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2)教学内容:20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教学难点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240÷8360÷3150÷536÷333÷363÷32、竖式计算69÷378÷395÷572÷378÷358÷2二、新授
1.出示例2猜想每班种多少棵树?
2.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准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第21页第4题。
第三课时练习练习内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略)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出示课本练习题。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80÷568÷498÷7864÷4936÷2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三、作业
第21页第4题。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得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会分东西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52根小棒,谁来帮忙按要求分一分呢?
2、分一分,说一说
(1)平均分成5份
学生操作后,请其余学生用算式表示出分的过程
(2)平均分成两份
学生操作后,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教师结合口答板书:
40÷2=2012÷2=620+6=26
谈话:你能用算式表示出刚才的分的过程吗?
如果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该题的话,你行吗?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象这样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
二、自主探索,解决新知
1、学生尝试解决
(1)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进行解决,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点。
(2)请不同的方法的学生板演
(3)结合板演进行讲解:
谈话:实际上刚才我们分的过程就是我们竖式的计算过程
2、教学52÷2的竖式
(1)结合操作时的板书进行竖式计算方法的讲解:
先分什么?在竖式上该怎么表示呢?生答师板书
分完了吗?第二步我们是怎么分的呢?能在竖式上表示吗?
请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整个分的过程。
(2)检验:这题算的对不对呢?你会检查吗?
学生独立列式完成
1、小结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揭示课题并板书:首位不能整除
2、方法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的前两题
要求:指名2人板演,其余完成在书本上
结合板演提问: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去该怎么算?
(2)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同桌校对。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要求学生任选一组在自备本上进行计算并验算。其余各题可用口算的方法直接算出结果。
(2)完成后要求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发现?
2、做想想做做第4、5题
(1)出示第4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提问:不计算,你能说说那种分法的组数多些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出示第5题
提问:你能根据图,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全班一起列式计算。
四、总结
谈话:今天的课上,在摆摆,说说,算算中,你有那些收获?
五、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第6题
课题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一节有关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的练习课,是在上节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巩固和复习。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能选择简便算法使计算简便。2.能通过一些比较,主动沟通数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并产生新的认识,获得新的体验。3.能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道题目,发现错误主动改正,并具有自觉检查计算结果合理性的意识和习惯。课前准备课件板书设计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二)207×4023×80260×305270×4023×82060×350学生进行板演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课前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谁能说一说怎样计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2.回顾知识、口算比赛。40×200=23×30=30×310=120×20=40×220=700×80=600×30=50×600=410×20=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二、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5题填表、比较、分析乘数141414140140乘数220xx0220计算后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感知积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体会用简便算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合理性。其中第五栏可以先同第四栏比较,再和第一栏比较。2.“想想做做”第6题可以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几十几乘几百、几百几十乘几十与几十几乘几十一样,都可以转化成几十几乘几来计算;而几百乘几十则可以转化成表内乘法来口算。3.“想想做做”第8题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4.“想想做做”第9题(1)请学生读题(2)找出相应问题所涉及的条件,进行分析。(3)独立列式计算5.第10题答案是不唯一的,主要应引导学生根据积末尾0的个数确定两个乘数。三、小结:四、课堂作业:及时地进行复习,一来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将“想想做做”第7题提前,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因为这虽然是新知,但由于有了前一节课的基础,应该是比较顺利完成的。这道题重在比较,使学生感受乘数变化所引起的积的变化规律。通过交流是学生明确:速度×时间=路程使学生加深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法和思维去理解。作业设计1.完成p68、92.总结计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反思在教学例题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相应的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从而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列竖式计算。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交流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竖式与计算过程。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比较,明确作此类题目时的简便算法。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4694.html
上一篇:数数优秀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