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九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巩固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十几减几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数学知识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四:
1、第1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说图意。
(3)列算式解答。
2、第2题:
(1)读题明确图意。
(2)根据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3)订正答案。
3、第3题:看谁都能算对。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第4题:
(1)看图明确要求。
(2)读题,同位两个口头列算式解答。
(3)在书上填写。
5、第5题:
(1)明确要求:找朋友。
(2)口算得数并连线。
(3)订正答案。
6、第6题:在里填上“〉”、“〈”或“=”。
(1)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填写。
(3)订正答案。
7、第7题:
(1)看图,明确图意。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
(4)列算式解答。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15-7=8(只)15-6=9(只)
2、15-6=9(个)15-7=8(个)
4、13-6=7(人)
课后小记:
练习二(2)扬州市花园小学韩亚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4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熟练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并能熟练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配套课件,思考题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基本训练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今天我们进一步地来学会用学习过的除法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二、拓展练习
1、练习二第6、7题。先自己读题,说说题意。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第6题说说“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就是指什么?然后自己先说一说解题思路,同桌再说,要求绝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说。第7题要求达到人人独立会说会解答。2、练习二第8题。自己读题,说说要求平均每人每天安装多少台就要怎么办?指出:两种方法都对,但当我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还没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可以换一种方法来思考。3、练习二第9题。自己先读题想想遇到此类问题应该先怎么办呢?小组中先讨论。全班交流,说说哪种蛋糕每块的价钱最贵?哪种最便宜?4、思考题。(1)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2)题目要求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说说解题思路,列式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先讨论,再列式解答。小组讨论后汇报。5、补充题(1)商业大厦的牛奶,原价每盒7元,现降价为每盒6元。人民商场同样的牛奶每盒7元,买4盒送1盒。小华要买5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2)校园美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不过,一些非法广告到处张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队员们积极地清除乱贴乱画,请观察下面的数据。三年级以每分钟清除18张的速度,共清除252张广告。四年级清除乱贴乱画387张,共用9分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指名回答。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补充习题》第8页和《小学数学练习与测试》第8页。评价总结独立完成。教学反思:
课本p27、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
3、汇报。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8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
(2)、怎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
(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提高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六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二、完成练习:
1、第3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2)同位合作,互相检查,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全班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士并算出得数。
(5)教师进行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第4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看谁都能算对。
(2)学生练习,在书上填写。
(3)对速度特别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
(4)全班共同订正。
(5)对全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6)请做错的同学讲讲自己错在那里,改正错题。
3、第5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明确要求:帮小朋友坐椅子。五个小朋友各拿一张卡片,卡片上有算式;他们前面有五把椅子,上面有得数,请帮助小朋友坐到相应的椅子上去。
(2)学生口算得数并连线。
(3)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4、第6题:这是一道连线题。
(1)明确要求:找朋友。
(2)学生根据给出的算式和得数连线。
(3)全班共同订正答案。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11-6=513-7=6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练习五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练习五第1~6题。
【教学要求】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板书课题)
⒉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
200÷5027×396÷12280÷404×1960÷15
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⒈运算顺序。
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⑵出示:30÷6×530-6+5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⑶出示:(120+150)÷9017×(78-29)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⑷提问: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应该怎样计算?
⒉完成练习五第2题。
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
480-(180+60)(31+2)×30240÷(4×20)
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提问: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三、实际应用
⒈完成练习五第5题。
①出示题目列表。提问: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②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
③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相应地廉洁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
⒉完成练习五第6题。
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提问: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学们独立完成。
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练习六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什么是奇数、偶数、素数、合数;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进一步了解2、3、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等。
2、在巩固倍数和因数的同时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分类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小黑板、百数表等。
教学过程: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倍数和因数方面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复习前段时间的知识。
一、复习倍数和因数
1、练习六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样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复习2、3、5、等数的倍数的特征
1、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引导学生回忆2、3、5等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练习六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并向学生说明类似的题目可以利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来解答。
3、练习六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想法,再引导学生整理所有的答案,并使学生明白当一个数同时具有两个数的倍数的特征时,它就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4、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交流并讨论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6的倍数也就是2、3的倍数。
三、复习奇数、偶数、素数、合数
1、练习六第6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圈一圈,并思考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吗?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集体交流时,教师强调素数、合数、奇数、偶数是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的,不同的概念,要区分开来。
2、练习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联系上一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素数和奇数的区别。
3、练习六第8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讨论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这类题目可以利用素数和合数的知识解答。
4、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四、拓展延伸
1、思考题。
2、介绍“你知道吗?”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思维训练: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边有2只猴,右有7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生:左边有2只猴子,右边有7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
2+7=92,7,9各代表什么?
生:2代表左边的2只猴子,7代表右边的7只猴子,9代表总数,一共有9只猴子.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原来有8只鹅,游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呢?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8-3=5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做一做(让学生任选一题做)
梅花鹿图:(环境教育)
师:梅花鹿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动物,因为它们的数量在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不好好保护它们,那么它们很快就要消失在地球上了。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生:我们要告诉别人不能猎杀梅花鹿。
生:我们要给它们好的生存环境。
生:我们要保护它们。
师:对的,我们的小朋友真有爱心。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四.回到天鹅的问题(?的位置换了)
学生说意思:原来有8只天鹅,剩下5只,问游走了几只?
小结:?位置不一样,算式不一样.
p6213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3、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3、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4、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一我能在带点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龟裂(gūijūn)猪肚子(dǔdù)缝隙(fèngféng)
角色(juéjiǎo)乐曲(qǔqū)转身(zhuǎnzhuàn)
二我能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劳()耽搁()惊天动地()
立即()繁忙()六神无主()
三照样子写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何好处。
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1.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2.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四.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
(2)看着母亲瘦弱的身躯,我。
(3)不知母亲是否会给我钱买书,我。
(4)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高兴得
(5)课文围绕这件事塑造了一位的伟大母亲形象,表现出了慈母情深。而母亲工作的环境非常差,具体表现在:①;②;③。这样描写的好处:。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0236.html
上一篇:大班音乐公开课数高楼教案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