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上册百分数的应用知识点整理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时间:2022-03-24 人教版百分数优秀教案 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

本单元主要延续了我们之前学过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下面我把知识点进行以下归纳总结。

有两个数,分别为a&b,并两数均不为0.{除号用/表示,/为分数中的代分数线,如b除以a等于a分之b等于a/b}

求a是b的百分之几,a/b

求b是a的百分之几,b/a

求a比b多百分之几,{a-b}/b或a/b-1

求a比b少百分之几,{b-a}/b或1-a/b

口诀:求单位1用除法,已知单位1用乘法。增加就用加,减少就用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息/本金=利率}

盈利率={售价-进价}/进价

易错点:

1.一件商品的价格,先提价百分之a,再降价百分之a,价格降低了。

2.利息税在收利息时上缴国家的钱,

Jk251.coM编辑推荐

百分数的应用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教材十二册p20-22例9,例10,【教学要求】1、将学生已有的存款经验系统化、科学化——了解本金、利率、利息、会计算利息;了解应纳税额,税率,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收入的含义;2、从存款、纳税中获得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定位。

第一教时学习关键点:“利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调查导入1、了解班上有多少学生的家长在银行、信用社工作?2、分别说说家长在单位担任什么职责?3、同学们已知道关于存款的哪些知识?二、尝试建模1、猜想:把钱存入银行一段时间最终取出的钱比原来要——多。这是因为——存款有利息,那利息与哪些因素有关呢?⑴小组讨论,讲清依据。⑵集体交流。2、抽象⑴数学的特征之一就是简捷,能把“存入银行的钱”、“最终多拿的钱”取个名儿吗?⑵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什么呢?一年期←—月利率比较十年期←—月利率十年期←—年利率结论:谈利率要指明①几年期;②年利率、月利率还是其它。3、理解。⑴比较例1李伯伯把XX元钱存入银行,存定两年,利率是11.88%。到期时他可以多得多少钱?例2李伯伯把XX元钱存入银行,存定两年,年利率是5.91%。到期时,他可以多得多少钱?解题→比较同异→得出结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⑵辨别。根据条件口答下列例子中本金、利率、时间、利息:①李伯伯把XX元钱存入银行,存定两年,利率是11.88%。②李伯伯把XX元钱存入银行,存定两年,年利率是5.91%。③妈妈1997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四年。到XX年1月1日妈妈取回了429.78元。4、应用。⑴完成教材p21页练一练,p24页11—13。⑵回家帮家里计算一张存款单上的利息。

第二教时课前让学生弄清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学习关键点:什么是税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⑴我们已知道把钱存入银行一段时间后可获取利息,还记得如何求利息吗?⑵编一道关于利息的应用题。2、导入。把钱存入银行个人可获取利息。但作为一个有爱国心的人,在自己有所得时不会忘记国家,他们往往会以纳税的形式向国家尽义务。二、自习、推测。1、自习。那这些爱国的人们所纳的税用于什么地方?他们又是根据什么判断自己应纳税额的多少呢?书上p22页例10上面有一些资料。⑴阅读。⑵交流。⑶师补充讲解,让学生知道纳税是公民的责任更是公民的义务。2、推测。根据税率的定义你能推测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吗?⑴出示p22例10(师生共同完成)。⑵出示p22练一练(生先独自探索后合作交流)。⑶比较:例10与练一练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相同点?三、理解、应用。1、理解。⑴比较例9、例10,理解利率与税率的不同点。税率:固定——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利率:变化——随时间的长短而变化。结论:税额只要用收入乘以税率,而利息应用本金乘利率还应再乘时间。⑵再次领会税率与利率区别。2、应用。⑴教材p24页14—16。⑵了解个人所得税是怎么回事并计算家长应交的个人所得锐。

百分数的应用 小学教案范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14,例3,例4,练一练,练习四1—4。【教学目标】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迁移类推出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简单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口答。80的—是多少?一个数的—是30,这个数是多少?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2、指出下列各句中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⑴一条公路,已经修了70%。×70%=⑵苹果的重量是梨的85%×85%=3、板演。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倒出多少千克?学生解答后,说出解题思路。导入新课: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应用题,这里的—表示倒出的重量占整桶油重量的—,因此也可以把它改写成百分数是多少?(60%)改写一下该怎么做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二、新授。1、出示例3,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60%。倒出多少千克?⑴学生解答,小组内交流解答方法。⑵全班交流,说出分析过程和数量关系。2、如果把例3中的倒出18千克当作已知量,把一桶油的重量变成问题,题目应该怎么变?学生口述后,出示例4。一桶油倒出60%,正好倒出18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⑴学生分析题意。⑵分析分率句,拟解题计划,并解答。⑶学生交流解题方法。3、比较:例3和例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解答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小结:今天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与以前学习的分数应用题一样,也是运用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来解答,在解答前要认真分析题意,搞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到底是什么量,再选择正确的方法解答。三、练习。1、看图先说出图意和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0千克大米用去化肥36吨吃去75%用去48%?千克共有?吨2、分析分率句,指出单位“1”,写出数量关系式。⑴一堆煤用去38%。⑵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5%。⑶篮球重量的40%,相当于排球的重量。3、填空。()千克的30%是45千克。7.2米的20%是()米。()米是60厘米的80%。4、完成练一练2、3。四、作业。练习四1—3。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观察表格并发现问题。笑笑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请大家见书上27页。1、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2、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请你找找单位一是谁?单位一是否告诉了?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1)由于家庭的总支出不知道,所以设它为未知数x,列出方程65%x-35%x=210(2)你还有其它方法吗?想一想。大家讨论。活动二:试一试。1、(1)1995年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2)2005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2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书》,打了九五折,比原价便宜6元。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说说你对这道题的理解。九五折是什么意思?活动三:练一练。1、同学们收集的名山图片占60%,河流图片占30%,名山图片比河流图片多30张,一共收集了多少张图片?2、东山乡今年苹果大丰收,年产量达到3.6万吨,比去年增产了两成,去年的苹果产量是多少吨?两成是什么意思?以上两题的单位一分别是什么?单位一是否告诉了?该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仔细观察表格,说说你的发现。请谈谈你对这道题的理解。请你试着用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请一名学生板演。能说说你对算式的理解吗?自己试着做一下。给大家说出你的想法。仔细理解题意。试着独立解答。请生板演。全班集体讲评订正。请你用方程进行解答。大家一起订正。默读题,弄懂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讲评。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094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