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精选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小学教案该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精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是小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起始课,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节课我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而设计教案,是按“认识概念——合作研究长方体特征——自由学习正方体特征——总结二者关系——运用”的层次来安排的,使学生的理解一步步加深。不足之处是建立长方体的概念的时候,还要使学生多了解一些立体图形,以帮助他们正确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增强对立体图形的感知。另外,我也缺乏足够的教具和学具,没能提供多种学具给所有的学生充分操作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都能通过亲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如果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认识长方体,那么他们将对学习的新知印象更加深刻。在练习方面,我觉得还需多准备一些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的习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牢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也为后面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JK251.com延伸阅读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喜欢数学。

教具学具:教师、学生各准备一个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巩固知识。

教师带好一个火柴盒,出示火柴盒。

创设情景:老师打算去开一个火柴盒厂,请同学们帮我一想,老师要准备些什么?

生1:买制作火柴盒的纸,以及制作火柴盒的机器。

生2:要准备资金。

生3:要有厂房,请工人。

生4:首先必须要有执照,才能办厂。

师:谢谢同学们,我就照着你们说的去准备。

提问:如果老师把执照办好了,厂房也租好了,工人也找好了,我准备拿着资金去买纸了,如果我打算第一批做10000个火柴盒,那我到底要买多少纸呢?

生:只要算出一个火柴盒用多少纸,就可以知道做10000个火柴盒要买多少纸。

师:说的非常好。

小组合作:求出一个火柴盒的表面积。

小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指出:火柴盒分内盒与外盒,内盒求五个面,上面不要求,外盒求四个面,左右两个面不要求,再把两个盒的表面积相加,最后的结果乘10000,就是要买纸的面积。

提问:老师可以根据你们计算的结果去买材料了,想一想,在买的过程中,我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因为在生产时候可能有一些损耗,所以买的时候要注意稍微多买一些。

师:说的很好,材料买回来了,就可以开工了,谢谢大家。

创设第二个情景:

老师当了老板,想要把我的办公室装修一下,首先,我要把我的办公室墙壁粉刷一下,大家说说看,我要粉刷几个面,要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1:只要粉刷5个面,地面不要粉刷。

生2:办公室的门窗也不要粉刷。

师:说的好,我的办公室长5米,宽4米,高4.5米,门窗的总面积是10平方米,那我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集体练习后交流答案。

师:另外,我想买一个金鱼缸作为装饰品。我看中了两种,一种是正方体的金鱼缸棱长是1米;一种是长方体的金鱼缸,长1.5米,宽0.75米,高0.6米,每平方米要25元。帮我算算,我买哪种金鱼缸好?

学生讨论,合作完成练习。

交流感想,可以根据价格来选,也可以根据美观程度来选。

指出:金鱼缸的上面不要求。

二、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深2米。要在游泳池各个面上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要用水泥12千克,22吨水泥够不够用?

2、把一根长20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料沿横截面锯成2段,表面积增加多少?

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 教案精选


长方体的体积

学案:

学习任务: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习难点:

怎样把求小正方体的个数的计算方法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观察课本63页“想一想”中的图(上下为一组),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分别用三句话概括这三组图说明了什么?(课前预习)

2、课本63页中“做一做”(小组完成)

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的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小组合作完成: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3、汇总、补充、完善长方体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用字母来表示体积公式。(全班交流)

4、独立练习,完成课本64页试一试1题、2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

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宽、高相等的时候,约长,体积越大。

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

教案

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备注

○1举手组员多的组优先发言。

○2发言时各组尽量观点不同,相同观点的可以补充别组不完善的地方。

○3若哪一组所有观点均与别组全部相同,则不用发言。

○4别组发言时,提倡提出有质疑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若对方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提出质疑的小组加双倍的分。

○5提倡有创意的想法。

○6只要发言的小组均加分,有创意想法的加双倍的分数。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的内容,也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一个重点,这一部分掌握得好与坏关系到将来学习立方体几何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学生还没接触过立方体图形,研究过立方体图形。我们五(2)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头脑反应迟缓,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决定让学生结合实物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上课时我先从复习平面图形入手,再出示长方体物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许多长方体,所以很快就引出了长方体为一名词,顺利进入了新课。

第二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再问你发现了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什么?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又是什么?。学生根据以上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的参与指导,让学生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直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三个要素。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其特点,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张表格,通过看、数、量、议、想等过程,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自主互动学习的方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基础,从顶点的特点引出了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再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在学生头脑中真正形成空间观念,在以后的长方体面表面积计算中灵活想象每一个面的位置的正确计算时,还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优秀教案推荐


详细介绍: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二课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例2及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正方体展开图。生: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计算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图略。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

3、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6个面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教学例2

看看昨天自己剪开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大家能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要想知道包装这个礼盒至少要多少包装纸,也就是求什么?

“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p35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看学生是否注意到鱼缸上面没有盖,适时提醒。最后组织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订正,订正。

三、巩固练习

p36第6题

p37第7题

四、作业:p36第4、5、6题。

板书设计:

正方体表面积计算

例21.2*1.2*61.22*6

=1.44*6=1.44*6

=8.64(平方分米)=8.64(平方分米)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教学反思:

【练习重心适当偏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其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及灵活应用对学生而言都相对容易理解掌握。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我灵活调整了练习重心,重点指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上让学生上一个台阶,由知道长、宽、高就能想像出实物图形,并能根据生活实际确定所缺少的面应该如何求。

【练习中暴露的问题】

36页第6题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会正确列式,但从结果反馈来看错误相当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计算问题。其中一个面的面积为59.5*42.5,转化为整数乘法是三位数乘三位数,部分学生不会迁移,乘到第二步时即停止或将百位上的4乘595的积对位错误。二是单位换算问题。平方厘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应该是10000,而并非学生认为的100。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关注学生有没有理解圆周长的意义,更是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从而发现求周长的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在引进周长的概念时,正对小学数学枯燥乏味,我就带学生走出班级,到学校的水池旁边。我提问“你知道这个水池一圈有多长吗?你知道怎么测量吗”

水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个问题一提出,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马上就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了。

等学生知道了绕物体一圈的边线就是周长时,我再引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上就轻而易举了。有的学生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时候,就采用上面的方法,把4条边全部测量一遍,再相加,他们自己也觉得很麻烦。在这时,我就要学生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促使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问题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有的学生总结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两条长加两条宽,也有学生总结是长加宽的和再乘2,在这里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答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开放型的思维方式,还激发了学生去动动手的愿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猜测 ——实验验证——总结应用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能用手来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吗?

2.比较上面两个图形的大小,哪个大,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校的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要知道它的面积你画上小方格吗?那么长方形的天安门广场呢?除了数方格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提出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图形比较,课件演示,讨论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如果你知道或想到的话请你验证一下。你还没知道的话利用操作推想出来。

[点评:猜测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猜测中他们就在想象,这里他们接下去推导出面积公式的基础。]

三、小组合作,进行验证。

1.明确合作要求,完成实验记录表。

2.小组交流、汇报。

(如果学生能够用1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正方形,得出正方形的公式,进行鼓励;如果不能发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没关系。)

[点评:从学生感知到猜测,学生已积聚了探究的力量。对他们来说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具有挑战性的,是非常现实的。在这里的学习充分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计算公式),这样他们可以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可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学习也极具个性化。]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①长方形的长8分米,宽6分米,面积是()。

②长方形的长5米,宽4米,面积是()。

③填表

2.计算图形的面积,得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利用课件演示,长不变,宽扩大或缩小求长方形的面积;宽不变,长扩大或缩小求长方形的面积;最后出示正方形,总结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长、宽和面积的关系。

3.实际应用。

上星期老师房间里有一块玻璃被风刮破了,如下图,请你帮老师计算一下这块玻璃的面积。

4.有一个长方形铅笔盒,它的面积是180平方厘米,可能是怎样形状的,你能试着把它画出来吗?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有收获?请你把今天的收获记在数学日记本上。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052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