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约数倍数练习题 小学教案范例

现在,很多小学教学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你是否在烦恼小学教案怎么写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约数倍数练习题 小学教案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约数和倍数》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

1.能被2整除,又有约数3,也是5的倍数,最小的数是()。

2.一个三位数,能同时被4、7、8三个数整除,这个数至少是()。

3.用3、2、5去除都余1的数中,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4.已知a43b是一个四位数,而且是45的倍数,这个数是()或()。

5.几个质数连乘的积是()数。

6.一个数能同时被2、3、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7.两个互质的合数,它们的和是19,它们的积是()。

8.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221=();803=();1001=()

9.从8开始五个边连续偶数的和是()

10.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差是()。

二、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三个数的除外)与最小公倍数。

18和1230和4824和7628和3612和1316和96

8、10和1210、15和1812、60和165、6和722、44和77

三、在1、2、3、6、15、27、43、70、84、97、210中

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能被2整除的数有:()

能被3整除的数有:()

能被5整除的数有:()

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有:()

四、长36厘米,宽18厘米,高7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截成标棱长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木块。

1.每条棱长几厘米?

2.可截成多少个正方体木块?

五、一班学生,人数在30至50之间,在体操表演时,分做6人一行,8人一行,12人一行,总是有一行少一个人,这班学生有多少人?

jk251.cOm扩展阅读

苏教版语文下册郑远航练习题 小学教案范例


★学什么

导学提示:郑和下西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不仅体现了我国高超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国与国的交往,打开了崭新的一页,每个

炎黄子孙都会因此而骄傲。学习生字,理解新词,有感情地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课文。

★怎样学

一、读文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扫清障碍

把你不懂的词语划下来,然后借助词典理解词义。

三、仔细推敲

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旁边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测一测

一、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遣()魁()夷()拳()

遗()魅()姨()券()

缰()俘()乘()撕()

疆()浮()乖()嘶()

二、词语世界(把词语补充完整)

雄伟()()浩浩()()扶()携()

()()自若化险()()()()摸摸

严()以()万里()()人()人()

三、句子平台(在课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

1、。

2、。

五、课文传真(先按原文填空,然后按你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朗读。)

1、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这些大船又叫“”。每艘室船长,宽,有那么高。船上有振桅杆和面风帆,可以乘坐,需由人驾驶。船

上配备着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2、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先,希望。各国君臣看见,使者的,没有,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老百姓听说的船队来了,也都,

争相。

3、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狂风,海水。巨浪,仿佛。面对,郑和总是,指挥船队在,一次次。

4、郑和远航,之大,之长,之广,达到了的顶峰。它表现了,也开阔了。

★再提高

相关链接

郑和航海知识小考察

从年月日起,朝的率领船队先后次远航,最远曾到达。关于郑和远航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在下面:

21称象练习题精选


★填入合适的词

一()大象一()墙四()柱子

一()石头一()秤一()大船

★★1、选一选

象像

画()好()大()气()

在再

现()()见()三()家

2、读读做做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一边。

★★★读读完成练习

掉进花丛的羽毛球

有一次,我和哥哥打羽毛球。一不小心,球被打进了花丛里。如果到花丛中捡球的话,肯定会伤到小草的,怎么办呢?我开动脑筋想了一个办法:我把两个球拍轻轻伸进花丛里,再用球拍夹住羽毛球,轻轻往外抽。这样既捡回了球,又没有破坏花草。哥哥看到后,直夸我是会动脑筋的孩子。

1、短文一共有()句话。

2、我想的好办法是什么?用画出来。

3、用这个办法拿球有什么好处?请﹋画出来

怀念母亲阅读练习题 教案精选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横线。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3、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

4、仔细读画的句子,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写出你的体会。

5、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这个文段表达了作者

因数倍数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教案范例


1.因数和倍数的定义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18的因数有1、18、2、9、3、6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任何数都有最小的因数1,最大的因数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本身

3.2、3和5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2、4、6、8,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5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或5

3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5.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100以内的质数总共25个,它们是:

2357

11131719

31233729

41434759

61536779

71739789

83

补充知识:

1.9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必须是0

3.4和25的倍数的特征是末二位是4或25的倍数

4.8和125的倍数的特征是末三位是8和125的倍数

5.如果a和b都是c的倍数,那么a-b和a+b一定也是c的倍数

6.如果a是c的倍数,那么a乘以一个数(0除外)后的积也是c的倍数

7.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无论多少个偶数相加都是偶数

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

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孙中山破陋习练习题 教案精选


巩固:

一、看清楚,拼准确,写美观。

tiāocháitòngkǔfèichúzǔzong

chánzúshòuzuìjìránkòngxián

二、火眼金睛,先比一比,再组词

柴()祖()痛()既()

紫()组()疼()即()

三、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使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⒈猴子爬上了假山。

⒉灯光下,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⒊一阵秋风吹过,梧桐树叶飘落下来。

⒋一只只五彩的气球升上了天空。

四、我会改病句:

看了这部电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同学们跳绳的积极性很大。

我们要讲究卫生的习惯。

如果不专心学习,学习成绩很难增加。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⒈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也不怕吃苦,、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姐姐。

⒉姐姐缠足后,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再也没有听到。

这说明了。

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他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

拓展:

一、封建社会曾经有许多陋习,查找有关资料,列举一种陋习,和同学讨论其危害。

二、你还知道孙中山的哪些故事呢?讲一个给父母听。

父母为我打☆:

我为自己打☆:

语文下册杨氏之子练习题 教案精选


本系列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的练习题,家长和学生可以下载打印做一下,巩固课上学到的知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其父,父不在,_________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_________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阅读体会,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730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