讨论,代表发言。)生:不焚烧垃圾废物、不吸烟,工厂不排放有害废气、烟雾,汽车等机动车不排放尾气。生:汽车不排放尾气是不行的,应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可以使用无铅汽油、使用无污染的燃料或使用电能作动力。师:你说得很好。还有吗?生:不乱扔垃圾,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生:不使用有污染的(即不合格)装饰材料和油漆,因为它们会释放有害物质,造成污染空气。生:要保护植被,爱护树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你们已经讲出了主要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当然,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很多,还有不随地吐痰等。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个人的呼吸卫生,如用鼻呼吸,打扫卫生时要注意洒水,房间、教室要经常通风透气,扬沙或沙尘天气要戴口罩,等等。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质量与人的健康的关系了吗?生:知道了。师:哪位学生来简述一下。生:空气的质量好坏跟人的健康关系很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导致人生病甚至死亡。师:好!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也懂得了保持健康的身体,必须有优质新鲜的空气,空气污染的防治十分必要。老师建议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字数在200~300左右,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交流,评出最优秀的倡议书2至3份,在学校橱窗展出,你们认为好不好!生:好!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认真完成。本课的学习就到这里,最后,老师想献上一首老师自己写的诗,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大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美好的明天。投影:平时呼吸不用嘴运动锻炼深呼吸课间活动不追逐房屋教室勤通风废物垃圾不乱扔吸烟害人又害己植树造林空气新呼吸卫生要牢记附板书:空气质量与健康1.污染(影响)空气的主要因素。吸烟、焚烧生活垃圾及秸秆、农药化肥的大量作用、汽车船舶有害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有害化学物质的释放(油漆、装饰材料)、扬沙和沙尘暴、乱扔垃圾、食物腐烂变质等。2.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不吸烟、减少汽车船舶等尾气的排放、不焚烧生活垃圾及秸秆、不排放工业废气、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使用不合格的装饰材料、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3.呼吸卫生。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初中教案精选


科目生物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xx年月日课题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二)第17课时教学目标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1.尝试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运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重点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难点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教学用具实验用具执笔者文天娥老师授课者一.探究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1.调查交流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学生再一次利用校园网,查找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并进行交流。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发布的空气污染物指数有5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二氧化硫主要是燃煤的排放物,氮氧化物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物,一氧化碳既由燃煤排放也由汽车尾气排放,臭氧是氮氧化物的二次化合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则是扬尘和其他几种污染物的混合生成物。这几种污染物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有一个共同之处:影响人的呼吸系统。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影响是长期渐变的,在这两种污染物浓度高的地区,较长时期后会出现某些疾病的高发生率。而氮氧化物的影响却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表现出来,交通高峰时人们如果正好在污染浓度高的要道边及路口,会很快感觉到眼、口、鼻难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臭氧。大气中的臭氧本来很稀少,而且起到过滤紫外线、保护人类和植物的有益作用,因此“保护臭氧层”已成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但如果地面的臭氧浓度超标,却会迅速而强烈地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引起易感人群(老人、小孩及心、肺功能不强者)疾病发作,甚至造成死亡。地面的臭氧浓度怎么会超标呢?这是因为氮氧化物在阳光下与其他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臭氧和其他氧化物。而这些物质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就形成光化学烟雾。世界第一例光化学烟雾于1952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当时城内人们普遍感到眼睛流泪、口鼻难受、胸闷,老人及心肺疾病患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几天内死亡人数就达数百人。2.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1)教师演示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制订探究计划,进行分工。在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活动中,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学生课下进行采样。(3)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学生根据上节课小组讨论,确定采集地点、时间、方法和组员间的分工,按照计划利用课下时间去采样。及时收回样本,本节课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教师指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介绍抽样记数的方法:尘埃数以小方格边线以内的记数为准,正好在边线上的只记两条边线的,即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4)表达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就每组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测算结果展开讨论。学生分小组汇报:本组要探究的问题,本组的探究计划,本组的探究结果,演示本组记录表学生探究部分示例:1、探究问题:楼层越高尘埃粒子越少。样本1样本2样本3平均值1层20层2、探究问题:教室内与教室外尘埃粒子数一样多。样本1样本2样本3平均值室内室外3、探究问题:树林中的尘埃粒子数比马路边少样本1样本2样本3平均值树林中马路边教师组织学生就每组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测算结果展开讨论。课后实践活动:学生会环保组在校园设空气质量播报牌。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1.调查交流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2.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二.1.采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数。2.表达与交流

教学后记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教学方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二)能力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自编小品《三心二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如新课.通过思考,描述感觉,回答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如捏鼻子,闭嘴。请学生谈谈感受,引起学生思考。然后引出呼吸的重要性。呼吸系统的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看书43页图ⅳ-25,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讨论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明确鼻、咽都与外界相通,是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门户。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演示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一个通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呼吸道。组织学生比较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的感受,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从而引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三、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的通道。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3、发声学生阅读资料,讨论45页的讨论题,明确:1、骨与软骨作支架,使整个呼吸道畅通。2、用鼻呼吸,黏液能湿润空气,鼻毛能清洁空气。鼻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就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增强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尤其是不要随地吐痰的认识。组织学生阅读44页资料分析,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演示图片:气管呈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情景:在冬天张大嘴巴呼吸和用鼻呼吸感觉有什么不同?演示图片:鼻黏膜3.有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4.痰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演示:气管壁纵切图结合sars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通过资料分析,你能概括出呼吸道有什么功能?咽、喉有什么作用?请欣赏小品:三心二意为什么吃饭时不要大声谈笑?演示课件:呼吸与吞咽的关系,示会厌软骨的作用。演示课件:声带的发音,示喉的作用。四、小结学生思考,阐述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回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如果你捏鼻子,闭嘴,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憋气,不能呼吸。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就是呼吸。(板书: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人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首先,我们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板书:一、呼吸系统的组成)请看书43页图ⅳ-25,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演示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一个通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呼吸道。请学生谈谈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板书:二、呼吸道的作用)请阅读44页资料分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寻找答案。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演示图片:气管呈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学生讨论得出:骨与软骨作支架,使整个呼吸道畅通。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情景:在冬天张大嘴巴呼吸和用鼻呼吸感觉有什么不同?演示图片:鼻黏膜用鼻呼吸,黏液能湿润空气,鼻毛能清洁空气。鼻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可见,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演示图片:北欧人和赤道人的鼻子。提问:北欧人鼻子的特点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吗?人类在长期的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点。3.有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谁来谈谈你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汇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尘肺、肺炎等。学生讨论得出:呼吸道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就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等。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尤其是不要随地吐痰。4.痰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演示:气管壁纵切图痰中含大量的病原体,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日咳以及白喉等都可以通过痰来传播。痰干燥后,其中的细菌就会随灰尘漂浮到空气中。结合sars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通过资料分析,你能概括出呼吸道有什么功能?学生讨论得出呼吸道的功能:气体进出的通道,并对进入体内的空气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咽、喉有什么作用?请欣赏小品:三心二意人物:孩子、妈妈妈妈:不要看球了,吃饭了。(端菜放到桌子上)孩子:哇!土豆丝、纸包鸡翅这些都是我爱吃的。一边吃饭一边看球。手舞足蹈,好球!加油!射门!(沮丧状)真臭!妈妈: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孩子:哇!好球!射门!进!(欢呼,起立、鼓掌)猛烈咳嗽。妈妈:呛着了?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看完小品后,学生讨论:为什么吃饭时不要大声谈笑?学生回答: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因为呼吸时,空气通过咽进入喉,再进入气管。吃饭时,食物通过咽进入食道。演示课件:呼吸与吞咽的关系,示会厌软骨的作用。演示课件:声带的发音,示喉的作用。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教学后记:

经典初中教案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并明白大气污染指数、空气级别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了的大气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并能够说出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些措施;

二、教学重点:

1.大气污染指数;

2.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三、教学方法:角色扮演等参与式;

四、教学手段:cai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及说明:

(一)课前播放关于环境保护的歌曲《让绿色听得见》,烘托气氛。

(二)教学过程:

1.“合格地球人”考查的由来──“方舟计划”:使学生认识如果人类再不停止对自然的破坏,人类将失去自己的家园,强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也使长期以来的“合格地球人”考查更引起学生的关注;

2.“合格地球人”的考查:三个题目一步步将话题引向主题,同时从大处着眼,使学生明白目前人类面临的严峻局势;

3.两次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录像):创设情境,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引出大气污染指数的教学;

4.大气污染指数:通过读图及图例了解大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怎样阅读空气质量预报(总结规律以便记忆),了解不同质量的空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同时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各城市某一天空气质量情况,认识到南北方空气质量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读图──找规律──分析、查资料──写论文;

5.我国污染现状:学生合理推理后,老师用材料引出,引起学生生成对我国大气质量的了解和忧虑;

6.活动:根据课下收集到的资料,按老师提供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全体学生明白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成因,同时增强演员学生对收集资料的处理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7.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提出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最后通过观看录像总结措施,培养学生通过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培养学生总结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作业:

任选其一:

1.绘制宣传画:以“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为主题,绘制一幅广告宣传画,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将课堂所学发展到课外;

2.分析我国南北方空气质量不同的原因,并形成小论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并整理成文的能力。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3472.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