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时认识图形练习

我相信小学教师都接触过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小学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时认识图形练习”。

第三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练习五教学目标: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会折、剪、拼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二、练习。1、练习五1(1)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2)展开,说一说在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2、练习五2。(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3)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3、练习五3。(1)出示第3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有序地数。(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4、练习五4。(1)要求学生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5、练习五5。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6、练习五6。(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7、练习五7。(1)用书附页中的图形,照样子拼出书上的三种图形。(2)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拼图,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拼的?三、作业布置。

实践活动四、教学反思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认识图形优秀模板


句容市郭庄中心小学王克军赵熙清

[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本节教编排体现以下特点:

1、以动手操作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设计了大量操作的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

[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并结合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来”,感知“体、面”之间的关系,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三种图形。

2、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标:

1、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摸一摸、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

形、正方形、圆形,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主要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找一找、画一画、涂一涂、数一数,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验面在体上,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感悟面和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瞧,图形乐园到了。(出示:由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物体拼成的图形乐园)

师:图形乐园漂亮吗?她是用我们熟悉的图形朋友搭成的,谁愿意介绍介绍?(生: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师:对,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咱们的老朋友,它们呀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乐园里还有许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生:想﹗)

认识钟表认识图形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优秀教案推荐


详细介绍: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时练习


第三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

【教学要求】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楚的认识。

⒉通过练习以及教材中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⒈口算

480÷484÷246÷3900÷3180÷20270÷90

280÷4069÷375÷5210÷30420÷70720÷80

⒉完成练习六第1题。

⑴出示三幅图,提问:说说每组中两条直线的关系。

⑵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时,如图(3),我们又可以如何说?如何判断?指出垂足。

⑶提问:图二中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它们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直线都是相互平行的?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⑷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垂线,一组平行线。

⒊完成练习六第3题。

我们不仅可以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也可以动手折一折。

⑴按图中所示,学生们照样子分别折一折,打开后看一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

⑵自己动手再找一找,折一折。

⑶两条直线相垂直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有什么特点?

⒋完成练习六第3题,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练习。

二、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对垂直与平行有了哪些进一步认识?

三、布置作业

[ye优秀小学教案r+]年数学上册认识图形复习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二、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2)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3)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4)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新课标第一网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第6题,学生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复习了哪些知识?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学生用: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

教师用:四种平面图形、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思想

动手

操作

感知

“面在

体上”

1.导入新课。(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四个图形。

2.感知“面在体上”。

a、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小组汇报。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分离的过程。教师小结。课件演示。

师: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b、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那你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生: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

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出示了一辆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汽车,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学习的图形原来是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来的,是立体图形中的一个面。

这一过程的设计是在前一环节“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面从体上来”并且在想办法搬的思考过程中,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具体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

我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好的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帮助这一环节的教学。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045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