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与“勇于认错”一课同属一个德目,是在要勇于认错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必须及时改正,才能不断进步。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日常生活中犯错是难免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不能知错就改,就会助长错误的发展,影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对他们进行“知错就改”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课文讲的是小学生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立即改正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孙芳和周丽犯的错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错误,而她们能够主动改正。故事中人物的年龄与二年级学生接近,这样利于学生体会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法建议
1.备课时,教师应对学生中“知错就改”利于进步的事例有所了解,以便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2.本课第一个栏目“想一想”,可以让学生对“勇于认错”一课有所回忆,这样利于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也使教学增强连续性。
3.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角色,体验孙芳、周丽急于练习跳皮筋准备参加比赛时的心情;听了李爷爷的劝告立即改正错误后的心情。这样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4.“读一读”栏目中的名言和谚语,让学生抄写在功课表旁,或制成书签,时刻提醒自己。
5.建议将“议一议”“讲一讲”栏目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教学中使用。“讲一讲”栏目可以让学生为故事配画外音,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错就改”“小错不改会犯大错”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知错就改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新课。
1.提问:
(1)上节思想品德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2)能承认错误是具有什么好品质的表现?
(诚实、勇敢)
(3)能承认错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是改正错误的前提)
2.小结并过渡(要点):
(1)小学生年龄小,懂得的道理不多,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强,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
板书:错误
(2)能承认错误是诚实、勇敢的表现,是一种好品质,并且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犯了错误首先要承认。
(3)我们犯了错误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错误、承认错误的阶段。
板书:认错
(4)请同学们想一想,承认错误以后又应该怎样做呢?平时,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板书:及时改慢慢改不改
二、打比方,喻明道理。
1.引言。
同学们在认识错误也就是知错以后,往往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及时改正;第二种是准备慢慢地改;第三种是不改。下面,我们就打几个比方,看看这三种不同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2.《小虫和大船》的启示。
(1)边讲故事边演示投影片。
故事内容同教材“讲一讲”栏目文。
投影片共2组活动抽拉片。
第一组:①木板上有一些小虫眼。②钉在木船底。③木板上的虫眼变大,变多。④虫眼连成一片。⑤形成大洞。
第二组:①木船在海上航行。②木船沉入大海。(同“讲一讲”栏目图)
(2)讨论:
①大木船为什么沉了?
②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虫眼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要点:
①开始时船上的虫眼很小、也很少,后来发展到很多,连起来就变成大洞。海水涌进来船就沉没了。这说明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祸。
②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像船沉没一样,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有错不改多么危险!
板书:不改大错错多危险
3.《小树苗》的启示。
(1)讲《小树苗》的故事,同时演示图片。
故事内容略。
图①一棵弯的小树,一棵弯的大树。
图②一棵直的小树,一棵直的大树。
(2)讨论:
①小树苗长弯了,老爷爷是怎样做的?
(扶直、捆好。)
②老爷爷为什么把小树苗扶直捆好?(演示图①)不这样做会怎样?过几年再捆行不行?(演示图②)
③从小树苗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要点:
①小树苗树干细、软,变弯了容易矫正过来。树越长大,树干越粗,弯曲的部分越不容易矫正。
②这和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一样,错误小容易改,错误少容易改,初犯时容易改。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
4.“铅笔道”的启示。
(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比较轻的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再让学生在纸上同一地方反复画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
(2)谈一谈体会,受到什么启示。
引导:
①只画一次的铅笔道留下的痕迹和反复画铅笔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同?
②擦起来有什么不同?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把这些铅笔道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3)小结要点:
初犯错误,由于留下的“痕迹”浅,最容易改正,这样才容易进步。
板书:进步快
如果不及时改,反复犯错误,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板书:不易改
5.学生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参考板书内容。)
(2)通过比较,你知道知错以后,怎样做最好?为什么?
板书:就改
6.读课题《知错就改》,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把“就”和“及时”用线连起来。)
三、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1.读课文,看插图。
2.讨论:
(1)孙芳和周丽犯了什么错误?她俩原来是怎样想的?犯错的原因是什么?(缺乏爱护小树的知识和保护小树的意识;想问题不周到,只想到方便自己。)
(2)如果不及时改错有什么危害?
(3)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错了是怎样做的?
(4)她们能及时改正错误有什么好处?
3.小结要点。
(1)孙芳和周丽能及时改正错误,不仅保护了小树,而且也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图自己方便,应想到维护他人、社会的利益。
(2)知错就改,才能进步。
(3)像孙芳和周丽这样,能做到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四、辨析练习,深化认识。
1.议一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宝和大伟在陈阿姨窗前踢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他俩立即向陈阿姨认了错,还给陈阿姨送来了玻璃。
从此以后,大伟再也不在别人家的窗前踢球了。小宝仍在那儿踢球。
2.答案要点。
(1)大伟做得对。他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改正彻底,这样进步快。
(2)小宝做得不对。他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后,他还可能碰碎别人的玻璃或惹出别的祸。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行为不改,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这样下去还会犯更大的错误。
五、谈作会,联系实际。
1.联系自己知错就改的事情,说一说这样做的好处。
2.联系自己或别人的事例,说一说知错不改的危害。
六、总结全课,引导实践。
1.读读下面的名言和谚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2)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缺点、错误没改吗?你准备什么时候改,怎样改?为什么?
4.结束语(略)。
板书设计
六知错就改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要求编写的。
本课教材选用了《孔融让梨》这个流传久远的古代故事。
本课设五个栏目。
“想一想”栏目,设在课文前,起导入作用。通过让学生看“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图,并思考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议一议”设两个问题:第一题,让学生站在孔融的哥哥、弟弟及家人的角度进行情感体验,体验一下被人谦让时的感受,达到激发情感的目的。这样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说一说”是在明理的基础上门辨析,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好处、方便时做到讲谦让。
“夸一夸”是通过夸身边同学讲谦让的事例,树立榜样,表扬鼓励讲谦让的同学。
“讲一讲”中课后作业,通过让学生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中“知道讲谦让的传统故事”的要求。
教法建议:
1.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表演的方式,体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谦让,可以怎样谦让。
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灵活的课件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帮助学生理解到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为什么要讲谦让。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两只小山羊,它们同时走到一座独木桥前,两只小山羊都想先到河的对岸去,它们同时走上了小桥。
2.教师开始演示课件一并继续讲述:(名称:小羊过桥)
(1)教师讲述:
两只小羊各不相让,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一:
课件内容:两只小羊各不相让,同时掉入河中。
3.教师提问:
两只小羊为什么都掉进河里了?(它们不懂得谦让)
4.教师小结:
两只小羊都想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谦让谁,结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5.请学生谈谈看了小羊过桥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课题:六、好儿童讲谦让
二、学文明理
1.教师提问:
谁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如果学生没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播放录音故事。)
2.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补充。
3.出示课文P27的插图。
4.教师提问:
(1)当哥哥让孔融拿梨时,他是怎么做的?
板书:不抢先能让人
(2)他为什么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板书:懂得讲谦让
5.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哥哥、弟弟会怎么想?孔融的爸爸妈妈又会怎样想?
6.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7.分组汇报。
8.教师小结:
孔融四岁就懂得讲谦让,爸爸、妈妈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哥哥、弟弟跟他的关系更加亲密。(板书:关系亲密)而且,讲谦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美德)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9.教师提问:
听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懂得什么叫谦让了吗?
板书:好处方便
10.教师小结:
在好处、方便面前能够做到不抢先、能让人,就是讲谦让的表现。
11.再次演示两只小羊过桥的课件:
(1)教师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两只小羊怎样做就可以安全的过河了?
(2)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小羊互相谦让安全过河的情景。
(3)教师鼓励学生:
在你们的帮助下,两只小羊顺利的过河了,你们也是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三、联系实际
1.请学生讨论:
(1)讨论题: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谦让,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教师小结:
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大家就像一家人,学习、活动时都会觉得很愉快。
板书:亲如一家非常愉快
2.请学生演一演: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出示三张插图。
内容:栏目三"说一说"中的插图。
(2)教师描述插图中的情境:
情境一:
下课了,小明和小强同时来到饮水桶前,都想喝水。
情境二:
丽丽和小军一起打球,打了一会儿,小刚来了也想打球。
情境三:
春游结束了,同学纷纷登上回学校的汽车,最后上来了两位同学,可是,车上只剩下一个座位了。
(3)学生讨论后,进行表演。
(4)同学、教师共同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3.请学生夸一夸
(1)同学中谁能谦让?请你夸夸他,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2)师生共同夸奖平时能做到讲谦让的同学。
(3)请得到夸奖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教师奖励每位讲谦让的同学一朵"谦让花"。
4.请学生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讲谦让?
5.学生思考后回答。
6.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补充或表扬。
四、全课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仅懂得了什么是谦让,还学会了谦让,我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一定会比今天课上的表现还出色,大家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就像一家人一样,大家说对吗?
板书设计:
六、好儿童讲谦让
不抢先关系亲密
好处、方便懂得讲谦让(美德)亲如一家
能让人非常愉快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爷爷奶奶是长辈,应当敬爱他们。
情感:
爱爷爷奶奶,愿意让爷爷奶奶高兴。
行为:
对爷爷奶奶有礼貌,会问候,有好吃的先请他们吃,做让爷爷奶奶高兴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一课组成一个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孝亲敬长的教育属热爱人民的教育范畴。本课着重向学生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
尊敬老人、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讲了千秋万代的老话题。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在今天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有些小学生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锦衣玉食生活,被百般照顾疼爱。有些孩子不孝亲,不尊老,过多地享受到老人对自己的疼爱和照顾,依赖心理较强。他们在老人面前只知索取,撒娇、任性,支使老人为自己干事情,有时还嫌老人动作迟缓。爱唠叨人,等等,给老人造成难以言说的痛苦。因此,设置此课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课文以图按辈分出示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照片来导入新课,目的是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家中的老人关心、疼爱自己的事情,并通过“说一说”,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激起敬爱老人之情。让学生带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们很亲,是自己的亲人的美好情感开始本课的学习。
课文以连环图配文的形式,讲小宝在家尊敬老人的故事。五幅图从不同的侧面讲小学生在家里应当怎样尊敬老人,每幅图说明一个要点,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导。
为了形成鲜明对比,课文在“看一看”栏目中,以四幅图出示学生对家中老人不尊敬的几种行为,启发学生心理换位,分析这样做时老人会怎样想,最后得出只有说话、做事都要替老人着想才是对的,并明确了应该怎样去做。
教法建议
1、在讲解本课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家里爷爷奶奶为自己做过什么?自己又为爷爷奶奶做过哪些事?
2、对于学生在家的具体做法,教师给予正确地指导。
3、尊敬老人的社会意义本课没有涉及,但教学中可以适当渗透。例如,老人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都做出过贡献,为养育子女和晚辈付出过许多心血,等等。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启发学生体会老人一生的辛苦,激发他们尊敬老人的情感。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爷爷奶奶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爷爷奶奶是长辈,应当敬爱他们。
情感:
爱爷爷奶奶,愿意让爷爷奶奶高兴。
行为:
对爷爷奶奶有礼貌,会问候,有好吃的先请他们吃,做让爷爷奶奶高兴的事。
教学重点:知道爷爷奶奶是长辈,应当敬爱他们。
教学难点:爱爷爷奶奶,愿意让爷爷奶奶高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展示上堂课填写的表格
填表
家庭成员名称(与你关系)
家庭成员姓名
年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祖国就要爱家乡。
2.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
情感:
1.感受家乡的可亲可爱。
2.敬佩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行为:
为建设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想一想”是说,身为“游子”,才会倍感故乡的亲切。本课用一首怀念家乡的古诗作为教学导入,自然地切入本课的主题。
栏目二“想一想”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体会陈家庚的爱国之情。
栏目三“议一议”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认识,设计了四个小问题。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论她贫瘠或者富饶,我们都应该爱她,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栏目四“说一说”是一道导行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做贡献,使学生懂得为家乡做事不在做多,贵在参与。
本课课文讲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家乡、为家乡捐资办学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懂得要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教法建议
1.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热爱家乡的音像资料,用生动的音像资料感染学生。
2.关于陈嘉庚的事例十分感人,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或通过网络查找一些陈先生捐资办学的资料,课上可以以汇报交流的方式了解陈嘉庚先生的事例,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心系家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祖国就要爱家乡。
2.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
情感:
1.感受家乡的可亲可爱。
2.敬佩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行为:
为建设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本课着重介绍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学生向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学习,立志建设家乡。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读过《静夜思》这首诗吧?(师生共同吟诵《静夜思》)
2.教师提问:
(1)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3)你们关心自己的家乡吗?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都关心自己的家乡,因为我们是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粮长大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我们会引以为自豪的。如果我们的家乡还不太发达,甚至贫穷落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
二、初步明理
1.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陈嘉庚先生捐资办学的事迹。请同学们说说陈嘉庚先生生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分组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及有关资料,介绍陈嘉庚先生为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资料。)
3.提问:
(1)对陈嘉庚先生报效家乡、兴办教育的这种做法,你是怎么看的?(此问题同想一想栏目的内容。)
(2)当办学经费发生困难时,有人劝他停办学校,他是怎样表示的?这说明了什么?
4.小结:
陈嘉庚先生把家乡的建设看得比自己事业的发展还重要。
5.师:根据统计,陈嘉庚先生一生为家乡捐资大约有一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可是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提问:
(1)为什么陈嘉庚先生对家乡如此大方,可对自己却这么小气?
(2)他为家乡所做的一切说明了什么?
6.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
7.小结:正像陈先生说的那样久居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陈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陈嘉庚先生深深地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爱着自己的家乡。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家乡、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家乡的繁荣富强,就是他的快乐与幸福。他把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当作他一生的信念,为建设家乡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毛泽东主席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强化观点
1.教师提问:
在你们课前调查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时,有没有查到像陈嘉庚先生这样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人的事例?
2.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找到的为家乡做贡献人的事例。
3.教师提问:
在阅读这些热爱家乡的人物的事例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4.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5.小结:
这些人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家乡做着自己的贡献,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
板书:十二心系家乡
6.教师提问: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为建设家乡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此问题同说一说栏目的内容。)
7.学生小组讨论。
8.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关心、了解家乡状况立志建设家乡……
9.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养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小学生要向陈嘉庚先生学习,热爱家乡,心系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好家乡。板书:爱家乡
10.课件演示下载(内容:课后练习议一议)
11.学生分组自选题目进行讨论,汇报时可以用辩论的形式。
12.小结: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不论她贫瘠还是富饶,我们都应该爱她,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板书:爱祖国
五、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爱家乡就要心系家乡,关心、了解家乡的状况,立志建设家乡,并付诸行动,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自己家乡方面的资料,我们搞一次以我爱家乡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调查家乡的情况,并为家乡的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写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然后在班上朗读。看一看谁写得最好。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们是辛勤的“园丁”。
2.懂得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情感:
1.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体会老师的辛苦。
2.对老师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
行为:
1.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
2.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讲课认真听,老师批改的作业认真看,积极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孝亲敬长”中的有关尊敬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本课侧重讲要尊敬老师。
尊敬老师的教育在小学各个年级段都有。本课要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要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
本课的课题《光荣啊!“园丁”》,采用了感叹句的形式,读起来不仅亲切、形象,而且能够起到激情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文选用了真实的事例,通过全国模范班主任毛蓓蕾老师对学生马强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毛老师为马强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苦的劳动。然后由点到面,让学生体会到许多像毛老师这样的老师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我们身边的老师为了把我们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把全部的爱和心血用在我们身上。我们要体会老师的辛苦,尊敬老师,特别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教法建议:
1.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回忆美好的学校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2.毛蓓蕾老师对马强的一往情深,课文是通过毛老师的言和行来表达的,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内容,让学生细读、细想。
3.我们身边的很多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都在辛勤地工作着。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本地区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的辛劳。
4.在导行时,可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尊师的具体行为要求,这样更具有针对性。讨论可根据班级、学校实际创设情境。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光荣啊!园丁
教学重点:
老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
教学难点:
学生对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认识上有些困难。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以及在这些辛苦劳动之中所包含的对学生的希望。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出示照片(本班授课老师和学生的合影)
小组交流
这张照片上的人是谁?
看到这张照片,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心中就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爱。我想,当你们看到它时,一定也能感受到老师们对你们的爱。
2.出示照片:(课文中的照片)
思考:看了这张照片,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呢?
师:这张照片上的老师是毛蓓蕾老师,你们想知道关于她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二、分析课文(使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毛老师是怎样对待马强的?她为马强做了哪些事情?
马强有什么变化和进步?
3.小结:
毛老师为马强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时间,从学习知识、做人的道理各个方面去教育马强,使马强逐渐懂得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对别人有用的人,像园丁一样,辛勤地培育着马强这棵幼苗。
板书:园丁
在毛老师的帮助下,马强从一匹野马变成了一匹骏马,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歌剧演员。在这些进步中,毛老师付出了许多努力和心血。
4.全班交流:
你们想对毛老师说些什么?
5.小结:老师把全部的爱和心血都用在了学生的身上,我是属于孩子的是每个老师的心里话,老师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老师的工作是光荣的!
板书:光荣啊!
过渡: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毛老师,让我们看看我们学校中的毛老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吧。
三、联系实际(让学生知道许多毛老师生活在我们身边。)
1.师:课前,同学们采访了我们学校中的老师,请把你采访的情况和大家说一说。
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
在学习上,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的学习的?
在生活上,老师是如何关心我们的成长的?
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老师是怎样耐心给予我们帮助的?
3.小结:
我们的老师也像毛老师一样,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我们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离不开老师付出的心血,我们的茁壮成长就是老师的心愿和希望。
四、指导行为(是学生知道老师为我们的成长努力工作,我们应该尊敬老师。)
1.小组交流:
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
老师讲课时我们为什么应该认真听?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在作业中的评语?
2.全班交流:
3.小结:
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提出的要求认真听,并且照着去做,听从老师的教导。
板书:听从老师教导
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当作业批改后,要仔细阅读老师的评语,体会老师评语中的含义;当老师提出具体的要求后,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尊重老师的劳动也是尊敬老师的表现。
板书:尊重老师劳动
五、辨析导行(进一步深化所学道理)
1.出示投影片一:(辨析议一议中的第一题)
小组交流:
小明和小红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小结:
作业本上的评语是老师的辛苦劳动,不尊重老师写出的评语,就是不尊重老师的劳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
2.出示投影片二:(辨析议一议中的第二题)
小组交流:
小玲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
低年级的老师现在虽然不教我们了,但是他们把我们领入知识的大门,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一些老师虽然没有教过我们或者不教课,但是他们一直为我们的教学而服务,同样为我们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要尊敬每一位教师。
3.读读下面的话,说说是什么意思?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人才的培育者。
--邓小平
4.请同学讲讲尊师的故事。
小结:
古时候人们就很注重尊敬老师,我们的许多革命前辈也是如此,看来,尊敬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5.出示邮票:这是1986年9月10日,邮电部出版的关于教师节的邮票,说明尊敬老师已经是全社会人们的共识。
六、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1.说一说
为什么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总结:
我们自己的点滴进步和成长都是老师辛勤培育得来的,我们要感谢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桃李满天下,让我们一起说一声:老师辛苦了,光荣啊!园丁!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采访身边的一位老师,每天早上到校和晚上离校的时间,记录一下老师每天要做哪些工作。
学生说完后,展示课件“老师的一天”,补充扩展。
召开主题活动“我和老师在一起”
2.准备:把教本班的老师请来
让同学带一张老师和自己在一起的照片
活动过程:
(1)请同学出示照片,
为大家讲解: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照的?老师和“我”在干什么?并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把照片贴到黑板上。
(2)大家一起畅谈这些年来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帮助。
(3)每人对老师说一句话。
(4)和亲爱的老师合影。
3.回家采访爸爸、妈妈,请他们说说对老师的印象及他们是怎样爱自己的老师的。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不打扰别人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2.懂得打扰别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知道不打扰别人才能与别人共同生活。
情感:
厌恶打扰别人的行为,自己愿意不打扰别人。
行为:
1.在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时,说话、动作要轻,尽量不影响人家。
2.不得已要打扰别人时,能说明情况或道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段“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当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一些原本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也因此受到冲击。因此,一些做人与融入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的教育应该加强,使我们下一代的品德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健康培养。“不打扰别人”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待人处世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文明习惯,是大家都应该遵循的。
小学生每天都参与社会生活,在各种场合与他人交往。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态度。教育他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别人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的时候,不去打扰别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与别人共同生活的态度,为他们长大以后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奠定基础。
教法建议:
1.教学应注意情感的激发。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不打扰他人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美好感情,它的价值在于由于自己没有打扰别人,而使他人安心工作、学习、休息和娱乐,创造出成果,这既体现自身的文明,也支持了他人对社会做奉献,教学中要渗透这一价值观的教育,以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此外,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很重要,避免“心灵封闭”现象的产生,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2.教学应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展开思维。例如:教学课文中的儿歌以后,可以提问:除了儿歌所举例子之外,我们还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或独自沉思、或同学交流,结合实际举出事例。
教学设计示例
五静悄悄别打扰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不打扰别人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2.懂得打扰别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知道不打扰别人才能与别人共同生活。
情感:
厌恶打扰别人的行为,自己愿意不打扰别人。
行为:
1.在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时,说话、动作要轻,尽量不影响人家。
2.不得已要打扰别人时,能说明情况或道歉。
教学重点:
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教学难点:
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
思考:当你做作业或睡觉的时候,如果有人打扰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为什么?
二、学习课文,启发明理。(使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
1.小组交流:
(1)当同学做作业时,男同学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悄悄地走路?
板书:不打扰别人的学习
(2)当别人学习时,为什么不能打扰?
2.小结:
别人学习时,需要安静的环境才能动脑思考。所以不能打扰别人的学习,这是关心他人的表现。
过渡导语:
当别人工作时,女同学是怎么做的呢?
3.小组交流:
(1)当邻居叔叔工作时,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女同学是怎么做的?
(2)女同学为什么要劝阻这两位小朋友别打扰叔叔工作?
板书:工作
(3)如果女同学不劝阻这两位小朋友,会怎样?女同学为什么能做到不打扰别人的工作?
板书:心中有他人
4.小结:
只有心中想着别人,才会自觉做到不打扰别人的工作。
5.小组交流:
同学来找女同学,女同学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让同学说话轻点?
板书:休息
当别人休息时,为什么说话要轻点?
6.小结:
不打扰别人休息,是体贴别人的表现,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7.全班交流:
(1)当别人学习、工作、休息时,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到不打扰别人?不打扰别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板书:尊重别人的表现。
(2)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不打扰别人的例子吗?
8.总结:
关心别人、想着别人、体贴别人,才能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三、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出投影:“说一说”中的内容。
1.提问:
为了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休息,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为什么不得已要打扰别人时应道歉?
2.小结:
当别人工作、学习、休息时,说话声音要低;走路脚步要轻;听收音、看电视音量要小;不得已打扰别人时要道歉。
过渡导语:
下面请同学听故事,想一想,故事里的人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听一听(“听一听”中的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不打扰别人能赢得大家的喜爱,受人欢迎。)
放音频《新四军不惊动老乡》
1.小组交流:
一天夜里,下着大雨,新四军在哪儿宿营?老乡发现新四军睡在屋檐下、过道里以后,是怎么做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小结:
新四军关心人民,爱人民,为了不打扰乡亲们休息,宿营在过道里,乡亲们深受感动。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人爱。下面再来看看几位小同学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不打扰别人的含义)
出投影(“看一看”中的内容)。
1.同桌互相说说:
图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2.小结:
图1、图2中的这四位小朋友做得不对,他们打扰别人看书、学习。图3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他在不得已打扰别人时道歉了。
六、全课总结:
1.提问:
在别人工作、学习、休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不能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休息?不打扰别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2.总结:
当别人学习、工作、休息时,我们不要打扰,不得以要打扰别人时,要说明情况或道歉,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行为。
板书设计:
五静悄悄别打扰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按时上学”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按时上学。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按时上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按时上学”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按时上学。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按时上学,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按时上学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按时上学。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按时上学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按时上学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按时上学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按时上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按时上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按时上学,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按时上学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按时上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按时上学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按时上学》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按时上学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按时上学。
过渡语:按时上学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按时上学。)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按时上学,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按时上学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按时上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按时上学的”。
(1)请同学夸夸班中能按时上学的好同学。
(2)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演小品“按时上学”(事前准备好的)
(4)同学谈感受。
(5)自己定“按时上学”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按时上学的。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