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有责任心 教案精选

按照学校要求,小学老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好的小学教案都有哪些内容?这篇《有责任心 教案精选》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做事负责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

2、知道做事负责任不仅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勇于承担责任,有了错误要认真改正。

3、懂得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情感

1、敬佩对工作的人,厌恶对工作没的人。

2、愿意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做到自己所承担的每一件事,都要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

2、做到勇于承担责任,有了错误认真改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四框中关于“要有责任感、做事要认真、勇于承担责任”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的。本课在以前的教育基础上系统地对责任感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做事负责任,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从小培养责任感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建议:

1、利用课文讲清为什么做事要负责任。主要讲清三点:(1)做事负责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2)科学技术的发展,责任心更重要。(3)出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

2、要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的重要。适当列举由于不负责任给个人、集体、国家造成损失的事例。

3、讲责任心,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做事要,否则办不好事情。

教学设计事例

认知

1、知道做事负责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

2、知道做事负责任不仅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勇于承担责任,有了错误要认真改正。

3、懂得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情感

1、敬佩对工作的人,厌恶对工作没的人。

2、愿意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做到自己所承担的每一件事,都要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

2、做到勇于承担责任,有了错误认真改正。

教学重点:讲清为什么要。

教学难点:小学生办事也要。责任心如何从小培养。(可以借鉴美国家长的一些做法)

教育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课题

课前同学们都访问了家长,:你的家长是从事什么工作的,责任心对他们的工作有什么重要性?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访问的结果。并使学自己总结出责任心对于完成工作的好坏十分重要。引出第八课

板书课题:八

二、学习课文讲明观点

1、大家都学习过《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你们还记得白求恩的故事吗?请大家看一段白求恩的故事片。(先看白求恩平时的工作情况)

提问:白求恩平时是怎样对待工作的?

(课本中的第二段内容的概括总结)

接着看电影《白求恩》片段:(火线阵地,炮火连天中,白求恩镇定自若进行手术,抢救八路军伤员。)内容与课文第2、3小节相同。)

提问: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白求恩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白求恩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不顾个人的安危,坚守岗位,表现了极端的负责精神。)

提问:白求恩是怎样说的?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从白求恩的语言中,体会他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冒着敌人的炮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他真是一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好医生。)

板书: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提问:白求恩大夫为什么对工作那么负责人?他是怎样想的?

小结:正如他所说的:“一个军医的战斗岗位应该是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我们的战斗岗位是手术台。离开手术台就是放弃阵地。”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同学们,做事负责人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好品质。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1、听故事《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的武警战士张海西》

提问:张海西的职责是什么?他的那些做法使你最受感动?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海西坚守岗位,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哨所就是战场,电场就是生命”的誓言。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

2、小组议论,如果做事不负责任,会怎样?

(通过谈自己收集的资料,体会没,无论做什么都做不好。全员参与,人人谈体会,人人受教育)

3、教师补充例子:《一个小数点酿成的悲剧》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准备返航时,发现降落伞失灵,无法打开,减速无望,飞船爆炸,宇航员牺牲。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地面检查人员责任心不强,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提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小结:一个小数点的失误,导致人类征服宇宙事业的重大损失。在生产逐步社会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人们对工作更要,正象江总书记说的:“责任重于泰山”

4、请同学们讲讲自己身边的同学或家里人或知道的人是怎样负责任的?

小结: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做着各种事情,有的是国家的和社会交给的事,有的是集体交给的事,也有的是他人托付的事,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负责任,尽职尽责。这是做人的根本。

5、做事负责任,还表现在当自己承担的工作出了问题时,不强调客观原因,不推卸责任,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认真改正上。

四、辨析练习巩固观点

出示辨析题(用幻灯片):如果你在他们身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1、张文杰第一次当值周生,心里很高兴。值周生要提前10分钟到校,他却来晚了,组长批评他,他说:“我记性不好,请你多提醒……”

(这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引导学生运用观点告诉张文杰,既然承担了为集体工作的任务,就一定放在心上,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

2、李兵当语文课代表,收发作业认真负责,可自己的作业写得很马虎。有人给他提出意见,他说:“对集体的事我应当负责任,写作业是自己的事,马虎一点没什么。”

(一个人只有在任何小事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才是的表现。对待自己的小事没的人,对待大事也不会。)

3、讲故事:“这12.5美元借给你,一年后还我”(见习题精选)

想一想,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家长会怎样做?你对美国家长的做法有什么想法?

(主要是学生认同,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同学们,做事负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无论什么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职位高低,都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办好。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对工作更要。做事情缺乏责任心,会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损失。因此,我们要从小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长大做一个责任心强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自己当一天家。想一想妈妈是怎样做的,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好。认真做完后,请妈妈或爸爸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责任心如何。

2、在班里承担一定的工作,一周后征求一下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JK251.com延伸阅读

有毅力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的人。

2.愿意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主动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练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这一课与下两课同属一个单元。设置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培养坚强的意志。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因而在学习、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上课听讲精神不集中;想改正缺点,却又管不住自己,等等。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培养坚强的毅力,是促使他们进步的重要一环,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分三个板块。

1.第一个板块是导入,用讨论问题的方法引入课文的学习。三年级有《做事有始有终》一课,让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很有好处。这为学生巩固已有的道德知识和学习新课,深化对该观点的认识,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2.第二个板块是课文,分为三部分。

3.第三个板块是练习。

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为什么做事要,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告诉学生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做到,因为懂得做事要容易,而要做到,那就比较难了。同时,该课的教育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因为坚忍不拔的毅力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给学生一些行为上的指导。

2.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四点:一是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二是懂得什么是毅力;三是明白怎样去培养毅力,即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主动锻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3.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列举自己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里学过的事例和自己熟悉的其他事例,来认识培养毅力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坚韧不拔的人。

2.愿意做一个坚韧不拔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炼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能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幻灯片打出图一,图意是:一个老大娘手拿着一根铁杵,在石头上磨的情景。图二是老大娘拿着磨好的针,满脸笑容。

师:哪一位同学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只安功夫深,铁杆磨成外。)

师:这“功夫深”指的是做事应当怎样?(。)

师:为什么做事要?怎样才能做到做事?学了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这些道理。

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学生读课文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国榷》是谁写的?这是一部什么书?(我国清代历史学家谈迁写的,反映明代历史的书。)

2.谈迁开始写《国榷》时遇到哪些困难?(家境贫寒,藏书有限。)

3.他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东奔西走,到处借阅和抄录资料。)

4.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这部书的?(对明代一百多位历史学家的史籍进行考证、分析、研究,经过六次改写和补充,才完成《国榷》一书的。)

5.《国榷》一书写完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花费了二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书稿被盗走了。)

6.碰到这个打击,谈迁开始是怎样的心情?(肝胆欲裂,大哭一场。)

7.人们都认为谈迁会怎么样?(从此一蹶不振。)

8.但谈迁是怎么想的?(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再写,一定要写成这部书。)

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谈迁做事怎么样?(有坚强的意志力。)

10.谈迁重写《国榷》,是容易还是更难了?(因为年纪已大,记忆衰退,困难更多了。)

11.但谈迁是怎么做的?(四处奔走,借书抄资料,搜集的资料更广,钻研得更择。)

12.谈迁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榷》?(63岁那年。)《国榷》一书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更准确,更详实。)

13.人们称赞什么?敬佩什么?(称赞《国榷》是一部非常好的明代史书,敬佩谈迁楔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14.谈迁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师小结:一个人要想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

三、深化认识,指导行为

1.师用幻灯片出示“想一想”栏目中的资料: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0年;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用了27年;

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问:上面这组数据再次说明了什么?(要成就一件事,必须要。)

师:毅力不但在文学创作、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领域里创造了奇迹,而且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中都大显神威。因此,从小培养自己的品质非常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毅力呢?

板书:从小培养毅力

2.请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问:培养毅力首先应该做到什么?(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板书:目标明确

师:目标明确后还要怎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战胜各种困难,长期磨炼自己的意志。)

板书:长期磨炼

师小结:毅力是一个人战胜困难,争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自己的毅力,做一个的人。

板书:做一个的人

四、检测

1.出示“辨一辨”中的题。

2.完成“讲一讲”中的题。

3.读“读一读”冷的格言。

4.请学生谈自己在学习和做一件事时,是怎样做到的。

五、学习总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小学生从小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毅力,做到目标明确,战胜困难,长期磨炼,使自己成为一个的人。

板书设计

有毅力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的人。

2.愿意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主动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练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这一课与下两课同属一个单元。设置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培养坚强的意志。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因而在学习、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上课听讲精神不集中;想改正缺点,却又管不住自己,等等。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培养坚强的毅力,是促使他们进步的重要一环,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分三个板块。

1.第一个板块是导入,用讨论问题的方法引入课文的学习。三年级有《做事有始有终》一课,让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很有好处。这为学生巩固已有的道德知识和学习新课,深化对该观点的认识,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2.第二个板块是课文,分为三部分。

3.第三个板块是练习。

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为什么做事要,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告诉学生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做到,因为懂得做事要容易,而要做到,那就比较难了。同时,该课的教育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因为坚忍不拔的毅力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给学生一些行为上的指导。

2.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四点:一是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二是懂得什么是毅力;三是明白怎样去培养毅力,即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主动锻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3.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列举自己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里学过的事例和自己熟悉的其他事例,来认识培养毅力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坚韧不拔的人。

2.愿意做一个坚韧不拔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炼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能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幻灯片打出图一,图意是:一个老大娘手拿着一根铁杵,在石头上磨的情景。图二是老大娘拿着磨好的针,满脸笑容。

师:哪一位同学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只安功夫深,铁杆磨成外。)

师:这“功夫深”指的是做事应当怎样?(。)

师:为什么做事要?怎样才能做到做事?学了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这些道理。

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学生读课文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国榷》是谁写的?这是一部什么书?(我国清代历史学家谈迁写的,反映明代历史的书。)

2.谈迁开始写《国榷》时遇到哪些困难?(家境贫寒,藏书有限。)

3.他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东奔西走,到处借阅和抄录资料。)

4.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这部书的?(对明代一百多位历史学家的史籍进行考证、分析、研究,经过六次改写和补充,才完成《国榷》一书的。)

5.《国榷》一书写完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花费了二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书稿被盗走了。)

6.碰到这个打击,谈迁开始是怎样的心情?(肝胆欲裂,大哭一场。)

7.人们都认为谈迁会怎么样?(从此一蹶不振。)

8.但谈迁是怎么想的?(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再写,一定要写成这部书。)

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谈迁做事怎么样?(有坚强的意志力。)

10.谈迁重写《国榷》,是容易还是更难了?(因为年纪已大,记忆衰退,困难更多了。)

11.但谈迁是怎么做的?(四处奔走,借书抄资料,搜集的资料更广,钻研得更择。)

12.谈迁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榷》?(63岁那年。)《国榷》一书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更准确,更详实。)

13.人们称赞什么?敬佩什么?(称赞《国榷》是一部非常好的明代史书,敬佩谈迁楔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14.谈迁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师小结:一个人要想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

三、深化认识,指导行为

1.师用幻灯片出示“想一想”栏目中的资料: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0年;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用了27年;

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问:上面这组数据再次说明了什么?(要成就一件事,必须要。)

师:毅力不但在文学创作、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领域里创造了奇迹,而且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中都大显神威。因此,从小培养自己的品质非常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毅力呢?

板书:从小培养毅力

2.请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问:培养毅力首先应该做到什么?(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板书:目标明确

师:目标明确后还要怎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战胜各种困难,长期磨炼自己的意志。)

板书:长期磨炼

师小结:毅力是一个人战胜困难,争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自己的毅力,做一个的人。

板书:做一个的人

四、检测

1.出示“辨一辨”中的题。

2.完成“讲一讲”中的题。

3.读“读一读”冷的格言。

4.请学生谈自己在学习和做一件事时,是怎样做到的。

五、学习总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小学生从小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毅力,做到目标明确,战胜困难,长期磨炼,使自己成为一个的人。

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凑十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小花(猫)9岁的生日,好朋友们都来给她开庆祝会,他们有送蛋糕的,有送鲜花的。小狗点点提来了牛奶,以示庆贺。数一数,有几瓶。看着小狗点点的礼物,两手空空的小兔飞飞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赶紧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来了,小朋友,你们数数看,她提了几瓶牛奶?

生:(齐)1瓶、2瓶、3瓶、4瓶、5瓶。

师:小花看着点点和飞飞提来的礼物,高兴地数了起来。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点点提来9瓶,飞飞提来5瓶,他们一共提来几瓶牛奶?

生2:点点比飞飞多送几瓶?

生3:飞飞比点点少提几瓶?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共同来解决“小花现在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先存进问题银行,今后再取出来解决好吗?

(二)教学互动活动

1.活动一。

(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生1:小狗点点送来9瓶牛奶,小兔飞飞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算式。

师:你们刚才说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生2:5+9=?

(3)探索算法。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花算一算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9+5=?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这两点。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提出来。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或圆片,最好能边摆边说。

师根据生的口述来板书。

师: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师:小花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

2.活动二:故事延续,方法迁移。

师: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花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小花还想请你们帮帮忙。

想一想,算一算。

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

3.活动三。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送来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①学生看图,圈一圈,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

②小组内交流,任选一小题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组代表汇报、展示,集体交流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和几加9的加法,用凑十法比较简便,计算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把另一个数凑成10.

思品教案有毅力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有毅力的人。

2.愿意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主动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练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这一课与下两课同属一个单元。设置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培养坚强的意志。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因而在学习、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上课听讲精神不集中;想改正缺点,却又管不住自己,等等。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培养坚强的毅力,是促使他们进步的重要一环,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有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分三个板块。

1.第一个板块是导入,用讨论问题的方法引入课文的学习。三年级有《做事有始有终》一课,让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很有好处。这为学生巩固已有的道德知识和学习新课,深化对该观点的认识,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2.第二个板块是课文,分为三部分。

3.第三个板块是练习。

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为什么做事要有毅力,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告诉学生有毅力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做到有毅力,因为懂得做事要有毅力容易,而要做到有毅力,那就比较难了。同时,该课的教育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因为坚忍不拔的毅力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给学生一些行为上的指导。

2.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四点:一是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有毅力;二是懂得什么是毅力;三是明白怎样去培养毅力,即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主动锻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3.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列举自己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里学过的事例和自己熟悉的其他事例,来认识培养毅力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课有毅力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有关坚毅的格言。

2.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情感:

1.崇敬坚韧不拔的人。

2.愿意做一个坚韧不拔的人。

行为: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炼自己的毅力。

2.学习和做事不怕困难,能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幻灯片打出图一,图意是:一个老大娘手拿着一根铁杵,在石头上磨的情景。图二是老大娘拿着磨好的针,满脸笑容。

师:哪一位同学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只安功夫深,铁杆磨成外。)

师:这“功夫深”指的是做事应当怎样?(有毅力。)

师:为什么做事要有毅力?怎样才能做到做事有毅力?学了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这些道理。

板书课题:有毅力

二、学文明理

学生读课文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国榷》是谁写的?这是一部什么书?(我国清代历史学家谈迁写的,反映明代历史的书。)

2.谈迁开始写《国榷》时遇到哪些困难?(家境贫寒,藏书有限。)

3.他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东奔西走,到处借阅和抄录资料。)

4.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这部书的?(对明代一百多位历史学家的史籍进行考证、分析、研究,经过六次改写和补充,才完成《国榷》一书的。)

5.《国榷》一书写完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花费了二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书稿被盗走了。)

6.碰到这个打击,谈迁开始是怎样的心情?(肝胆欲裂,大哭一场。)

7.人们都认为谈迁会怎么样?(从此一蹶不振。)

8.但谈迁是怎么想的?(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再写,一定要写成这部书。)

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谈迁做事怎么样?(有坚强的意志力。)

10.谈迁重写《国榷》,是容易还是更难了?(因为年纪已大,记忆衰退,困难更多了。)

11.但谈迁是怎么做的?(四处奔走,借书抄资料,搜集的资料更广,钻研得更择。)

12.谈迁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榷》?(63岁那年。)《国榷》一书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更准确,更详实。)

13.人们称赞什么?敬佩什么?(称赞《国榷》是一部非常好的明代史书,敬佩谈迁楔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14.谈迁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师小结:一个人要想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

三、深化认识,指导行为

1.师用幻灯片出示“想一想”栏目中的资料: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0年;

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用了27年;

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问:上面这组数据再次说明了什么?(要成就一件事,必须要有毅力。)

师:毅力不但在文学创作、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领域里创造了奇迹,而且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中都大显神威。因此,从小培养自己有毅力的品质非常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毅力呢?

板书:从小培养毅力

2.请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问:培养毅力首先应该做到什么?(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板书:目标明确

师:目标明确后还要怎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战胜各种困难,长期磨炼自己的意志。)

板书:长期磨炼

师小结:毅力是一个人战胜困难,争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自己的毅力,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板书: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四、检测

1.出示“辨一辨”中的题。

2.完成“讲一讲”中的题。

3.读“读一读”冷的格言。

4.请学生谈自己在学习和做一件事时,是怎样做到有毅力的。

五、学习总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小学生从小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毅力,做到目标明确,战胜困难,长期磨炼,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

板书设计

三有毅力

亿有多大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3课时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2、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再设计一、引入谈话:100000000大家认识它吗?教师在100000000上面板书“一亿”。谈话:大家都会读写一亿,但是这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想了解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二、实践操作1、数一数。(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本,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即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0本练习本大约所用的时间。(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3)进一步探索问题。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怎么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2、排一排。(1)实际测量长度。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2)列表进行推算。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呢?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测量的数据列表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3、称一称。(1)实际称一称。出示100粒大米,在天平上称一称,称出100粒大米的克数。(2)列表进行推算,解决两个问题。解决第一问题。13亿为什么乘13,而不是乘13亿?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三、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桌子有多长导学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育才二小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班级一(3)班姓名

课题:桌子有多长(教材14~15页):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活动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组内四名同学采用不同方法测量课桌的长度。a.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b.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c.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d.你采用的方法是(),结果是()。(2)比较四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3)如果想要测量结果一样,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活动二:厘米的意义(1)每个小组准备至少一支尺子,大家一起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2)用食指和拇指比画感受1厘米的长度。(3)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的事物,介绍出来。(4)你们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活动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步骤(1)每个小组准备一条细绳,大家商量如何运用尺子量出1厘米,3厘米和5厘米。(2)总结方法;(3)剪下同样厘米数的纸条。活动四:画线段(1)画一条3厘米和6厘米长的线段。(2)有一把模糊不清的尺子,只有0,1,2,5,6,10,11,12这几个刻度,能用这把尺子画出几条线段?你是如何思考的?活动五:测量(1)估计身边事物的长度,如文具盒、手掌宽、铅笔长等。(2)实际测量一下。活动六:综合如何使用刻度模糊不清的尺子画出5厘米长度的线段。尺子上只有0,1,2,3,7,8,9,10几个刻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2.能力目标: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一、预习、质疑,看书数豆子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六,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二、交流展示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1.2.3.4.完善导学案2分钟。教学反思

思品教案站有站相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礼貌的人应站有站样,坐有坐样。

2.知道坐立走姿势正确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对人的尊重具体表现。

情感:

喜欢站有站样、坐有坐样的人,愿意做个站有站样、坐有坐样的人。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文明礼貌”德目中的第四个要求而设置的。

本课课文是围绕小刚学着爸爸坐、立、走的样子做而展开的。

本课共设四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看一看”,设在课文前面,起导入作用。

第二个栏目“看一看”,设在课文后面,一方面为学生树立模仿的榜样;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从小培养良好的坐、立、走姿势,长大才能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展现出优美雄健的姿态。

第三个栏目“练一练”,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知道站正、坐直的具体要求;二是实际练习一下。

第四个栏目“比一比”,通过对三组图中小朋友姿势对比,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教法建议

1.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觉注意坐立走姿势要正确,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录像,例如:建国五十周年庆祝活动上仪仗队表演的录像,用生动的录像感染学生。

2.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演练,练习坐、立、走的姿势,甚至可以开展竞赛,学生的积极性会异常高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认知:

1.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有礼貌的人应站有站样,坐有坐样。

2.知道坐立走姿势正确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对人的尊重具体表现。

情感:

喜欢站有站样、坐有坐样的人,愿意做个站有站样、坐有坐样的人。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使学生懂得坐立走姿势正确,一个人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

教育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电脑演示栏目一“看一看”中的图。

2.教师提问:

图中的每个人姿势不同,你认为在公共场合哪种样子好,那种样子不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在公共场合应该有正确的坐姿、站姿、走姿,这是一个人讲文明的表现。

4.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板书课题:

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二、学文明理

1.演示课件:课文中的全部内容。

2.教师提问:

(1)小刚爸爸是个解放军,他的站姿、走姿、坐姿是怎样的?

(2)看到他的姿态,你们有什么感觉?这样站、走、坐有什么好处?

3.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总结:

一个人具有正确的站姿、走姿、坐姿,使人感到这个人很精神,这是一个人尊重别人讲文明的表现,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板书:尊重别人,讲文明,利于健康

5.教师请学生小组讨论。

讨论题: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应该有什么样的站姿、走姿、坐姿?

6.学生小组边练习边讨论。

7.学生用演示的方法进行汇报。

8.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归纳整理并板书。

板书以下内容:

站正:头正、肩平、挺胸、背直、腿并拢、手下垂。

坐直:头正、肩平、挺胸、背正、腿并拢、脚放平,身体自然坐直。

走姿:上身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腰直、挺胸、收腹、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三、实践、辨析

1.教师讲述:

解放军叔叔平时的站姿、走姿、坐姿特别精神,让我们到他们的军营里去看一看。

2.电脑演示图片:

解放军站立、行走、坐的姿势。(参见教材P44)

3.播放建国五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录像,让学生观看解放军游行的场面。

4.请学生谈谈观后感。

5.小结并过渡:

解放军叔叔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练习一下。

6.学生按着“练一练”栏目中的要求练习。

7.学生到前面来演示。

8.师生共同评价。

9.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教师为做得好的同学发奖。

10.师:

经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都知道了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图片,比一比图中的小朋友,谁的姿势好?谁的姿势不好?

11.学生观看图片进行比较并评析。

四、全课总结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保持正确的站姿、走姿、坐姿,是一个人尊重别人,讲文明的表现。有利于身体健康,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坚持这样做。

板书设计:

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站姿:头正、肩平、胸挺、背直、腿并拢、手下垂。

坐姿:头正、肩平、胸挺、背正、腿并拢、脚放平,

身体自然坐直。

走姿:上身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头正、肩平、身

直、腰直、挺胸、收腹、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尊重别人,讲文明,利于健康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看谁最精神!

比赛内容:

1.上操时,看谁的走姿、站姿好。

2.上课时,看谁的坐姿、站姿好。

3.课间、放学时,看谁的走姿好。

活动时间:一个月

活动过程:

1.由班长或班主任宣布活动内容及意义。

2.全班学生推选评委(评委条件:平时站姿、坐姿、走姿的同学可以当选。)

3.在学校生活中,学生要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走姿,体现个人的精神风貌。

4.评委每天负责观察、记录。

5.一个月后,评委会进行评选,并在班会上公布评选结果。

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评委要公正。

2.评比表要简练,便于纪录。

3.班主任要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宏观调控。

4.评比要求不宜定得太高,切勿用解放军的姿态要求学生,学生不可能做到,也没必要做得过于规范,重点应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走姿,从小培养学生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我有双明亮的眼睛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现出初步的同情心。

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2、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爱护眼睛,同情、帮助盲人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

教学用具:

课件、VCD光盘、图片、40-50块蒙眼用的围巾,40-50张脸形图片(没有五官),小红花30朵,眼保健操磁带。

课前准备:

请同学们课前向周围的人了解眼睛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若家中有近视的人,观察近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教师课前准备社会为盲人提供的有关设施,如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屏幕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可以看世界。

师念生猜。谜底(葡萄)

2、教师提问: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以及在家中的小调查在班内分组交流。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意见。

3、体验活动:每个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围巾蒙住眼睛。在老师发的脸形图片上画上眼睛、鼻子、嘴。然后打开围巾看看画的结果如何?找10位同学,两两一组,蒙上眼睛由不蒙眼睛的拉着他在教师里走一走,看看有何感受?其他同学蒙上眼睛在书包里找出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名字,看看结果如何?体验一下没有眼睛有什么不方便。全班举手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眼睛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非常重要。眼睛近视、受伤、或失明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新授:

1、师:同学们刚才已经体验到没有眼睛的不方便了。不过你们才体会了几分钟,却有一种人要一辈子体验眼睛看不见东西的痛苦。你们能猜出来他们是谁吗?(猜:盲人)

2、师:猜猜盲人没有眼睛是什么心情?你们能帮助他们吗?出示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人民币上的图案等图片资料。(让学生同情盲人及眼部有疾病的人,并愿意帮助他们。)

3、出示课件动画:“眼睛的哭诉”学生观看动画后谈谈我们该怎样保护眼睛?

4、出示课件:“这样做对吗?”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课件,边试着研讨,什么光线、什么距离下看书,眼睛最舒服。(教师可作一些错误的看书举动,请学生判断)

5、教师在学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说明看书的正确方法。

教儿歌:一尺一寸一拳远,不得驼背近视眼。

6、出示课件:“眼睛对我说”请学生根据课件所出图片,联系个人实际,以眼睛为主人公,对眼睛的主人说几句话,并演示如何改正坏毛病。

7、教师示范:(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全体学生做眼保健操。谈感受。

8、请学生看P63图片,讨论这样做,对眼睛会造成那些伤害?应该怎样做?

9、教师补充有关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案例。让儿童进一步提高眼睛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拓展活动:

1、出示课件:“美丽的风景”意在让学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也可以看到危险而躲开,从而保护自己。

2、屏幕出示护眼歌:

人体眼睛是件宝,

生活学习离不了,

保护视力我牢记,

眼镜不会把我找,

手不揉眼讲卫生,

红眼沙眼得不了。

3、宣传爱护眼睛及用眼卫生。

四、结束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五、作业:发给每个人一张卡片,你能看明白上面的内容吗?请你把它贴在写字台前,每天做到哪项,就在哪个格中奖励自己一只漂亮的眼睛。下个星期请你自己画一个表格(见表一)提醒自己,一直坚持到期末,看看谁的成果多了。

表一:

星期

项目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认真做眼保健操

不用手揉眼睛

经常看绿色植物

看书姿势正确

不在过强或过暗光线下看书

不做伤害眼睛的危险活动和游戏

六、教学点评:

通过学生的猜、讨论、说、看、演、改、帮、诵、画、记宣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由感受到体验,由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由理解、认同、实践到宣传。对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学习了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了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充分,主体参与性强。课件安排直观、恰当。体现了新课的理念,学生乐学、会学,课堂气氛踊跃,学生积极探索,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如能在学生创造上在挖掘些深度则更好。例如:让学生们编些爱眼儿歌,或对爸爸、妈妈说句保护眼睛的话,画下漂亮的眼睛作画展等。

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生活的影子,懂得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能唤起学生无尽的想象,创新思维,也从这里起步,把自主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追求、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12页

千克克吨/有多重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克、千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克、千克的实际观念。

教学准备:课前先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秤的资料。在让学生准备台秤、天平、有关图片、花生、苹果、硬币、盐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做过“背一背”的游戏吗?找三位学生(其中有两位轻重对比明显的)到讲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

(2)请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人是有轻重的。(板书:轻重)

(3)说一说我们教室里那些物体比那些物体重,哪些物体比哪些物体轻。

二、实践操作,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

1、认识秤。

(1)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曾见到哪些秤?

(2)出示图片展示各种秤。

(3)介绍台秤和天平。

2、认识千克。

(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称一下两袋盐,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3)找一找。找一找教室里或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

(4)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并实际测量验证。

(5)说一说生活中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6)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认识克。

(1)两袋盐可以用秤称出重量,那么1枚硬币也能用台秤称出重量吗?

(2)说明用天平来称较轻物品的质量,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演示在天平上称1克重量的过程。

(3)掂一掂。组内每位同学感受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感受1克。

(4)找一找。找一找教室里或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克,并称一称、掂一掂。

(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克,并实际测量验证。

(6)说明克可以记作“g”。

(7)单位换算。

说说在哪儿看见过“kg、g”?理解1千克=1000克

(8)练习千克和克的换算并总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2、学校作业:

(1)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如: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一支牙膏重100(),一只鸡重2(),一个小朋友重23()等。

(2)单位换算

千克换算成克;克换算成千克

2、实践活动。(完成课本p20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先估计一下质量,再称一称实际质量。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656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