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单元数学广角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时间:2022-03-05 数学广角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

【目标分解】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共有2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植树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二课时:棋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内容解读】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两步应用题,直线、封闭曲线等有关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

相关应用题

三、本单元的例3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关于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四、练习二十第4题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该怎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

练习二十第4题十探讨关于封闭曲线的植树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寻找隐藏其中的规律,比如把一个圆圈平均分成4份,可以看到正好有四个间隔点,所以关于封闭曲线的指数的棵树正好是分出的间隔数。

【教学提醒】

五、怎样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対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jk251.cOm扩展阅读

下数学单元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的概念。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我们学过了哪些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2.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容积单位呢?

3、0.54升=()毫升=()立方厘米

2430毫升=()升=()立方分米4升30毫升=()升=()毫升

320毫升=()立方分米2.4立方分米=()毫升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

一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一张课桌所占教室空间约350()。一间教室面积约是50()。

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37()。一棵大树高15()。

二、综合练习。

1、一个铁皮无盖正方体水箱,棱长2米8分米,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如果1立方米水重1吨,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吨?(厚度忽略不计)

2、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1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这个油箱的容积是多少?

3、挖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30米,宽20米,深2米,这个游泳池最多能盛水多少立方米?占地多少?

4、把9升水倒入一个里面长是50厘米,宽是45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的高度是多少?

5、学校要砌一堵长25米,厚20厘米,高4米的砖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20块,一共要用砖多少块?

6、一块正方体花岗石,棱长1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块重2.7千克,这块花岗石重多少千克?

三、思考题。

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箱,长、宽、高分别是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现在打包带按图上所示(接头不计)。这个纸箱至少要多少厘米的打包带?合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练习

0.54升=()毫升=()立方厘米

2430毫升=()升=()立方分米4升30毫升=()升=()毫升

320毫升=()立方分米2.4立方分米=()毫升

课后反思:

单元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探索与发现(4)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先给学生们讲猴子分饼的故事,蕴涵有商不变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

出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记录表,提问:你能发现什么?

二、建立模型。

行驶距离/千米483264

行驶时间/分241632

行驶速度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交流发现,你能帮助同学解答他的疑惑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再举些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试一试”,启发学生想一想发现的规律。

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少千米?

5、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行计算。

6、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完成“练一练”,找出规律:

10÷2=600÷20=

20÷4=300÷10=

40÷8=60÷2=

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几?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

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本课

板书设计: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和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484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