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作为小学老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优秀的小学教案是什么样子的?希望《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教学目的:1、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投影、小黑板、若干个梯形图片(其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2、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3、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

启发谈话:同学们能依照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展开

1、操作探索

⑴拼一拼,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

提问: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演示一遍。

⑵看一看,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提问: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了吗?

出示小黑板: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⑶想一想: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师板书。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⑷做一做:计算“前面出示的梯形”的面积。

2、扩散思维

师:如果我们手中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自己动脑想出别的计算方法推导它的公式?下面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生1:做对角线,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如下图⑴:

生2: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做另一腰的平行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上图⑵。

生3: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上图⑶。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好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可以得出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抽象概括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你会表示吗?

生:s=(a+b)h÷2

4、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p81做一做(一人板演)

三、应用深化

出示例子: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释:举例说明“横截面”的含义。学生尝试计算:

(2.8+1.4)×1.2÷2

=4.2×1.2÷2

=5.04÷2

=2.52(平方米)

答: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2.52平方米。

2、反馈练习:完成p82第1题

四、巩固练习:p82第2题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p82第3、4题

教学后记: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积极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获得感性材料,为概括出新概念、总结新方法打下基础。

在教学是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

=(31+30)×2+26=147+1

=61×2+26=148(天)

=122+26

=148(天)

分数的简单计算之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分数的简单计算学习设计

共5课时总第5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填空

(1)3/4里有()个1/4(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4)5/9里有()个1/9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师板书。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3)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4)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1、2题,然后集体讲解订正。

2、作业: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猜测 ——实验验证——总结应用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能用手来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吗?

2.比较上面两个图形的大小,哪个大,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校的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要知道它的面积你画上小方格吗?那么长方形的天安门广场呢?除了数方格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提出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图形比较,课件演示,讨论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如果你知道或想到的话请你验证一下。你还没知道的话利用操作推想出来。

[点评:猜测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猜测中他们就在想象,这里他们接下去推导出面积公式的基础。]

三、小组合作,进行验证。

1.明确合作要求,完成实验记录表。

2.小组交流、汇报。

(如果学生能够用1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正方形,得出正方形的公式,进行鼓励;如果不能发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没关系。)

[点评:从学生感知到猜测,学生已积聚了探究的力量。对他们来说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具有挑战性的,是非常现实的。在这里的学习充分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计算公式),这样他们可以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可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学习也极具个性化。]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①长方形的长8分米,宽6分米,面积是()。

②长方形的长5米,宽4米,面积是()。

③填表

2.计算图形的面积,得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利用课件演示,长不变,宽扩大或缩小求长方形的面积;宽不变,长扩大或缩小求长方形的面积;最后出示正方形,总结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形长、宽和面积的关系。

3.实际应用。

上星期老师房间里有一块玻璃被风刮破了,如下图,请你帮老师计算一下这块玻璃的面积。

4.有一个长方形铅笔盒,它的面积是180平方厘米,可能是怎样形状的,你能试着把它画出来吗?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有收获?请你把今天的收获记在数学日记本上。

计算工具的演变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课文第4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计算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算盘等学具准备:算盘、计算器等。教学过程:一、指导阅读: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获取书本提供的信息。2、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已所知道计算工具的计算公式3、教师巡视,简要回答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作全班讲解。二、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1、石子计数、结绳计数(1)幻灯呈现课文第42页第1个图。(2)古时人们记数的方法。石子计数:古时候,牧民用石子的数和羊的头数作对应记录,早上放出几只羊,就用几个石子表示,晚上放牧归来,再把石子与羊一一对应,如果石子数和羊数刚好对应,就说明羊没有少了或丢了。结绳记数:其原理和石子计数类似,如:古时候,人们采集野果,或捕鱼时,在绳子上打结,采几只野果或捕到几只鱼,便在绳子上打几个结。2、算筹计算。(1)算筹的发明时间、发明人。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公创举,增强爱国主义教育。(2)算筹的计算方法。用树枝或竹条来表示数字。如:“1”就用一根枝条来表示,,“2”就用两根枝条来表示。……“6”就用枝条“”来表示等。3、算盘。(1)算盘发明的时间、发明人。①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②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还曾传到日本、朝鲜等国。算盘至今还在使用。(2)介绍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法。①出示教具、学具------算盘②记数法: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教师: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4、计算机。(1)计算机发明的时间、发明人。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计算机。(2)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了解。让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知识。提问,关于计算机,你还知道什么?(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取更多的有关信息)

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案精选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合出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什么?

学生:认识计算器。

板书:神奇的计算器。

2、教师:我们的计算工具是如此的神奇,你知道它们神奇在哪里吗?

二、引导探索

1、认识一些功能键。

(1)由学生来说明。

教师:我们现在用的计算工具最普遍的是普通计算器,你会用吗?老师请个小老师来向大家讲解下如何用计算器好吗?

课件出示:例如68+201,20÷4,56×12×13。

让一个小老师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解如何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开关及清除键。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

②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③数学键

数键的使用。如按12。显示屏就显示“12”。

④等号键

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小数点键

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3、尝试练习。

(1)计算25×4

操作过程:

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课件出示:

菜单酒:14元凉拌豆腐:3元

肉丝:5元清蒸鱼:16元

三鲜汤:12元甜点:8元

青菜:3元

②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反馈计算结果。

4、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师:现在同学们都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了,那现在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利用玩下数字游戏吗?

学生:想啊。

教师:好,在我们玩之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个小知识啊。

课件出示: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记数法,就是满2进1.它使用的数字只有0和1.0代表0,1仍代表1,满2就向左边相邻数位进1.因此,二进中“1+1=10”。

(1)课件出示

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数器求出它们的积,积大者获胜.例如:三位数是342,两位数是51积是17442。

在这个游戏中由四个同学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他们讨论后由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然后下一个汇报的结果要比上一个的大。

(2)教师:在这个游戏中你们玩得开心吗?还想不想继续玩啊?

课件出示:用计算器算出下列各式999×99999×999999×9

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反馈计算结果。

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啊?那么你能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三、课后小结

课件出示:你能谈下你学完这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吗?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皮球。

生读:我有10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课堂练习

1、p52做一做

每题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2、练习九第10—11题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686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