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时间:2022-02-12 手眼练习教案 高中素质练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秋游这一情境,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6、7、8、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3、初步形成小组内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行6、7、8、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凑数游戏,凑10,两人一组出手指,一人出9个,另一个人出1个……

二、综合实践:

1.看卡片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题)

2.算一算,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完成(2题)并要求同桌交流算法。重点让两名学生在全班讲7+4的方法与8+几,9+几方法一样。

3.算一算,比一比(3题)

同学们用各种方法都会算6+几,7+几,8+几。现在请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来计算。四人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余学生当评委选出自己认为方法最好的同学。评出大家一直认为方法最优秀的同学。最后掌声给予鼓励。

4.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第4题、第7题。

5.游戏(5题)登山。(出示课件)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一场全身运动的登山比赛,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1)男生、女生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2)同桌之间进行比赛。

(3)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两边算式得数都相同。

生2:左边都是7加几,右边是8加几的算式。

生3:我知道为什么两边算式得数相同:7+3与8+2前一个加数7比8少1,后一个加数3比2又多l,最后得数就会相等。

生4:7+3可以变成7+1+2=8+2,7+4=7+l+3=8+3

原来这两个算式可以通过互相转换变成与右边相同的算式。

6、引导学生看第6题,说说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7、昆虫乐园。

昆虫乐园里,有一群七星瓢虫正在找食物,我们一起去观察它们,向它们提一些数学问题。

生l:我观察到七星瓢虫庄吃树叶,左边叶子上有5只,右边树叶上有7只,我提的问题是:这里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

师:有谁能替七星瓢虫回答这个问题?

生2:5+7=12,这里一共有12只七星瓢虫。

生3:也可以列式7+5=12。

师:你们又能从另一幅图中,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下午七星瓢虫吃饱回家了,小房子里有9只,又飞来6只,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

生2:一共有15只,9+6=15。

生3:我是这样列式的:6+9=15。

8.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展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6、7、8、9加几的练习。

(1)填数。这是一个开放题,只要求学生写出一个答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写出多种答案来。)

生1:18:9+9=18。

生2:13:7+6=13。

生3:13:6+7=13。

生4:14:6+8=14。

(2)数学游戏。

这节课咱们进一步练习了进位加法,下面小朋友们在小组内把这些算式进行整理,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商量,按怎样的规律进行排列。

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整理过程,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有规律的整理。

②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可以采取小组互相参观的方式。

三、总结: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练习四

7+3=7+1+2=8+2

7+4=7+l+3=8+3

JK251.com延伸阅读

整理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11整理和练习(2)

教学内容:

第16页9~11题及“探索和实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与练习,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4.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解决稍复杂的各类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解题思路,能合理、自觉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课前组织学生收集父母身高和体重的数据以及作好第13题的调查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你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上节课,我们将第一单元的部分数学知识进行了整理。运用我们所学的这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0题。

(1)理解题意,问:两个百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为单位“1”?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要算这个月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需先求出什么?

(2)学生解答。

2.完成11题。

(1)读题,重点理解“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这句话的意思。

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明确两点:一、首先算出超过20千克的那部分重量;二、行李票的价格=飞机票原价╳1.5%。

(2)学生解答。

3.补充以下题目:

(1)爷爷上周取出一年前存入银行的XX元钱,扣除利息税,爷爷连本带息一共拿到2073.53元,这家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多少?(利息税率是5%)

(2)根据教材练习二种第4题的征税标准,提出以下问题:

如果2月份收入2400元,应纳税多少元?

如果2月份交税125元,2月份收入多少元?

如果2月份税后净收入是3470元,纳税多少元?

(3)买一辆汽车,分期付款购买要加价7%,如果现金购买按“折”交货。赵叔叔算了算,发现分期付款比现金购买要多付7200元。你知道这辆车的原价是多少吗?

三、探索与实践

1.完成12题。

(1)同桌间交流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及自己的体重和身高。

(2)根据公式算一算各自的标准体重。

(3)根据公式算算实际体重是否属于正常体重。

2.完成13题。

(1)根据课前调查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说说通过计算谈谈自己的想法。

3.思考题。

引导分析:利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先算出这件商品打折前的售价是:104*80%=130元

再算出商品的成本价:x+30%x=130,求出x=104元

作出判断。

四、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评价与反思。

学生就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评价情况。

五、布置作业

整理与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11、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第6-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探索与实践中进一步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设:

一、整理回顾

1、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怎样求它们的表面积?怎样求它们的体积?

学生回忆,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整理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主要是:长正方体、圆柱体表面积及体积计算方法)

2、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有何相同之处?

二、运用练习

1、选择题

(1)当一个圆柱的底面()和高相等时,展开这个圆柱的侧面,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a、直径b、半径c、周长

(2)一个圆柱体有()个面。

a、2b、3c、4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1圆柱与圆锥的高的比是()

a、1:1b、3:1c、1:3

2、指导理解第34页上第6题。

(1)看图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3)怎样求第3个问题?

3、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7题。

(1)先引导学生分析条件。

(2)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有余力的学生用两种方法完成。

(3)组织交流校对。理解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三、探索与实践

1、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8题。

学生按要求操作,再比较,找发现的规律:容量比体积小。

2、指导理解第35页上第9题。

理解不同的卷法,教师提供数据(长12。56厘米,宽6。28厘米),学生分别计算这两种卷法得到的体积。

四、阅读你知道吗?

四、阅读你知道吗?

补充:

1.沿着一个长12。56厘米、宽9。42厘米的长方形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什么图形?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怎样旋转体积最大?

2.将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多少木料?

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体积等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

练习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推荐


一、教学目标:

1、能填字组成词语,说说词语的意思,照样子写出自己在不同场合的身份的词语。

2、能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给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3、能按课文填空,回答与短文有关的问题,能说段意。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1题

1、读题,明确目标。

2、独立练习——反馈订正。

3、说说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第2题

1、自由读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抄写句子。

三、学习第3题

1、说说我们去过哪些公共场所,引出在不同的场合,人有不同的身份。如在学校,“我”是学生。

2、出示小黑板。在其他场合,我们又是什么身份呢?(独立思考填写,交流,修改。)

3、小结: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身份,要遵守公德,做文明的小公民。

四、学习第4题

1、出示例句,读一读,比较异同。

两个句子意思相同,反问句有问号,但不表示疑问,而语势更强烈些,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确。

2、出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朗读体会。

3、完成第(2)题,交流,朗读。

4、补充练习。

(1)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枣子熟了,难道会往天上飞吗?)

(2)将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诚实和信任比金钱要重要。)

(3)自己写一组意思相同的反问句和陈述句。

五、学习第5题

1、出示四个关联词,说说表示的意思。

2、出示句子

独立选词填空——同桌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订正。

3、补充练习

(1)选择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能……不但……而且……

()是掉在地上的红枣,革命战士()不能吃。

红色小汽车的主人()没有要求我赔钱,()还向我表示感谢。

()达丽玛上课走了神,()乌汉娜老师让她留下来补课。

()处处维护人民利益的军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2)用以上关联词各造一句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6题

1、学生自由熟读《登山》第15自然段。

2、尽量不看书,完成填空。

3、同桌互查,反馈订正。

4、朗读、比较、体会用上这些词语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7题

1、阅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再读短文,思考:李旋帮助钟奶奶做了哪些事?同学们为什么称李旋是钟奶奶的“活拐杖”?(边读边做读书记号:划句,编号等。)

3、讨论交流思考题。

4、默读第2段,说说段意。

(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评议——同桌互说)

上册计算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一、复习口算

60×9=50×90=600÷30=20×34=60×900=

43×2=11×600=13×600=75-18=927÷9=

70-30=8000-3000=120÷3=3×900=32×30=

900÷3=320÷3=210×4=70×20=0÷460=

二、复习列竖式计算。

(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29÷25416÷34235÷76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比较每组题的试商情况

179÷21291÷44343÷33

179÷26291÷42343÷37

179÷29291÷48343÷35

三、简便计算

(1)8+23+91(9)123-(17+23)(17)16×25×125

(2)45×3×2(10)179-51-49(18)45×16

(3)25×23×4(11)324+89+76+111(19)65+(178+35)

(4)13+97+100(12)45×4×2×25(20)178+45-78

(5)280÷5÷2(13)167+102(21)126+36-36+74

(6)125×5×8(14)167-102(22)178-(78+65)-35

(7)160÷32(15)167-98(23)79-34+21-66

(8)210÷3÷7(16)167+98(24)138×34÷34

(25)35×18(25)277+204(27)25×32×12四、混合计算:

(1)在○里填上“﹥”、“﹤”、“﹦”。

90÷9+1○90÷(9+1)

770-(530-230)○770-(530+230)

540÷6÷15○540÷(6×15)

30×8+12○30×(8+12)

18+90÷18○(18+90)÷18

(2)脱式计算。

254-120÷15199-69+31(55-26)×17

615÷(24+17)22×(71-58)203-(43-29)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p.21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2,培养灵活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画图(图:一直角)

问:你看到什么两条边上分别标上长度:4厘米,2厘米

你能联想到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

(1)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4×2=8平方厘米

(2)三角形,底4厘米,高2厘米,面积:4×2÷2=4平方厘米

(3)梯形,补充算式"(4+3)×2÷2",指名画完该图形.

关注细节:(1)在计算时,最后的单位名称不要漏写

(2)画图时,要把关键长度的数据标出来.

(3)题目中,最后问题带""的要写答句.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看图计算梯形的面积.要让学生明确互相平行的两条边分别为上底和下底,并不是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确定了上底和下底之后再确定高.

2,学生有困难的题:用58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地(图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先指名说说梯形的面积,师板书.

对照公式,找已知条件和所缺条件.

明确:还缺上底和下底的和,通常可以用上底加下底,但这题中要用三条边的长度减去高.

算式:(58-10)×10÷2=240平方米

三,完成书上的练习四: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拼成的三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指名读题,比画该题.学生列式交流.

2,下面图中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观察,问:这些梯形有什么共同点(高相等)

利用这个特点,你觉得可以怎么找面积相等的梯形为什么

(方法一:分别算出四个梯形的面积.

方法二:只要看上底与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学生数一数,算一算,交流最后结果.

3,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银苏号"滑翔机模型的尾翼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观察图后说说自己准备怎么算

交流方法:方法一,梯形面积乘2.方法二,移动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第5题,学生读题后解决.讲评时要注意(1)计算方法的指导;(2)单位的转换.

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校对.

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教材第94、95页练习十八第3——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

(1)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看图说说下列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八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说一说该如何计算它实际占地面积。

学生讨论完后独立独立解答,集体核对。

2、练习十八第5题。

让学生看题和图,问:图是何意?

提醒学生这是一个组合图形的分解图。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理解。

学生解答,集体核对。

3、练习十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补充练习:学校要油漆40扇教室的门。(门形状如图,单位分米)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如果油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费8元,那么学校共要花费多少元?

(1)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做此题应该注意什么?

强调油漆门是双面的。

(3)独立解答,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三、延伸拓展

1、练习十八第8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小组讨论,如何计算草地、红花、黄花的面积。

(2)讨论完后试着算一算。

(3)汇报交流。

根据长方形的长与宽,可以求出它的面积。18×12=216(m2)

红花、黄花和绿草的种植面积,可以根据它们各自占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来计算。

绿草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1/2,所以绿草种植面积是216÷2=108(m2)。

红花和黄花的面积各占长方形面积的1/4,所以红花和黄花的种植面积各是216÷4=54(m2)。

四、全课小结:说一说今天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4、6题,第8题的设计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没有扎实的根基,何以建设高楼大厦?因此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复习必不可少。在此环节应特别关注学困生。他们常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混淆,三角形、梯形公式忘记除以2。

有了昨天的前车之鉴,今天我首先利用练习题规范了作业格式,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说明这样书写的原因。孩子们真是宽宏大量,不仅原谅了我昨天教学中的失误,还很快就掌握了规范的格式要求。

今天除第8题,其余各题我只需“指到为止”(即提问“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学生便可按格式正确完成,不仅质量高,而且效率高,真令我欣慰。

练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练习二(2)扬州市花园小学韩亚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4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熟练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并能熟练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配套课件,思考题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基本训练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今天我们进一步地来学会用学习过的除法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二、拓展练习

1、练习二第6、7题。先自己读题,说说题意。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第6题说说“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就是指什么?然后自己先说一说解题思路,同桌再说,要求绝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说。第7题要求达到人人独立会说会解答。2、练习二第8题。自己读题,说说要求平均每人每天安装多少台就要怎么办?指出:两种方法都对,但当我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还没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可以换一种方法来思考。3、练习二第9题。自己先读题想想遇到此类问题应该先怎么办呢?小组中先讨论。全班交流,说说哪种蛋糕每块的价钱最贵?哪种最便宜?4、思考题。(1)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2)题目要求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说说解题思路,列式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先讨论,再列式解答。小组讨论后汇报。5、补充题(1)商业大厦的牛奶,原价每盒7元,现降价为每盒6元。人民商场同样的牛奶每盒7元,买4盒送1盒。小华要买5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2)校园美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不过,一些非法广告到处张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队员们积极地清除乱贴乱画,请观察下面的数据。三年级以每分钟清除18张的速度,共清除252张广告。四年级清除乱贴乱画387张,共用9分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指名回答。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补充习题》第8页和《小学数学练习与测试》第8页。评价总结独立完成。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阅读练习 优秀教案推荐


一、读准下列带点的字√12%

停泊(pōbó)散场(sǎnsàn)船舱(cāngchāng)笼罩(lónglǒng)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8%

操纵自如手忙脚乱

三、读下面两句话,先回答问题,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24%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深又窄,有点像独木舟。

回答:这句话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仿写:

2、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回答:这句话是采用方法写出了夜晚威尼斯的,它与第5自然段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

仿写:

四、读懂句子8%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句话中的大街是指什么?汽车又是指什么?你认为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五、威尼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读第5自然段,说说文中分别写了哪些人的活动?你认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还会起什么作用?14%

六、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从文中哪些词语介绍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10%

七、细读第2、4、5自然段,说说课文从哪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12%

八、想一想,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什么感受?10%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046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