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小数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时间:2022-03-08 四则运算的教案范例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汇报。

(1)483.4―(39.5+98.8)

=483.4―138.3

=345.1(千米)

(2)165+80.7+99.4

=245.7+99.4

=345.1(千米)

(3)483.4―39.5―98.8

=443.9―98.8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jk251.coM小编推荐

分数混合运算简便运算 小学教案范例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36×2+15(2)5×6+7×3(3)15×(34-27)二、新授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1)+×(2)×-(3)-×(4)×+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4、教学例6

(1)出示:××,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出示:+×,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4和×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练习

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整小数则运算的意义 优秀教案推荐


p79-80页练习十五1-8题,p83 —84页1—14题。

【复习要求】

1、掌握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进行整小数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3、学会应用四则运算的关系式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复习重点】四则运算的法则。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1、自学p79页表。

回答:

⑴什么叫四则运算?

⑵分别说说加、减、乘、除的意义。

运算

名称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以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说说什么是同级运算。

在一个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算式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什么叫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中,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4、在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二、回忆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1、同时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特别是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的处理方法。

2、完成p79页关系式。

3、p83页⑽、⑾题。

三、练习、巩固。

1、p80页《练一练》⑴算一算比一比。

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掌握和区别整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2、完成⑵口算。

3、说说练一练中⑶题中该怎样验算。

加法:用减法验算或交换加数的位置。

减法:用加法验算。

除法:用乘法验算。

乘法:用除法验算。

四、课堂作业。

1、口答p82页1—4。

2、作业:p82页⑸、⑹、⑺题。

p84页⒀、⒁题。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案精选


课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内容教材第4页的例1、例2;练习一的第1-4题预习题1.脱式计算:42-8+1624+15-19362 628 742.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说说你知道些什么?我的困惑当堂检测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26 3444-27+13678+36-29412 82.算一算79+64-77142 71693-26+84890-235+168515 10314185 63.一套运动服90元,买4套这样的运动服的钱可以买几双120元的运动鞋?4.一箱24听装可乐72元,欣欣要买3听,需要付多少钱?

除加混合运算 教案精选篇


,教材第112—113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真棒,差几条船呢,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名同学的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师:当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时,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②45÷5=9(条),实际上只有8条,所以不够。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学生边展示宾讲解,可能有一下方法:①45÷5=9(条)9-8=1(条)②45÷5-8=1(条)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明确运算顺序。活动三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能否认真观察画面,寻找有用信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讲解算式的含义。活动四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师:当有除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都是先算除法。能否完整清晰第1发言,并能专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活动五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第113页自主联系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关注能否掌握除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活动六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是否公正客观。教学反思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又显得有些乱,计算顺序容易出现问题。

数学下册则运算的运算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0能否做除数?

0+319=3190+568=5680不能做除数。

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分数混合运算导学案


分数混合运算(三)

学习内容:课本84页~85页

学习任务:

1、找出每道应用题的关键句子及等量关系。

2、画线段图表示等量关系。

3、列方程解决问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

1、先找应用题的关键句子:比八月份节约了

2、理解题意,分析关键句子:“比八月份节约了”,就是指“九月比八月节约的部分占八月的”,

3、画线段图示:先画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即八月份的,再画相对量的即九月份的量

八月份:

九月份:

4、等量关系式:八月份的(1—)是九月份的量

八月份×(1—)=九月份的量

八月份的量-八月份的量×=九月份的量

5、列方程或算术式:

○1(1—)x=12○2x-x=12○312÷(1—)

教案:

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简便运算 小学教案范例


p80 —81页,p83页练习十五9。

【复习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进一步培养学生审题、解题及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牢记四则运算定律与性质。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师生共同回忆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

交换律

加法

定律结合律

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四则运算分配律加减法

性质

乘除法

注意:

以上定律和性质不仅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

2、除了以上还有些简算方法如:商不变性质、拆数、凑整、去括号、添括号、变序等。

3、让学生分别用字母表示以上定律和性质。

(完成p80页有关运算定律表)

先举例再用字母表示。

4、讨论运用这些定律性质的好处。

二、巩固练习。

1、完成p80页填空。

2、板演p81页练一练(上下齐活动)

第3题要求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思考过程。

3、熟记各定律及性质。

4、课堂作业:p83页9题。

5、补充:

简便运算。

⑴999×23+333×31

⑵4628×5

⑶7÷0.25

⑷2.75+2.75×3.4+2.75×5.6

⑸130-8.12-4.13-7.75

⑹276.3÷2.5÷0.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

熟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36+64+971.5+3.8+6.2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十a

加法结合律:a+b+c=a十(b+c)

(二)教学实施

1.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页的例2,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

(+)+○=+(+)

提问:①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完成教材第12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学先计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0)再应用规律计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

-+-+---(+)

2.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计算。

(1)++++

(2)1-+-+-+-+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588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