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平移与平行教学片断及反思 优秀教案推荐

我相信小学教师都接触过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小学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平移与平行教学片断及反思 优秀教案推荐”。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加强动手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突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现就以《平移与平行》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片断一:刚刚我们学习了平行线,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化认识平行线。现在我们来做个折纸游戏。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说说根据这两条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生折纸后汇报折纸情况。

生1:我折出来的两条折痕交*在一起。

生2:我折出来的折痕没有交*在一起,但折痕是斜的。

师:那折痕延长后会怎样?

生2:延长后会相交。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折出来的折痕就是延长也不会交*在一起。

师:那么这两条折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3: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师:下面我们就用纸再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

生操作,汇报折法。

生4:我是竖着折。

生5:我是斜着折。

生6:我是横着折。

师:那你们怎么判断它们是一组平行线呢?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放飞思维的翅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1:很简单。只要看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处处相等就可以了。

师:有道理,不过有时候眼睛是很难看准的。

生2:我用平移的方法,拿一枝铅笔和其中一条折痕重合、平移,看是不是能平移到另一条折痕上。

师:这个方法很好,但要注意控制好方向。

生3:拿一根小棒,和折痕之间的距离一样长,放在中间,平移这根小棒,这很容易看出折痕之间的距离是不是相等。

生4:用尺子量一量两条折痕之间的长度,首尾中间各量数次,如果一样长,说明它们是一组平行线。

生5:用三角尺和直尺配合,和刚才画图的方法一样就可以判断了。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验证折痕是否平行,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一下。

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用手思考,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具体体现在:

一、强化动手实践

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就要改变“耳听口说”这样简单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这一理念,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平移铅笔”、“找平行线”、“画平行线”的操作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内化平行与平移的关系和平行的特点。又通过本环节“折一折”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平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的思维方式“旁逸斜出”,而不是“墨守成规”。在学生已学习了平行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智慧之花也在迸发。出现了以下几种解题策略:(1)用铅笔平移的方法来判断。(2)根据平行线的特点,借助小棒来判断。(3)用尺子量两条折痕间的长度。(4)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判断。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来解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还可以发挥儿童的独特见解。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雾凇时教学实录片断及点评 优秀教案推荐


片断一:分层品词,赏雾凇秀美

师: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一下你最愿意用文中的哪一个词来描写雾凇奇观的美。

生:我用千姿百态,因为这个词写出了雾凇各种各样的美丽姿态。

师:是呀,千姿百态确实写出了雾凇姿态的美。

生:我用琼枝玉树这个词,因为它告诉我枝头上的霜花像玉一样美。

师:琼是个生字。它指什么呢?

生:琼是指美玉。

师:琼和玉常用来表示美好的事物,如好的酒叫(学生说琼浆玉液。)

师:漂亮的房子称(学生说琼楼玉宇。)

生:我用洁白晶莹,因为它把雾凇洁白无瑕、晶莹透亮的美写得很形象。

师:雾凇的确是一道秀美的奇观,而它的美也确实不能用一两个词道尽。

多媒体出示:

雾凇奇观

洁白晶莹缀满枝头

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位数乘位数的笔算教学片段及评析 教案精选篇


师:(出示图画)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小华从家到体育场用4分钟,大生从家到体育场用4分钟。

生:小华每分钟跑152米,大生每分钟行248米。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分钟跑152米是什么意思?

生:第一分钟跑152米,第二分钟也跑152米,第三分钟也是152米……

师:将有关联的两个信息组合起来,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根据小华每分钟跑152米,大生每分钟行248米,可以出大生每分钟比小华每分钟快多少米?

师:快多少?怎样想?

生:248-152=96米

生:根据小华每分钟跑152米,跑了4分钟,可以求出小华家到体育场一共有多少米?

师:怎样想呢?

生:152×4

生:根据大生每分钟行248米,行了4分钟,可以求出大生家到体育场一共有多少米?

师:怎样解答?

生:248×4

师:不计算,你能知道谁家离体育场远些吗?

生:大生家离体育场远。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大生每分钟比小华每分钟跑的多,那么大家都跑4分钟,肯定是大生跑的多。

生:152×4大约是600,248×4大约是1000。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152看作150,150乘4是600。248接近250,250乘4是1000。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出是大生家离体育场远,那么你能计算出他们离体育场各是多少米吗?

学生动笔尝试计算。

……

评析:

1、注重信息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部分内容是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通过一幅情景图引出数学问题,从而解决笔算这一新知。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没有简单的直接出示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去找信息,引导学生去找相关联的信息,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处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训练中,学生看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有效的提高。

2、注重三算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这部分内容虽然是笔算,但教师将笔算、口算和估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得出两个乘法算式后,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在解释估算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再次深入地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体会估算的方法和口算的应用,感受到口算、笔算和估算三算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影子与孩子──影子教学与反思优秀范文


今天101班的宋老师上完《影子》一课后,谈到在引导学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这一句子时的教学过程,感到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宋教师作了许多努力,学生还是讲一些不是很本质的理解,如“影子是黑色的,所以说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因为影子的形状像小黑狗”等,宋老师就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问学生“你家的小狗平时是怎样跟你玩的?”来推进学生的理解。这一过程结合生活现象,注意在课堂中唤起儿童的生活体验,学生才理解了,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为了使我在教《影子》时不至于如此繁琐,我进行了反思,我觉得,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还缺少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不是“狗”,而是“影子”。对狗,孩子们是有足够的经验的。孩子们轻松地说出:小狗经常跟着我,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跑前跑后的。狗和大家形影不离孩子们都很熟悉。对影子,孩子们虽然也有一些经验,但不多,而且零碎,这些经验还不足以形成影子和人(或者物体)形影不离的概念。所以,在阅读感悟的过程中,孩子们不能顺利进行迁移,把影子和狗因为与人形影不离而联系起来。如果孩子对影子的经验很丰富,如果事先让孩子获取一些影子的信息,使得他们熟悉影子与物体之间的关系,那么……我的教学思路逐步形成,并进行了有效地实践。

我首先安排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在室外玩“影子”。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玩,边玩边观察,看谁对“影子”的发现多。学生有的独自在研究,有的几个一起在跑来跑去,有的在玩“踩影子”游戏。操场上,我和学生融合在一起,一边蹦着、跳着,一边引导学生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可能是太少和学生一块活动的缘故,我一次次感受到学生带来的活力和欣喜。

随后,我让学生席地而坐,交流玩影子的发现:

生1:我发现影子是黑的。

生2:我发现,当太阳在我前面时,影子在我后面;我转个身,太阳在我后面时,影子就在我前面了。

生3:太阳在我左面的时候,影子在我右面;太阳在我右面时,影子就在我的左面了。

生4:我发现影子可以变长变短,当我蹲下时,影子就变短了,当我踮起脚时,影子会有点变长。

生5:我弯腰时,影子也可以变短的。

生6:(侧身对太阳)我这样站时,影子会变细。

生7:我躲在大树后面时,我的影子不见了!

生8:我跑到李老师的后面时,我的影子也不见了,被李老师的影子盖住了。

生9:当我和同座在玩的时候,我们俩的影子好象也在一起玩。

生10:你们的影子都是躺在地上的,我可以让我的影子站着,你们信吗?(边说边跑到墙边),你们看墙上,我的影子站着呢!

我不得不惊讶于孩子们的能力。只要给他们研究的时间,孩子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有了这样的铺垫,我再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阅读体会,我问:读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我知道了影子在前,影子在后,是因为我们人在动。我追问:怎么动?

生1:有时面对着太阳,有时背对着太阳。

生2:我读懂了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因为影子是黑的。

生3:我家的小狗经常要跟着我,赶它也不肯走,影子也是经常跟着我,我走到哪里,它也到哪里。

生4:我知道影子为什么是黑的,因为太阳照在我们身上,光被挡牢了,后面就有影子了。

我发现我的学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竟是那么轻松,那么顺理成章,一点都无须教师引导。阅读感悟过程那么简洁,又是那么深刻!

静夜思教学及反思范例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教学反思】

“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有能力扮演这一角色”。这是我上完《静夜思》一课所发出的感叹。在课文第一课时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让学生收集李白的其它古诗并摘记一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我原来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只要能收集到一点点资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在此布置这个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从而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的积累。所以,在上第二课时的时候,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李白的诗时,我根本就不抱多大希望,以为学生能背出一两首古诗就非常不容易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收集的资料竟然会如此丰富。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能把李白的诗背上7、8首之多,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所以说: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588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