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数学上册单元期末复习指导 优秀教案推荐

时间:2022-03-03 初三数学上册教案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整数部分

数级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数字表示

10000

1000

100

10[工作汇报网 GSi8.CoM]

1

2、多位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

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

近似数—5000(最小)

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

jK251.COm精选阅读

数学上册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优秀教案推荐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重点单元)

(一)知识点

1、会用竖式计算整除的除法:24÷6=

2、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6÷5=

(以上均注意商要商在个位)

3、知道余数都比除数小。

4、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应用题中有两个单位名称

(1)常规法

(2)加1法

(二)易出错的题目

1、一个数除以7,余数最大是()

2、()÷5=6……()中,余数最大是()。

3、()÷=5……7中。最小是()。

应用题:

1、有27个苹果,每6个放在一个盘子里,至少需要几个盘子?

27÷6=4(盘)……3(个)

4+1=5(盘)

2、34个苹果平均分给小红和他的4位好朋友,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34÷5=

(小红和她的的4位好朋友是5人,而不是4人)

如果读题后理解不了题意,画画图,分一分是很好的办法。

数学上册单元统计,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吧!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吃哪些水果?为什么喜欢?

2.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卡片(展示图画:梨、香蕉、山楂),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就把你手中的★贴在哪种水果的下面。(每人只能选一种)

学生活动,贴★。

3.现在老师想知道,喜欢吃这三种水果的各有多少人,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少?怎么办呢?(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统计出来)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己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喜欢吃每种水果的人数?

2.班内交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出人数?

生:数数、画○、画△、画□、画√、画“正”字……

3.小组合作:用最喜欢的方法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统计出来,并把统计的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喜欢吃的水果

香蕉

山楂

人数

4.绘制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观察:喜欢吃香蕉的人数较多,提供的方格不够,怎么办?

(2)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在下面的统计图中表示统计的人数?

(人)最喜欢吃的水果

梨香蕉山楂

(3)班内交流:学生自己的想法。

(4)在此基础上总结:可以用1个方格代表2个人,以后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1个方格代表5、10等更大的单位。

(5)根据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的方格中途色。

(6)展示学生作业,并问为什么这样涂色?让学生说明涂色的理由。

5.看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1)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95页“做一做”

(1)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2)跑步、跳绳、游泳这三项体育运动你最喜欢哪一项?(每人只选一项)(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4)在统计图的方格中途色。(学生独立完成)

(5)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3.考考你:老师把二年级四个班的人数做了统计:一班30人,二班35人,三班35人,四班40人。现在数字较大,如果还想在统计图上表示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比一比哪种想法最好。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说。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437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