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妈妈的账单》,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提高对文本进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3、联系实际,感悟生活,对母爱有更深刻的体验,并从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二、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妈妈的账单》
2、《母亲》flash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有一首诗是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吗?那就是《游子吟》,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吧!(出示古诗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妈妈的文章,那就是《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账”字是什么部首,与“帐”区分。什么是账单呢?
(二)学习词语
通过预习,同学们划了很多易读错词语,一起交流。
(出示词语)齐读
(三)感知、理解课文
1、通过预习,思考:课文中讲了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同学们多次提到了两份账单,指名读思考:他们有什么区别?(出示账单)
3、假如你是彼得的妈妈,看到小彼得开出的账单,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交流、体会)
4、彼得妈妈让小彼得如愿以偿,同时也开出了一份账单,假如你是小彼得,读着读着,你想到了些什么?十年中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小组讨论)
5、教师引语:而正是这样一慈爱、精心照料孩子的母亲,却在每一款项后面都写了0芬尼。如果这里不填0芬尼,你觉得应该填多少?(学生交流:无限、无价)
6、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那就是《母亲》(播放动画)
这一切的一切能用钱来衡量吗?不能!这是一份无价的账单!让我们怀着这份感动、深情来读一读妈妈的账单(齐读账单)
7、我们被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小彼得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羞愧万分)你从哪里看出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我们整堂课都被爱包围着,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板书爱字,画心
(四)作业:你打算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把你的话写下来,读给妈妈听
(五)诵读结束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从字里行间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之情。
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明天,我们毕业》,学习了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晃六年就要过去了。出示一组欣赏反映学校生活、成长的照片。
今天,还有短短一个月时间我们就要分别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回忆起小学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记忆涌入我们的脑海。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小学生活的哪些场景?自由读,概括地交流。
3、指名5人分别读读。交流时指出省略号的作用。
作者构思多么巧妙,他把小学六年的生活浓缩在一天当中,选取典型场景来进行叙事。小学六年的生活怎么样,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交流后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4、六年的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讲讲你六年来印象最深的事吗?全班交流。
5、六年一晃就要过去了,引读第三小节最后三句话。
课件出示,你想说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四小节,感受老师辛劳,激起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1、这六年来,我们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诲,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又像我们的朋友,陪伴着我们茁壮成长。
2、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出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出对老师浓浓的感激、眷恋之情。
4、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把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体会对老师的感谢、关心和留恋。配乐朗读。
5、读了这段话,是不是也触动了你的心弦,让你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能说说自己想到的老师吗?
6、出示:“老师呀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时,您是大树,你是海洋。”你理解吗?你能照着样子再说几句来赞美老师吗?
在我们的心目中,老师,您是——
五、学习课文五、六两节,激发对老师、母校的热爱、和依依惜别之情。
1、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该怎样表达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呢?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引读:我们要送给老师歌,送给老师火热的诗句,来表达我们的感激和热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读——以诗的形式出示第5节。
2、要表达这种感激、热爱和深深的眷恋,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理解“炽热”。
交流后出示最后一句话,体会“小树”和“大树的含义”。
3、总结:同学们,明天我们即将毕业,让我们在歌声中赞美老师,在歌声中畅想未来吧,就像文中所说,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你的母校——南京市同仁小学会为你感到骄傲。
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六、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以《话别》为题,给老师、同学或母校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小学生活的难忘,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和赞。
孟州市南庄镇田寺小学范希建【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二)利于学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自己领悟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下面各是什么角?
说出什么叫直角、锐角、钝角?组成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2.家在本子上画出直角(用三角板)、锐角、钝角各一个.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和角,如果把角的两条边改为线段,把角的两个端点连起来会出现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和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1)我们已学过三角形,你能举例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吗?(红领巾等)(2)利于学具,动手做三角形,小组内比一比有什么不同?(3)结合复习题,思考讨论:①三角形是几条线段围成的?②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4)巩固概念.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看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要从两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条线段,二是要看是否围成的封闭图形.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刚才大家找出这么多三角形,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进一步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明确:它们都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它们都有三个角,都有三个顶点.再引导学生概括: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3.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我们学习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车的车架、房梁架等.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们来做一次实验.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框,让同学们拉一拉.先拉五边形木框.(变形)再拉四边形木框.(变形)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三角形不变).提问:通过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不变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吗?(椅子腿松动了,可以固定一个三角形铁架)(三)巩固反馈1.说说三角形的意义、特征.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一)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特性: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性质:稳定性
我首先开始怀念教中高年级的日子,可以教给学生很多知识。对文本的解读可以发掘得很深。
觉得老师也真了不起,一堂好课可以传达的东西很多。窦桂梅老师,实在感不到她比我们有多了不起,我想也许就是她很用心,很刻苦地研习了课文吧。备课用的时间和心血比我们多很多。
做一名老师最美好的归宿应该就是像她一样,做一名业务精湛的名师吧,活得也更有意义。
努力,为此。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6的乘法口诀编写者教学目标:1、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比较熟练的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试题。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并进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口诀的来源及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教学难点:自己探究、发现并归纳6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完成题目。4+4+4+43x53+3+3+3+3+33×4你们算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是我们算题又对又快,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聪聪还要和我们比赛呢。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7)这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出示例7表格)师说明,鱼(条)1
2
3
4
5
6(个)
2、比赛分三步进行:一、看图填表二、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三、根据算式编口诀3、小组合作进行。学生小组合作分步学习,组长组织。小组汇报编口诀的情况。板书。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记住口诀?记口诀1.(出示练习十三1题)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口头填得数学生说发现,帮助发现口诀的特点,记忆口诀。2.读口诀,说算式。3.采用对口令形式记忆口诀。三、练习巩固
l.摆小棒。课本61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口答,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在黑板上用6根小棒摆一个六边形。要让学生看清楚教师是怎样摆的。提问:
“摆这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学生回答“用了6根小棒”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六边形”。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摆2个六边形。教师边巡视边帮助摆得不好的同学。学生都摆好后提问:
“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摆2个六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接着再摆一个六边形。
“摆3个六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不用摆,如果要摆4个六边形,你知道要用多少根小棒吗?”
4.做练习十三第l~3题。(l)做第3题。让学生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然后再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学会乘法口诀的用处很大,希望你们记住它。
修改意见:
备注课题第四课时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末尾去掉”0”,其大小是没有变化的。教学目标1、利用先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处方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准备共享教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师:昨天金老师去买几支中华牌hb铅笔,有一家店里每支笔的价格标有:0.50元,另一家店是标了0.5元,那你说金老师应该选择哪家店去买我的铅笔呢?生:随便哪一家,都一样的呀。师:那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2找等量关系。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师: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3思考探索。(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1/1010/100100/10000.10.100.100(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二、利用性质,改写小数师:你理解了小数的性质了吗?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请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0.70=______师:你是如何进行化简的。强调是去掉末尾的“0”。105.0900=_______4.09=()师:这个数能化简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答.因为它的零不是在末尾,所以不能去掉。师:那么你能不改变它的大小,把它写成三位小数吗?生:能,4.09=4.090师:那3呢?这个数怎么改呢?(生答)那两位呢?板书:改写成三位小数。4.09=4.0903=3.000师:现在你会使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了吗?那你能说说我们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去“0”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0”也只是在小数的末尾添加。……三、课堂小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四、巩固练习p58----59的做一做判断:1、0.080=0。8(×)2、4.01=4。100(×)3、30=30。00(√)4、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练习十中的习题.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4、100以内数的认识(2)——读数、写数
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设想
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个十和2个一组成()
(4)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十
位
个
位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2、教学例5。
(1)生独立完成第一行3题,然后读给同桌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学生尝试完成第二行第2、3题,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游戏:接通电话(投影出现)。
教后反思录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