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
教学内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
教材分析:在已学过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区别还有待进一步强调,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不先约分或与分母相乘的错误。
教学目标: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意义,能运用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进行有关计算,并且知道先约分后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
2/53/203/87/251/49/50
说说分母是20、25、50的分数化小数的简便化法。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说说约分的依据,再对下列分数进行约分。
3/124/816/2026/395/14
3、计算后再说说下列各组分数加法各有什么特点。
1/6+2/6+3/62/3+1/123/10+3/10+3/10
二、新授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推导
由3/10+3/10+3/10,得出3个3/10相加,可以写成3/10×3,说说3/10×3所表示的意义。再由1/5+1/5+1/5+1/5可写成一个怎样的算式。说说1/5×4所表示的意义。
(2)讨论
1/5+2/7能不能也写成一个乘法算式,为什么?
(3)得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b/a×c即表示c个b/a的和是多少。
(4)练习
说说下列各式的意义
1/4×73/5×84/9×35/12×3
列出下列各题的算式
3个7/9的和是多少?4与3/8的和是多少?5/8的9倍是多少?
2、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推导
3/10+3/10+3/10=9/10,所以3/10×3=9/10.用小数乘法也可来验证,0.3×3=0.9。观察这个9/10是怎样得来的。再举例:2/5×7,由意义可得到2/5+2/5+2/5+2/5+2/5+2/5+2/5=2+2+2+2+2+2+2/5=2×7/5=14/5。再用小数乘法来进行验证0.4×7=2.8。
(2)猜测
说说下列各式的结果
1/5×43/5×26/7×33/17×54/15×4
(3)让学生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得出b/a×c=b×c/a
(4)归纳总结出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由b/a×c=b×c/a,说说c×b/a等于什么。得出分数和整数相乘,只要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5)练习
3/5×4=()×()/5()×5/12=()×3/()
()/5×()=3×4/()3/()×()=()×7/16
(6)出示例1请学生尝试练习。
(7)明确先约分后计算,使计算简便。
注意a、在乘的情况下才能约分b、约分是在分子和分母之间进行的
三、巩固
1、课本第三页上的练一练。
2、课本第7页上的练习一第1、2题,第3题的第一行。注意一定要先约分后计算。
四、小结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b/a×c表示c个b/a是多少
2、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b/a×c=c×b/a=b×c/a,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注意先约分后计算可以使运算来得简便。分清4/5×5和4/5+5的区别。约分只有在乘法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且是在分子和分母之间进行的。
五、作业
课本第7页练习一第3题的第二行,第4、5、6、7题
六、教后小记
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较好,但有部分学生对于c个b/a的和与c与b/a的和相混淆。计算的法则掌握情况也较好,不过有个别学生出现整数和分母约分,还有极个别学生把加法也用乘法的方法来计算。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三节。
教材分析:
1、已经学习好了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2、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学情分析:
1、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分数计算采用简便算法。
2、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过程,发展其合情推理的能力,同时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理念:
1、应用运算定律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阐述自己的观点
2、在教学理念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向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重难: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结合相关内容,渗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指名回答,集体核对)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①2.5×98×0.4②1.25×2.5×8×4③(8+0.8)×12.5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说说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定律。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质疑猜想
1 提问: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那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呢?
2 猜想: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猜想。
2、合作学习,展开验证
1 小组活动:用1/2、1/3、1/5这三个分数,自行设计验证方案。
2 汇报交流,乘法交换律
因为1/2×1/3=1/6,1/3×1/2=1/6所以1/2×1/3=1/3×1/2我们小组认为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同理得出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3、实践新知,应用提高
1 独立尝试:教师出示例5,例6,要求学生适用计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 小组交流:学生分4人小组交流各自的计算
讨论:①计算中应用了什么定律?
②这样算,简便在哪?
例63/5×1/6×5
=3/5×5×1/6(应用了乘法交换律,35和5可直接约分)
=1/2
(1/10+1/4)×4
=1/10×4+1/4×4(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2/5+1
=7/5
3 小结方法:两题都用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14页做一做(说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写出主要的简便过程)
2、练习三节9题
3、开放练习:在()中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①5/9×2/3+5/9×()②(1/5+())×()
四、作业:练习三的第6题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1056.html
上一篇:时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精选
下一篇:分数除法优秀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