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练习导学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时间:2022-03-23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乘法教案

尚美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五段”教学导学案

年级

六年级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练习课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的练习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法则。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情境导入列式计算1、50米的4/5是多少?2、3/7吨的7/10是多少?3、甲数是5/6,乙数是甲数的8倍,乙数是多少?4、30公顷的1/2是多少?抽生说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列式计算2、学生回答问题目标展示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引导自学学生自学探究交流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说出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2/3×65/9×272、整数乘分数的意义45×3/560×3/43、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5×5/63/8×7/4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精讲释疑计算下列各题5/6×33/8×818×5/124/15×10×302/3×3/45/7×7/10学生独立口算,订正时说说计算及约分的方法。教师强调:分数连乘,可以同时将几个分数进行约分,再将约分后的分数,按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计算。对学生没有先约分的情况,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学生做练习检测练习5/12×8×67/10×5/93/8×6/8×4/95/8×12×2/38/9×3×6/59/4×18尚美评价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或同学们帮助的?结合算式,教师小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板书[高分作文网 M.ZuOwen101.COm]

设计

分数乘法5/6×33/8×818×5/124/15×10×302/3×3/45/7×7/10

Jk251.coM编辑推荐

数学上册单元时导学案 优秀教案推荐


学习内容:课本2、3页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并明白其中的算理。(重点、难点)

2、通过观察思考,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学法指导:自学法尝试练习法

学习过程:

口算训练:

125×4811×26+19×267.6+5+2.413×101

1.53-0.78.5-1.31-4.69362-970.65+1.35

一、知识链接:

笔算下面各题:

124×723×12250×8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二页例1,先独立完成下列练习:

问题:(1)例1是用哪几种方法解答的?

(2)你能说出每种方法的算理吗?

(3)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

(4)初步理解算理。第三种方法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试做:你能独立用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计算买5个风筝多少钱吗?

二、合作探究:

(1)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

(2)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3)先把因数0.72()变成72,积也随着扩大()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100倍,小数末尾的0可以()。

(4)试做:25×62.5×6

讨论: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训练

1.我会计算

2.0512.42.3

×4×7×12

2.读一读,我会列式计算

(1)16个3.4的和是多少?

(2)3.18的15倍是多少?

(3)8个0.15相加的和是多少?

四、当堂检测:

我是计算小能手

30.7×251.23×813.6×13

0.75×1415.8×120.375×22

五、课后练习,大显身手,我最棒!

(1)3.09×45.06×110.45×108

(2)一个长方形的长8.24米,宽是7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

(3)一个数的10倍比它的本身多7.2米,这个数是多少?

的乘法口诀导学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尚美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五段”教学导学案

年级

二年级

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

6、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2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情境导入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7页的画面,营造商场情境)

教师:星期天,小红、小明一起去逛商场,瞧,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他们在买台历。

教师:从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1:我知道每本台历6元。

学生2:我想知道买2本台历需要多少元?

教师: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吗?抽生回答并说出计算的过程。生看大屏,提问题目标展示

1.编口诀,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

2.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3.用6,7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引导自学1.8本、9本台历各多少钱?编出6的乘法口诀。2.看6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3.7个、8个星期各有多少天?编出7的乘法口诀。4.看7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学例1,例2。探究交流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精讲释疑在学生汇报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计算6、7的乘法算式得数,并编出口诀。引导学生发现6、7的口诀的排列规律,并很快记住口诀。用口诀计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讲解。检测练习1.把口诀填完全。六六()()八五十六七()四十九()四十二七九()六九()2.说出乘法算式的积,并说出计算时用的口诀。6×9=7×6=8×6=9×7=3.完成练习九的1、2、3题。尚美评价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教学板书

设计

6、7的乘法口诀6×6=36六六三十六7×7=49七七四十九…………6×9=54六十四7×9=63七九六十三教学反思

数学上册单元时导学案优秀模板


第四课时:小数乘法综合练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重点)

2、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第二个因数比l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难点)

口算训练

0.9×67×0.081.87×00.24×2

0.12×61.6×54×0.256×0.5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先判断积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2.7×0.35.2×0.71.1×2.5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课本第6页例5.

(1)想一想这只非洲野狗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

(2)我会列式计算,并进行正确验算。

2、试做:练习一第10题

①自己先独立计算。

②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我发现了:

三、合作探究:组内交流第10题你的发现。

四、课堂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3.25×50=2.8×0.95=0.372×1.2=

0.98×2.3=6.7×0.58=7.06×2.4=

2、蒙古牛一般体重0.326吨,身高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大约是蒙古牛的1.3倍,身高大约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是多少?

3、一种毛线每千克58.36元,买3千克要付多少元?买1.2千克要付多少元?

4、食堂买来茄子和西红柿各18千克,每千克茄子2.4元,每千克西红柿3.6元.买这两种菜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检测

1、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0.87×0.9()0.870.87×1()0.87

0.87×1.1()0.870.87×0.3()0.87

2、用竖式计算。

31.8×1.047.18×6.050.305×0.14

3、四年级有学生220人,五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1.2倍,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4、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羊奶,运来的鲜牛奶瓶数是鲜羊奶瓶数的1.8倍。食品店运来鲜牛奶多少瓶?

数学上册总复习时导学案 教案精选篇


“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118页的第1—4题;教科书第121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媒体: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7000700070700300009267400XX0315400000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900000047000000X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9528641799000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350020○5300202509200○2509000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题。

数学上册总复习时导学案优秀模板


课题:“乘法”的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第118页的第5、8题,教科书的第121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乘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媒体: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直接说结果:

130×5=2×380=150×6=18×3=23×4=7×13=460×2=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9×103≈720×12≈315×72≈408×18≈209×29≈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15×39=585150×39=15×390=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245×27=530×48=509×50=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2)总复习9.

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第3题。

数学上册小数乘法知识点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1、小数乘整数:

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4、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7、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8、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052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