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二)(小编推荐)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教学的多方面来写,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对于高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二)(小编推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区域,在这里开始,教学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逐步看到它的运用.

【线性规划】

先讨论下面的问题

设,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

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我们先画出不等式组①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内部且包括边界.点(0,0)不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当时,,点(0,0)在直线上.

作一组和平等的直线

可知,当l在的右上方时,直线l上的点满足.

即,而且l往右平移时,t随之增大,在经过不等式组①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5,2)的直线l,所对应的t最大,以经过点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小,所以

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①是一组对变量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叫做目标函数,由于又是x、y的解析式,所以又叫线性目标函数,上述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①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有时也有一次方程表示.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应用举例】

例1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解:先作出可行域,见图中表示的区域,且求得.

作出直线,再将直线平移,当的平行线过B点时,可使达到最小值,当的平行线过C点时,可使达到最大值.

通过这个例子讲清楚线性规划的步骤,即:

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

第二步:在可行域内找出最优解所对应的点;

第三步:解方程的最优解,从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2解线性规划问题:求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解:作出可行域,见图,五边形OABCD表示的平面区域.

作出直线将它平移至点B,显然,点B的坐标是可行域中的最优解,它使达到最大值,解方程组得点B的坐标为(9,2).

这个例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解出.在此例中,若目标函数设为,约束条件不变,则z的最大值在点C(3,6)处取得.事实上,可行域内最优解对应的点在何处,与目标函数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有关.就这个例子而言,当的斜率为负数时,即时,若(直线的斜率)时,线段BC上所有点都是使z取得最大值(如本例);当时,点C处使z取得最大值(比如:时),若,可请同学思考.

随堂练习

1.求的最小值,使式中的满足约束条件

2.求的最大值,使式中满足约束条件

答案:1.时,.

2.时,.

总结提炼

1.线性规划的概念.

2.线性规划的问题解法.

布置作业

1.求的最大值,使式中的满足条件

2.求的最小值,使满足下列条件

答案:1.

2.在可行域内整点中,点(5,2)使z最小,

探究活动

利润的线性规划[问题]某企业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1999年的利润为81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拟定两个不同的利润增长直线方程,从而预2001年企业的利润,请问你帮该企业预测的利润是多少万?

[分析]首先应考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描述题中信息:“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1999年的利润为8万元”,在确定这三点坐标后,如何运用这三点坐标,是仅用其中的两点,还是三点信息的综合运用,运用时要注意有其合理性、思考的方向可以考虑将通过特殊点的直线、平行某个线段的直线、与某些点距离最小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等等.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对应的点为(0,5),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及1999年的利润为8万元分别对应点(1,7)和(2,8),那么

①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3万元.

②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万元.

③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0万元.

④若将过及线段的中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667万元.

⑤若将过及的重心(注:为3年的年平均利润)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667万元.

⑥若将过及的重心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0.667万元.

⑦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9万元.

⑧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5万元.

⑨若将过点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2万元.

⑩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与线段的斜率的平均数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2万元.

如此这样,还有其他方案,在此不—一列举.

[思考](1)第⑤种方案与第④种方案的结果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

(2)第⑦种方案中,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根据以上的基本解题思路,请你思考新的方案.如方案⑥中,过的重心,找出以为斜率的直线中与两点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

(4)根据以上结论及你自己的答案估计一下利润的范围,你预测的利润频率出现最多的是哪一个值?你认为将你预测的结论作怎样的处理,使之得到的利润预测更为有效?如果不要求用线性预测,你能得出什么结果?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高中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二)(小编推荐)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区域,在这里开始,教学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逐步看到它的运用.

【线性规划】

先讨论下面的问题

设,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

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我们先画出不等式组①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内部且包括边界.点(0,0)不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当时,,点(0,0)在直线上.

作一组和平等的直线

可知,当l在的右上方时,直线l上的点满足.

即,而且l往右平移时,t随之增大,在经过不等式组①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5,2)的直线l,所对应的t最大,以经过点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小,所以

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①是一组对变量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叫做目标函数,由于又是x、y的解析式,所以又叫线性目标函数,上述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①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有时也有一次方程表示.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应用举例】

例1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解:先作出可行域,见图中表示的区域,且求得.

作出直线,再将直线平移,当的平行线过B点时,可使达到最小值,当的平行线过C点时,可使达到最大值.

通过这个例子讲清楚线性规划的步骤,即:

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

第二步:在可行域内找出最优解所对应的点;

第三步:解方程的最优解,从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2解线性规划问题:求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解:作出可行域,见图,五边形OABCD表示的平面区域.

作出直线将它平移至点B,显然,点B的坐标是可行域中的最优解,它使达到最大值,解方程组得点B的坐标为(9,2).

这个例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解出.在此例中,若目标函数设为,约束条件不变,则z的最大值在点C(3,6)处取得.事实上,可行域内最优解对应的点在何处,与目标函数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有关.就这个例子而言,当的斜率为负数时,即时,若(直线的斜率)时,线段BC上所有点都是使z取得最大值(如本例);当时,点C处使z取得最大值(比如:时),若,可请同学思考.

随堂练习

1.求的最小值,使式中的满足约束条件

2.求的最大值,使式中满足约束条件

答案:1.时,.

2.时,.

总结提炼

1.线性规划的概念.

2.线性规划的问题解法.

布置作业

1.求的最大值,使式中的满足条件

2.求的最小值,使满足下列条件

答案:1.

2.在可行域内整点中,点(5,2)使z最小,

探究活动

利润的线性规划[问题]某企业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1999年的利润为81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拟定两个不同的利润增长直线方程,从而预2001年企业的利润,请问你帮该企业预测的利润是多少万?

[分析]首先应考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描述题中信息:“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1999年的利润为8万元”,在确定这三点坐标后,如何运用这三点坐标,是仅用其中的两点,还是三点信息的综合运用,运用时要注意有其合理性、思考的方向可以考虑将通过特殊点的直线、平行某个线段的直线、与某些点距离最小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等等.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对应的点为(0,5),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及1999年的利润为8万元分别对应点(1,7)和(2,8),那么

①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3万元.

②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万元.

③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0万元.

④若将过及线段的中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667万元.

⑤若将过及的重心(注:为3年的年平均利润)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667万元.

⑥若将过及的重心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0.667万元.

⑦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9万元.

⑧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5万元.

⑨若将过点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2万元.

⑩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与线段的斜率的平均数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2万元.

如此这样,还有其他方案,在此不—一列举.

[思考](1)第⑤种方案与第④种方案的结果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

(2)第⑦种方案中,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根据以上的基本解题思路,请你思考新的方案.如方案⑥中,过的重心,找出以为斜率的直线中与两点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

(4)根据以上结论及你自己的答案估计一下利润的范围,你预测的利润频率出现最多的是哪一个值?你认为将你预测的结论作怎样的处理,使之得到的利润预测更为有效?如果不要求用线性预测,你能得出什么结果?

简单的线性规划(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先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l(如图)那么,以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l分三类:①在l上;②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③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如图)取集合A的点(1,1)、(1,2)、(2,2)等,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而点(0,0)、(-1,-1)等等不属于A,它们满足不等式,这些点却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由此我们猜想,对直线l右上方的任意点成立;对直线l左下方的任意点成立,下面我们证明这个事实.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在此直线上点P右侧的任意一点,都有∴

于是

所以

因为点,是L上的任意点,所以,对于直线右上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同理,对于直线左下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点.

是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直线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和表示平面域.

(1)结论: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若画不等式就表示的面区域时,此区域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代入,所得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故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以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画线虚线)取原点(0,0),代入,

∴∴原点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例2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分析: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上及左上方的平面区域,所以原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堂练习

作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2)(3)

(4)(5)

总结提炼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布置作业

1.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的().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2.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3.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4.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可用不等式表示.

5.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坐标是.

6.画出表示的区域.

答案:

1.B2.D3.B4.5.(-1,-1)

6.

简单的线性规划(二)【荐】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区域,在这里开始,教学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逐步看到它的运用.

【线性规划】

先讨论下面的问题

设,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

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我们先画出不等式组①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内部且包括边界.点(0,0)不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当时,,点(0,0)在直线上.

作一组和平等的直线

可知,当l在的右上方时,直线l上的点满足.

即,而且l往右平移时,t随之增大,在经过不等式组①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5,2)的直线l,所对应的t最大,以经过点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小,所以

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①是一组对变量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叫做目标函数,由于又是x、y的解析式,所以又叫线性目标函数,上述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①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有时也有一次方程表示.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应用举例】

例1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解:先作出可行域,见图中表示的区域,且求得.

作出直线,再将直线平移,当的平行线过B点时,可使达到最小值,当的平行线过C点时,可使达到最大值.

通过这个例子讲清楚线性规划的步骤,即:

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

第二步:在可行域内找出最优解所对应的点;

第三步:解方程的最优解,从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2解线性规划问题:求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解:作出可行域,见图,五边形OABCD表示的平面区域.

作出直线将它平移至点B,显然,点B的坐标是可行域中的最优解,它使达到最大值,解方程组得点B的坐标为(9,2).

这个例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解出.在此例中,若目标函数设为,约束条件不变,则z的最大值在点C(3,6)处取得.事实上,可行域内最优解对应的点在何处,与目标函数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有关.就这个例子而言,当的斜率为负数时,即时,若(直线的斜率)时,线段BC上所有点都是使z取得最大值(如本例);当时,点C处使z取得最大值(比如:时),若,可请同学思考.

随堂练习

1.求的最小值,使式中的满足约束条件

2.求的最大值,使式中满足约束条件

答案:1.时,.

2.时,.

总结提炼

1.线性规划的概念.

2.线性规划的问题解法.

布置作业

1.求的最大值,使式中的满足条件

2.求的最小值,使满足下列条件

答案:1.

2.在可行域内整点中,点(5,2)使z最小,

探究活动

利润的线性规划[问题]某企业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1999年的利润为81元,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拟定两个不同的利润增长直线方程,从而预2001年企业的利润,请问你帮该企业预测的利润是多少万?

[分析]首先应考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描述题中信息:“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1999年的利润为8万元”,在确定这三点坐标后,如何运用这三点坐标,是仅用其中的两点,还是三点信息的综合运用,运用时要注意有其合理性、思考的方向可以考虑将通过特殊点的直线、平行某个线段的直线、与某些点距离最小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等等.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1997年的利润为5万元对应的点为(0,5),1998年的利润为7万元及1999年的利润为8万元分别对应点(1,7)和(2,8),那么

①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3万元.

②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万元.

③若将过两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0万元.

④若将过及线段的中点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667万元.

⑤若将过及的重心(注:为3年的年平均利润)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667万元.

⑥若将过及的重心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其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0.667万元.

⑦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9万元.

⑧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1.5万元.

⑨若将过点且以线段的斜率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2万元.

⑩若将过且以线段的斜率与线段的斜率的平均数为斜率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则预测直线的方程为:,这样预测2001年的利润为12万元.

如此这样,还有其他方案,在此不—一列举.

[思考](1)第⑤种方案与第④种方案的结果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

(2)第⑦种方案中,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根据以上的基本解题思路,请你思考新的方案.如方案⑥中,过的重心,找出以为斜率的直线中与两点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直线作为预测直线.

(4)根据以上结论及你自己的答案估计一下利润的范围,你预测的利润频率出现最多的是哪一个值?你认为将你预测的结论作怎样的处理,使之得到的利润预测更为有效?如果不要求用线性预测,你能得出什么结果?

简单的线性规划(一)【推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先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l(如图)那么,以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l分三类:①在l上;②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③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如图)取集合A的点(1,1)、(1,2)、(2,2)等,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而点(0,0)、(-1,-1)等等不属于A,它们满足不等式,这些点却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由此我们猜想,对直线l右上方的任意点成立;对直线l左下方的任意点成立,下面我们证明这个事实.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在此直线上点P右侧的任意一点,都有∴

于是

所以

因为点,是L上的任意点,所以,对于直线右上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同理,对于直线左下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点.

是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直线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和表示平面域.

(1)结论: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若画不等式就表示的面区域时,此区域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代入,所得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故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以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画线虚线)取原点(0,0),代入,

∴∴原点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例2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分析: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上及左上方的平面区域,所以原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堂练习

作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2)(3)

(4)(5)

总结提炼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布置作业

1.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的().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2.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3.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4.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可用不等式表示.

5.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坐标是.

6.画出表示的区域.

答案:

1.B2.D3.B4.5.(-1,-1)

6.

简单的线性规划(一)【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先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l(如图)那么,以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l分三类:①在l上;②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③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如图)取集合A的点(1,1)、(1,2)、(2,2)等,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而点(0,0)、(-1,-1)等等不属于A,它们满足不等式,这些点却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由此我们猜想,对直线l右上方的任意点成立;对直线l左下方的任意点成立,下面我们证明这个事实.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在此直线上点P右侧的任意一点,都有∴

于是

所以

因为点,是L上的任意点,所以,对于直线右上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同理,对于直线左下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点.

是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直线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和表示平面域.

(1)结论: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若画不等式就表示的面区域时,此区域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代入,所得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故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以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画线虚线)取原点(0,0),代入,

∴∴原点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例2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分析: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上及左上方的平面区域,所以原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堂练习

作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2)(3)

(4)(5)

总结提炼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布置作业

1.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的().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2.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3.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4.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可用不等式表示.

5.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坐标是.

6.画出表示的区域.

答案:

1.B2.D3.B4.5.(-1,-1)

6.

关于简单的线性规划(一)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先分析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l(如图)那么,以二元一次不等式(即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l分三类:①在l上;②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③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如图)取集合A的点(1,1)、(1,2)、(2,2)等,我们发现这些点都在l的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而点(0,0)、(-1,-1)等等不属于A,它们满足不等式,这些点却在l的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由此我们猜想,对直线l右上方的任意点成立;对直线l左下方的任意点成立,下面我们证明这个事实.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点P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在此直线上点P右侧的任意一点,都有∴

于是

所以

因为点,是L上的任意点,所以,对于直线右上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同理,对于直线左下方的任意点,

都成立

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点.

是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如图)

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直线左下方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和表示平面域.

(1)结论: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若画不等式就表示的面区域时,此区域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判断方法:由于对在直线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代入,所得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故只需在这条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以的正负情况便可判断表示这一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应用举例】

例1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解;先画直线(画线虚线)取原点(0,0),代入,

∴∴原点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例2画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

分析: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点集的交集,因而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解:不等式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表示直线上及右上方的平面区域,上及左上方的平面区域,所以原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课堂练习

作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2)(3)

(4)(5)

总结提炼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布置作业

1.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的().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2.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3.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4.直线右上方的平面区域可用不等式表示.

5.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坐标是.

6.画出表示的区域.

答案:

1.B2.D3.B4.5.(-1,-1)

6.

数学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一)__万能通用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难点,并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作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

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地考虑单个的问题情景,不能多方联想,形成正迁移.针对这些障碍以及题目本身文字过长等因素,将本课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将实际问题鲜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理解;分析完题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线性规划问题.另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掌握寻找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三、教法建议

(1)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不象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那样已早有所知,为使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引进不感到突然,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自然地给出概念

(2)建议将本节新课讲授分为五步(思考、尝试、猜想、证明、归纳)来进行,目的是为了分散难点,层层递进,突出重点,只要学生对旧知识掌握较好,完全有可能由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得出结论.

(3)要举几个典型例题,特别是似是而非的例子,对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4)建议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5)对作业、思考题、研究性题的建议: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规范的解题步骤和作图能力;②思考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完成;③研究性题综合性较大,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6)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近似解),应作适当的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的附近寻求与此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不要在用图解法所得到的近似解附近寻找.

如果可行域中的整点数目很少,采用逐个试验法也可.

(7)在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中,主要掌握两种类型:一是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能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二是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能使完成的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小.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都表示直线上的点集,那么在平面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电阻的串联教案示例之二(小编推荐)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学生实验: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四节电阻的串联〉

(2)问:什么叫串联电路?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

(3)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1、I2和I。

板书:〈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1=I2=I。〉

(4)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1、U2)的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1、U2和U。

板书:〈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进行新课

(1)实验:测R1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

问: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答:用伏安法测电阻。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1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和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1=2欧、R2=4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如课本图8—5所示。

进行实验:

①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

②测出R1(2欧)和R2(4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

③将Rl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

讨论实验数据,得出:R=R1+R2,R抇=R1+R3。实验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

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结合

R1、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8—6)讲解。

鵢板书:〈设: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l、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R,Ul=I1Rl,U2=I2R2。

由于U=U1+U2,

因此IR=I1R1十I2R2,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I1=I2

所以R=R1+R2。〉

请学生叙述R=R1+R2的物理意义。

解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

指出: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板书:〈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

口头练习:

①把20欧的电阻R1和15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串联后的总电阻R是多大?(答:35欧)

②两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千欧,已知其中一只电阻阻值是700欧,另一只电阻是多少欧?(答:300欧。)

(3)练习

例题l:

出示课本中的例题1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学生读题并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课本图8—7)。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

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小结:注意审题,弄清已知和所求。明确电路特点,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本题R1、R2串联,所以I=I1=I2。因U1、U2不知,故不能求出I1或I2。但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知道,总电阻R可由R1+R2

板书:〈例题1:

已知:U=6伏,Rl=5欧,R2=15欧。

求:I。

解:Rl和R2串联,

R=R1+R2=5欧十15欧=20欧。

答: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

例题2:

出示课本中例题2的投影片,学生读题,画电路图(要求同例题1).

讨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①问:此题中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串联一个适当电阻的意义是什么?

答: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是2.5伏,如果将其直接连到6伏的电源上,小灯泡中电流过大,灯丝将被烧毁。给小灯泡串联一个适当电阻R2,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l+U2。串联的电阻R2可分去一部分电压。R2阻值只要选取合适,就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伏,正常发光。

②串联的电阻R2,其阻值如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分步板书(参见课本例题2的解)。

本题另解:

板书:〈Rl和R2串联,

由于:I1=I2,

口头练习:串联的两个电阻之比是1∶3,串联电阻上的电压之比是多少?(答:l∶3。)

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根据上述分压公式可求解例题2中R2的阻值。学生叙述,教师板演。

板书:〈解:R1、R2串联,

由于:U2=U-Ul

答: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需要串联一个阻值约为11.6欧的电阻。〉

想想看,本题是否还有别的解法,课后请你试试看。

3.小结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4.布置作业

本节后的练习:1、2、3。

(四)说明

1.本节测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实验,由于学生已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一般掌握较好,故实验前有关要求的叙述可从简。但在实验中教师要加强巡■指导。

2.从实验测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结果一致。在此应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在推导串联电阻总电阻公式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解答简单的串联电路计算问题时要着重在解题思路及良好的解题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高中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二)(小编推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2.了解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3.提高学生解题时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常见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复习提问),请三位同学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

[字幕]1.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2.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依据、手段、目的各是什么?

3.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学了哪些常用的变形方法?对式子的变形还有其它方法吗?

[点评]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步骤中,关键是对差式的变形.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对式子变形的常用方法除了配方、通分,还有因式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积累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和比较法思想的应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衔接新知识,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并点评.

(学生活动)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

1.化简

2.比较与()的大小.

(学生解答问题)

[点评]

①问题1,我们采用了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简化.

②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我们不难发现,比较法的思想方法还可用来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研究问题,建立新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例题),引导、启发学生研究问题,井点评解题过程.

(学生活动)分析,研究问题.

[字幕]例题3已知a,b是正数,且,求证

[分析]依题目特点,作差后重新组项,采用因式分解来变形.

证明:(见课本)

[点评]因式分解也是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此例将差式变形为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在确定符号中,表达过程较复杂,如何书写证明过程,例3给出了一个好的示范.

[字幕]例4试问: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作差通分,对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分类讨论确定符号.

解:

因为,所以,

若,则所以.

若,则所以.

若,则所以.

综上所述:时,

时,

时,

[点评]解这道题在判断符号时用了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要理解为什么分类,怎样分类.分类时要不重不漏.

[字幕]例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条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行走,如果,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分析]设从出发地点至指定地点的路程为,甲、乙两人走完这段路程用的时间分别为,,要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只要比较、的大小就可以了.

解:(见课本)

[点评]此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学习了如何利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思想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要培养自己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品质.

设计意图:巩固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掌握因式分解的变形方法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请甲、乙两位学生板演;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对正确的给予肯定,对偏差及时纠正;点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乙两位同学板演.

[字幕]练习:1.设,比较与的大小.

2.已知,,求证

设计意图: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及思想方法的应用.灵活掌握因式分解法对差式的变形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反馈信息,调节课堂教学.

【分析归纳、小结解法】

(教师活动)分析归纳例题的解题过程,小结对差式变形、确定符号的常用方法和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1.比较法不仅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基本、重要的方法,也是比较两个式子大小的一种重要方法.

2.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通分法,因式分解法等.

3.会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定差式的符号.

4.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①类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②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找出数量关系(函数关系,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③列出函数关系、等式或不等式,④求解,作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

(三)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数学思想与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笔记.

本节课学习了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因式分解法;对符号确定的分类讨论法;应用比较法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要明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理解转化,使问题简化是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掌握求差后对差式变形以及判断符号的重要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方法,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领会化归、类比、分类讨论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P177、8。

2,思考题:已知,求证

3.研究性题:对于同样的距离,船在流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和船在静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是否相等?(假设船在流水中的速度和部在静水中的速度保持不变)

设计意图:思考题让学生了解商值比较法,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研究性题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课后点评

1.教学评价、反馈调节措施的构想:本节课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馈学习信息,调节教学活动.

2.教学措施的设计:由于对差式变形,确定符号是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差式变形的方法和符号的确定,例3和例4分别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变形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例5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应用.例题设计目的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会应用.

作业答案

思考题:证明:

因为,所以当时,,故

又因为,所以

当时,,故,即,所以

当时,.故,即,所以

综上所述,

研究性题:设两地距离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水流速度为(),则

所以船在流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比在静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2.熟练掌握已学的重要不等式;

3.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综合法

教学难点不等式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打出字幕(课前练习),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尽量用多种方法完成练习,投影学生不同解法,并点评.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字幕]

1.证明().

2.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法一:由,所以

方法二:由,知,即,所以

2.答:

证法一:由,所以

证法二:由知,所以

[点评]两道题的证法一都是用的比较法,证法二我们在6.1节和6.2节已学过,这种方法是综合法,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复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导入新课: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提出学习任务.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用上述方法二证明,并点评证法的数学原理,

(学生活动)学生研究证明不等式.

[问题]证明

(证明:因为,所以,即.)

[点评]

①利用某些已知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平均值定理)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通常叫做综合法.

②综合法证题方法:由已知推出结论.这里已知可以是已知的重要不等式,也可以是已知的不等式性质.

设计意图: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建立新知识,构建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原理.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例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构思证题方法,学会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并点评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研究问题,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

例1已知,求证

[分析]由于不等式左边是和的形式,右边为常数,可用平均值定理作为已知不等式推证.

证明:因为,则,所以.故

[点评]此题的证明方法是综合法,在证明过程中,把平均值定理作为已知不等式,而平均值定理是有条件限制的,所以要用重要不等式作为已知不等式,注意要证的不等式必须符合重要不等式的条件和结构特征.

例2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分析]由不等式右边为6abc是积的形式,左边是和的形式,可知由出发可证.

证明一(见课本)

证明二:

因为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所以,,,且三式不能全取“=”号.

所以

[点评]

①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已知推出结论.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中常用的重要不等式有:

;();();(a,b同号),()。

②此例中条件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所以最后所证不等式取不到等号.

③由于作为综合法证明依据的不等式本身是可以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比较法证出

的,所以用综合法可以获证的不等式往往可以直接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比较法来证明.

我们在证明不等式时,选择方法要适当,不要对某种方法抱定不放,要善于观察,根据题目的特征选择证题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中,常用的重要不等式,理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打出字幕(练习),请甲、乙两位同学板演,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对正确的证法给予肯定,对偏差及时纠正,点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乙两位同学板演.

[字幕]练习1已知,求证

2.已知,求证

设计意图: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并会灵活运用重要不等式作为证明中的已知不等式.反馈课堂效果,调节课堂教学.

【分析归纳,小结解法】

(教师活动)分析归纳例题和练习的解题过程.小结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归纳,小结解题方法,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1.综合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A为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B为要证的不等式).即综合法是“由因导果”.

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木等式时,要注意它们各自成立的条件,这样才能使推理正确,结论无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三)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本节课学习了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l。已知条件和不等式性质;2.基本不等式.能用综合法证明的不等式一般可用比较法证明,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定理的使用条件和定理中“=”号成立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P175.6.

2.思考题:若,求证

3.研究性题:某市用37辆汽车往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假设以千米/小时的速度直达灾区.已知某市到灾区的公路线长400干米,为安全需要,两汽车间距不得小于千米.

那么,这批物资全部到达灾区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设计意图:课本作业巩固基础知识,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研究性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点评

1.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两个练习题,尤其是稍放开一点的第2题,如果学生能自觉不自觉地用已学过的很常用而没正式讲过的综合法的思考方法解题,综合法的引入就会很自然,即使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引导起来也并不困难.因而顺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结构.

2.例1与例2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原理,发现综合法与比较法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到的方法能用、会用.

作业答案

思考题:证明:因为,又因为,所以.同理;将上述三个不等式相加得

所以

研究性题:设最后一辆车到达时用的时间为小时,则

所以最短时间为12小时.

(小编推荐)


课题:1.1集合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

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

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

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

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新课讲解: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例题见课本):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意:(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

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阅读教材第二部分,问题如下:

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2.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

方法。

例如,由方程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

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

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A|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的解集可以表示为:或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如:集合

(2)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集合;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注:集合与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吗?

答:不是。

集合是点集,集合=是数集。

(三)有限集与无限集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Φ,如:

练习题:

1、P6练习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1,4,7,10,13}

②{-2,-4,-6,-8,-10}

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x∈N|x是15的约数}{1,3,5,15}

②{(x,y)|x∈{1,2},y∈{1,2}}{(1,1),(1,2),(2,1)(2,2)}

注:防止把{(1,2)}写成{1,2}或{x=1,y=2}

④{-1,1}

⑤{(0,8)(2,5),(4,2)}

{(1,1),(1,2),(1,4)(2,1),(2,2),(2,4),(4,1),(4,2),(4,4)}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

(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共3种)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四、课后作业:教材P7习题1.1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524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