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激情燃烧的岁月精选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精选,供大家参考。

语文教师介绍:激情燃烧的岁月

入职时间:1995年

入校时间:2004年

所属学科:语文

教育感言: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

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日,遇见杏雯,她不无留恋地说:真怀念我们以前在大办公室的日子,尤其怀念你与晓秋争吵的日子。

与其说怀念我们争吵的时光,不如说是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从未曾想过,过而立之年、工作十余年的我还能重新找到刚毕业时的那份激情。这份激情让我对教育、对工作充满了期待。

我和晓秋的争吵,在圈内小有名气,说起来,大家都会会心一笑,愉快的回忆霎时蔓延开来。这个作业可以这样布置。这样布置不合理。这个环节这样不合适。这个环节不合适在哪儿?基础要重视。哪些基础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意义的呢?我们认为的基础是否就是学生需要的基础呢?

围绕日常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争论就此开始。一个立论,一个反驳;一个举证,一个反诘。两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不论证清楚不罢休。我们都认为,如果观点是正确的,它应该经得起论证,真理越辩越明。如果观点是错误的,它可以在论证中得到修正,这是对教育工作的一种严谨的态度。当观点逐渐明朗,倾向某一方时,另一方便会偃旗息鼓转向同感。如果双方无法说服彼此,争论升级,组里的其他老师加入各自行列。想起那些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瞬间,真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感。但是,这种感觉多么享受,热烈的气氛、真诚的眼神、随性的表达、纯粹的感情,人生难得的就是这份激情!对一个人而言,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比其他更重要,即使是累也会觉得幸福。

就这样,我们在争论中出炉了一篇篇论文,迸发了一个个新思路,也渐渐清晰了教育理念,明晰了自己对教育的追求。人云亦云的茫然烟消云散,同时,还学会了对事不对人,善于思辨的做事态度。

现在的我们经过争论的洗礼,反而沉淀了相似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对学生有了相同的认识,有些看法惊人一致。于是激情从争论到分享。谁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讲座,特别有启发之处,不分享不快,一定要告诉对方自己的收获。办公室里又多了我们叽叽喳喳探讨的声音,我们又找到了有别于争论的另一种表达激情的方式。

学术的天空不需要随声附和的云彩,研究的天空也不需要沉默是金的小鸟,电光火石的激情燃烧后才会有澄澈辽远的蓝天。个性、尊重、自由是幸福工作最坚实的基础。但不是所有的环境都容许这份激情存在,只有实小兼容并蓄的校风和惠风和畅的教风,才使激情燃烧的岁月得以不断延续!

jk251.coM小编推荐

岁月如歌九下(范文)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一、引:聊聊初中生活。

老师:岁月如歌,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初中生活。现在流行一个词语来形容年少时光,这就是——“青葱”岁月,我觉得这个词语很形象地表现了年少时光的青涩成长和勃勃生机。借用这个词语来形容的话,初中三年的生活使你们由稚嫩的“小葱”成长为青翠的“大葱”了,现在就请小组派出代表来展示自己的“成长变化”。

学生:(4-8人回答人回答)

老师展示学生初一时候的照片,总结感受:个子长高了,情感丰富了,学习紧张了,烦恼也增多了。

二、聊聊初中难忘的人和事。

老师:由青涩到成熟,由迷惘到奋发,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在悄悄长大。在1000多个日夜的轮回中,这个校园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展示学校照片)

让人留恋的并不是某个地方,而是在那个地方度过的时光和一起陪伴的人。

我想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会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中(展示学生照片),你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会永远珍藏在心中。请静下心来细细回忆一下你们之间曾经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一起聊聊初中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

学生:(4人回答)

三、交流搜集的离别诗句,聊聊怎么写留言。

老师:岁月如歌,这点点滴滴的生活串起了我们美丽的回忆。还有20天我们就要分别了,我想大家的心里都会有些伤感。于是在你们中间悄悄开展了一项“地下活动”——写留言。我不反对写留言,但是我不赞成滥写留言,任何东西一旦泛滥了,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

今天我们就把这个“地下工作”公开化,来聊聊怎么写留言。

余秋雨曾深情地说:“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真的,同窗好友一旦毕业别离,又何时聚首?应当珍惜!最后的祝福留言也应是小心翼翼,应留下最美好最真挚的话语,临别赠言你又怎忍心胡言乱语?

看看语文书,有很多留言的范例,迅速看看,有你喜欢的吗?

生答:有。

老师:如果你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留言本上,那么就是失败的。为什么?

生答:缺乏自己的真诚之心。

老师:所以写留言首先要有真诚之心,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离别之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真诚细腻的语言写下了许多著名的送别诗,现在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组内交流大家所搜集到的诗句,各自谈谈你最欣赏的诗句,每组要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诗歌赏析。

(5分钟学生自由讨论时间。)

(6人回答)

老师总结:从大家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美丽的诗句或者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再别康桥》;或者是表现作者深入的哲理思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写好留言还需要你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记录那些动情之景,表达独到的哲理之思。现在大家拿起笔来为自己即将来临的离别赋诗一首,最好是写给和自己感情最深、最为难忘的一个人,也可写篇小散文。

(5分钟写作时间)

(4人朗读自己的作品)

老师结束语:三年前,我站到你们面前的时候,看到了程诚的眼泪,杜冰天的笑容,王宇飞的独特和善良,秦铭的认真和宽容,王岳孙悦的可爱的单纯,张丽张雯张晓彤婉约的文笔,等等等等,都让我暗自感慨。现在就要送你们毕业,心中也是留恋,我想送给所有人三个祝愿,一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因为书能美丽我们的生活;二做一个快乐的人,因为快乐的情绪能增添生活的乐趣;三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担负起责任,那么你就是有用的人。

燃烧与灭火教案模板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

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

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

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

教学过程:

复习:比较mg、c、s、p、f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共同点。

板书一、燃烧: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过渡:为了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我们需要研究燃烧的条件。

演示实验:水、酒精分别置于两个蒸发皿中,投入一根燃烧的火柴。

发现:可燃物才能燃烧。

学生实验:连毛巾也烧不着的火

发现:使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老师演示:白磷燃烧实验(与学生实验同时进行)

发现:使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

学生活动:总结物质燃烧一般需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解释上述烧杯中白磷,铜片上红磷和石灰石不能燃烧的原因,

提问:能否创造条件让它们燃烧:再将铜片放在铁圈上继续加热,发现红磷能燃烧,

石头不能,往水中通入氧气,发现白磷能燃烧

板书:1、着火点2、燃烧条件

过渡: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时就会燃烧,但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一种物质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燃烧现象有何不同?

演示实验: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一支用玻片置于火焰上,另一支用玻片置于火焰上方。

发现:当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肉眼看不到小的炭黑颗粒游离出来,当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能看到小的炭黑颗粒游离出来。不仅如此,还有些碳元素由于氧气不足,还转化成为一氧化碳。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90页,了解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谈谈冬天室内放燃烧的木炭的火盆,应注意什么?

老师总结:完全燃烧时,燃烧得快,放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热量少,可燃物中的元素不能被完全氧化,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

课堂小结:学生思考课本p89页问题,回答。复习巩固着火点、燃烧条件等概念。

板书设计:§4、1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1、着火点:使可燃物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要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c+o2(充足)===co2c+o2(不充足)===co

第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期末复习提纲的教学方案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燃烧热中热(二)(小编推荐)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和热的概念,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2.掌握利用中和热计算中和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什么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中和反应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听老师解释,中和热的定义。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利用中和热数据有什么意义?




3.阅读探究:怎样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4.阅读下表: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燃料主要成分

热值(kJ/mol)

酒精

1367

焦炭(C)

300

天然气(主要是CH4)

896

氢气

286

汽油(C8H18为例)

5472

回答:

(1)由表分析,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2)试简述这种理想能源的主要优点。

①;②;③。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当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都有:H+(aq)+OH-(aq)=H2O(l);△H=-57.3kJ

3.研究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开发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评价】

1.计算50mL0.5mol/LH2SO4溶液与100mL0.5mol/L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多少热量。



2.把下列14种能源按要求填入下表,并指出哪些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水力、汽油、铀、薪柴、酒精、天然气、液化气、热水、煤气、蒸汽、风力、电。


一级能源

二级能源

燃料能源



非燃料能源





针对性测试题(三)

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煤气

2.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是()。

A.2H2(g)+O2(g)=2H2O(l);△H=-142.9kJ

B.H2(g)+1/2O2(g)=H2O(l);△H=-285.8kJ

C.2H2+O2=2H2O;△H=-571.6kJ

D.H2(g)+1/2O2(g)=H2O(g);△H=-285.8kJ

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1.6kJ

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A.1:3B.3:1C.1:4D.1:1

4.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第5—7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l)=2H2(g)+O2(g);△H=+571.6kJ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6.已知:CH4(g)+2O2(g)=2H2O(l)+CO2(g);△H=-890.3kJ,1克氢气和1克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A.1:3.4B.1:1.7C.2.3:1D.4.6:1

7.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某无色液体A,通电时生成无色气体B和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则B、C的化学式分别为。

(2)若已知每摩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

(4)也有人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是不现实的,你的意见呢?你如果认为现实,答出现实的理由。如果认为不现实,则答出不现实的理由。(不少于20字)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提纲初中教案精选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化石燃料)

⑴煤:“工业的粮食”,由古代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元素;石油:“工业的血液”,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h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⑵煤的燃烧,可以造成①烟尘污染②so2大量排放引起酸雨③co2大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加剧④热电厂的热污染等。

⑶s的氧化物、n的氧化物污染空气会引起酸雨;空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引发温室效应;白色污染指塑料垃圾的污染;氟里昂泄漏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_教案模板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

——zmczlhqing

活动一:编辑毕业纪念册

我们一起走过

——XX级九班毕业纪念册

“忠实于少年时代的友爱、热情和誓言,这是人生最严肃的事情。”

——王蒙

[活动目的]

一、增进友谊,促进班集体团结向上。

二、集合学校生活素材,锻炼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人员:全班同学和语文教师。

2.组建编委会:由全班同学推选出主编1名,副主编2名组成编委会。并邀请语文教师做顾问。

编委会下设统稿组,负责收集稿件、改稿并最终定稿;设策划组,负责封面、封底设计及内页插图。

3.组建编辑小组:6——10人自愿组成编辑小组,并确定1人任小组长。

4.征集编辑方案:先在小组内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充分酝酿,确立编辑板块,最后经过大家讨论表决定案。

5.准备时间:一个月。

编辑方案如下:

l序言

板块1.班级大事记(班级的重大活动,历史荣誉等)

板块2.师恩难忘——“我们的老师”(献给老师的歌)

a.用简笔速写手法写我们的任课老师

b.运用课堂上学过的古典诗词知识为各位任课老师写诗填词,送上我们的祝福(诗歌)

板块3.我的自画像

每个同学为自己写一小传并贴上近照。

板块4.课堂回眸:各科课堂教学的精彩片断

板块5.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课堂以外)

春游、秋游、赏雪……

运动会、文娱汇演……

寝室生活……

板块6.师生情.同学谊

读书学习、少年烦恼、成长心事、友爱纠葛、集体的温暖与关爱……朝朝夕夕、多少故事,在即将结束初中生活的时候,捡拾逝去的碎片……写真写实、写片断写镜头,用细节写,巧妙谋篇。

板块7.毕业感言(永远的祝福)

写一段赠言,赠给全班同学或老师(形式可多样:或诗或文或名言警句)

l通讯录.留言簿(空白)

该方案共7大板块,各板块主题已确定,并附简要说明。其中的“序言”及“板块1”由编委会负责,“板块3”及“板块7”全员参与,其余板块确定小组具体负责。

[成果展示]

在毕业晚会上,选出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主持人,汇报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成果,并将精美的毕业纪念册赠送给各任课教师。

[活动评价]

酸的甜的教学设计精选


一、谈话引入新课。

有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吃葡萄,今天老师请你们摘葡萄,看谁摘得多。(出示生字卡片)那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我们在课文里找到答案。

二、理解课文

1.自由朗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会儿我要请小朋友来讲讲这个故事。

过渡:

(二.学习四自然段)

1)先看看第四自然段,女生读,看看小猴子想干什么?(吃葡萄)

2)我们来看看葡萄长什么样子吧。(出示课件葡萄)谁能来描述一下。(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评价到位)

3)这么香甜的葡萄小猴子特别想吃,读一读这个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句子中哪个词语可以知道小猴子特别的想吃?(迫不及待)

4)比较句子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5)谁能读好这个句子?(抽读,点评,师范读)

6)孩子们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迫不及待呢?谁能用迫不及待说句话?(2,3个)

7)这时小兔来了,它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注意后面是感叹号,说明这里的语气十分的强烈,再读。

8)我们一起再齐读4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

(三.学习2356段)

1)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生)原来他是听说的。看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原来小兔是听小松鼠说的,那小松鼠又是听谁说的呢?读读第2自然段。

3)小兔子和小松鼠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猴子,看看他们是这么说的?(分角色读5,6段)

(四.学习7段)

1)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有亲自去尝过呀,小猴子听了他们的话决定怎么做的呢?(出示: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2)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有了大口大口的吃可以说明?(这葡萄很甜)

3)换词:你还能说小猴子怎么样吃起葡萄呀?(可以观察一下图片上小猴的表情,神态。)

4)想象一下小猴子会一边吃一边说什么呢?

5)见小猴子吃得那么开心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了一颗,味道怎样?(啊,真甜!)

6)那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感受一下三个小动物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小兔子和小松鼠真不明白,小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我们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

三.小结

原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狡猾的狐狸闹的一个天大的笑话。小朋友课文中的四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教室,你想对谁说点什么呀?

小结:是啊,小狐狸又没有亲自去尝过,他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这就告诉了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四、写字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个生字朋友。观察“狐狸”相同的地方是?(反犬旁)学写“狐”书写,点评

我们的学校精选篇


教学目标:

1、学生再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7字。认识新笔画“弯钩”。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和学校生活的快乐。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声音响亮,比较自然。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写字的过程。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声音响亮,比较自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本篇课文和我们的学校很相似,使我们学校的翻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利用课件使学生全面的感受我们的学校的周边环境,增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说话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加感受到学校的美丽,能够体会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通过自主学习生字,从而掌握生字。一年级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和学校生活的快乐。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声音响亮,比较自然。

3、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会1个生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自然。

教学难点:通过读表达自己喜爱学校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学习课文(一)的第一课,《我们的学校》是课题,课题的下面是课文的内容,课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还有美丽的插图,你们想学吗?听老师读课文。

二、新授:

1、根据拼音,通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

2、小组互相检查读音。

三、指导朗读:

1、指生读一读,学生试着评价朗读情况。

2、认识逗号,句号。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注意不同标点间的停顿,并标出句序。

4、检查。

四、朗读课文,了解句意。

1、通过第一句你能知道什么?(学校在哪?)

2、那么第二句呢?(写学校周围美丽的环境。)

3、第三句哪?(孩子们对学校的爱。)

4、你是怎样想的?

5、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请读出来喜欢的感受来。

六、课件:说说咱们的学校什么样?用自己的话说。

七、学习生字:开。

1、读拼音,看笔顺跟随表,说一说这个字怎样写?你会组词吗?

2、指导书写:你想提醒大家点什么?注意指导学生的书写姿势。

八、课堂小结:把我们的学校介绍给你的朋友。

九、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新笔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3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开、门、了

二、用各字组词,进一步了解字义。

给“开”找对子

三、自己看课后的笔顺跟随表,独立掌握各自笔画。

1、认识新笔画“弯钩”。

2、书空练习,指书练习。

四、指导书写。

1、看田字格中的范字。观察范字。(注意各笔的位置)

2、按正确的笔顺描写。

3、独立写一个,和范字比较,再写。

4、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六、朗读课文。

七、教学反思:学生的字写的很端正。

光的衍射 精选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几何光学"中所说的光沿直线传播是一种近似.

2、知道光通过狭缝和圆孔的衍射现象.

3、知道观察到明显衍射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

了解单缝衍射、小孔衍射,并能用相关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勤奋作用;

2、必须有自信心和踏实勤奋的态度;

3、在学习中也要有好品质、好作风.

教学建议

有关的教学建议

应该让学生了解,光的直进,是几何光学的基础,现象并没有完全否定光的直进,而是指出了光的直进的适用范围或者说它的局限性.

课本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现象,不做理论讨论,因此与机械波类比和观察实验现象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结合机械波的衍射,使学生明确光产生衍射的条件.

讲要配合演示实验、要让学生能区分干涉图样与衍射图样的区别.单色光干涉图样条纹等间距,衍射图样中间宽两边窄.

除了演示实验外,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观察.包括节后的小实验2,以及观察小孔衍射(在铝箔或胶片上打出尺寸不同的小孔,以小电珠作光源,距光源1~2米,眼睛靠近小孔观察光通过小孔的衍射花样--彩色圆环).还可让学生通过羽毛、纱巾观看发光的灯丝(对见到的彩色花样可不作解释)等等,以补学生对这一现象的不熟悉和帮助学生理解.

在本节教材中提到泊松亮斑--泊松原以为这下子可以驳倒菲涅尔的波动理论了,事与愿违,菲涅尔和阿拉果接受了泊松的挑战,用实验验证了这个理论结论,实验却成了波动理论极其精彩的实证,菲涅尔为此获得了科学奖金(1819年).这个科学小故事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上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实践的检验作用;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自信心和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今天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应培养自己这方面的好品质、好作风.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实验,可以将演示和学生实验同时在一节课内完成

单缝衍射仍用激光演示仪.演示时可以再将双缝干涉演示一下,让学生从中对比干涉条纹等间距,衍射条纹中间宽、两边窄,然后让学生用游标下尺观察日光灯通过卡尺两测脚形成的窄缝产生的衍涉条纹.实验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侧脚间距从大到小逐渐变化.本实验也可用线状白炽灯使缝与灯丝平行,眼睛靠近狭缝可以观察到狭缝两侧的彩色条纹.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

一、现象

上节研究了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衍射现象也是波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我们能通过实验观察到光的明显的衍射现象,那么也就能更充分地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二)教学过程

所谓现象,是当光在它传播的方向上遇到障碍物或孔(其大小可以与光的波长相比或比光的波长小)时,光绕到障碍物阴影里去的现象.

演示:

下面我们用实验进行观察.

取一个不透光的屏,在它的中间装上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缝,用平行的单色光照射,在缝后适当距离处放一个像屏(如图).

我们看到,当缝比较宽时,在像屏上是一条几乎与缝一样宽的亮线,除了这一条光线外,像屏上出现了阴影.这时光可视为是沿直线传播的.接着逐渐缩小缝的宽度,当缝调到很窄(缝宽与光波的波长相当时)在像屏的原阴影区内观察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实验表明光在其前进的途中遇上大小相当于光的波长的障碍物或孔时,偏离了直线传播方向,即光产生了衍射现象.上述衍射现象是通过单缝形成的,我们称之为光的单缝衍射.

单色光的干涉与衍射都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但图案不同.干涉条纹是等间隔的,衍射条纹间隔不等.白光照射单缝时,可以在像屏上得到彩色条纹,它与双缝干涉的彩色条纹也不同,中央一级是又亮又宽的白色条纹,两边是较窄较暗的彩色条纹.

用点光源来照射有较大圆孔AB的屏,在像屏MN上出现一个光亮的圆,

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逐渐缩小孔的直径,可以看到屏上的亮圆也逐渐减小.但是,圆孔缩到很小时,在像屏MN上原阴影区就形成一些明暗相间的圆环,这些圆环达到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光按直线传播所能照到的范围,这就是光通过小孔产生的衍射现象.

现象进一步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对确定光的波动说的正确性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过一段趣事.1818年,当法国物理学家菲汉耳提出光的波动理论时,著名数学家泊松根据菲涅耳的理论推算出:把一个不透光的小的圆盘状物放在光束中,在距这个圆盘一定距离的像屏上,圆盘的阴影中心应当出现一个亮斑.人们从未看过和听说过这种现象,因而认为这是荒谬的,所以泊松兴高采烈地宣称他驳倒了菲涅耳的波动理论,菲涅耳接受了这一挑战,精心研究,“奇迹”终于出现了,实验证明圆盘阴影中心确实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

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当光的波长比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得多时,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的波长与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相比拟时将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提问:当光通过小孔或者狭缝时,在后面的光屏上会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当缝很大时——直线传播(得到影)

当缝减小时——逐渐会出现小孔成像的现象

继续减小缝的大小——会出现现象.

探究活动

1、用游标卡尺观察现象.

2、考察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谈母亲的恩情精选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谈母亲的恩情

打开备课本,准备写教后记,无意中翻到了《母亲的恩情》这一篇,又因昨天刚过完母亲节,回想起当初教学生的情景,仍是记忆犹新,问学生如何报答母亲的恩情,现在我们这么小能为妈妈做些什么?统一出的答案大部分都是要好好学习,也有学生认为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下班回到家,为她倒杯水喝。在课文最后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母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其中有些学生的举例十分感人,如:“有一次玩耍我一不小心把头脑上弄破了,妈妈紧张地不得了,把我背到医院,一直陪着我,我的伤好了可妈妈却非常累。”我听出了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和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了要尊重和孝敬自己的父母。

今天,班级一个学生让我看看她写的关于母亲节的内容,由于是真实的事,学生用的语句都很准确,原来她在母亲节这天帮妈妈做了家务,并送上祝福语“妈妈,祝您节日快乐!”而她的妈妈则送了束鲜花给她的奶奶,我读了之后,很受感动,又觉得特别地温馨。

阅读课上,向班内学生进行统计,大半的学生都在母亲节送上自己的礼物和祝福,其中顾凯的礼物最为特别,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离婚,妈妈又在远方,他通过写信的方式为妈妈送上的祝福。

是啊,儿女们一份小小的礼物会让妈妈高兴不已,也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会从心里微笑,为了儿女,为了所有,只要妈妈快乐,我们就快乐!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994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