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时间:2022-03-15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

3、x2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数量=(总产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jK251.COm精选阅读

小学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一、口算除法

1、口算方法:想乘算除、有几个几

2、估算方法:把不是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

二、笔算方法

(一)笔算方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同样的除到哪一位,就将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小于除数。

1.商是一位数

(1)除数是整十数:这个试商可以根据口算方法进行试商。

(2)除数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他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直接口算出商几。

(3)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即接近几十五的除法):试商方法是将除数看做与他接近的几十五来试商,接着直接口算出商几。

2.商是两位数

例6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重点是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重点突出两个问题的探究:第一次除得的商写在哪一位上?第一次除后的余数表示什么?

例7教学商的个位写0的问题,即当余数不够除时商0。

例10特别关注了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处理问题。

重点在于如何试商,明确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面,余数应该跟在谁的下面。有些除法算式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单竖式计算:如3200÷80就可以化成320÷8进行竖式计算,重点在于商的位置和余数的位置。

试商时的特点

四舍法商太大调小

五入法商太小调大

记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不够商1用0站位,每次除后要比较,

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后验算不能少。

(二)商的变化规律

(1)当被除数不变的时候,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商就缩小(或扩大)几倍。

(2)当除数不变的时候,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3)当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是不变的。

具体见下表,简便记法:“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是反向变化的,其余都是同向变化的”

被除数

除数

不变

乘或除以几(0除外)

反而除以或乘几

乘或除以几(0除外)

不变

也乘或除以几

乘或除以几(0除外)

乘或除以几(0除外)

不变

(三)除法中的数量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四)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五)列式计算时注意区别“除”和“除以”

28除952,商是多少?952÷28=

952除以28,商是多少?952÷28=

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 教案精选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1、这是用文包诗的形式。课文表达了唐朝诗人王维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佳节是什么意思?文中指的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你还知道哪些佳节?答:佳节是美好的节日,文中指重阳节,在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还有春节、中秋、元宵等节日。

3、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答:每到节日的时候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4、其他表现思乡的诗。如: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4孙中山破陋习

1、本文写了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2、陋习指不好的风俗习惯,在文中指缠足,破是废除的意思。封建陋习:三从四德、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现在生活陋习:插队、说脏话,乱扔垃圾

3、“含着眼泪”更能表现妈妈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深深地刺痛”更能表现姐姐缠足这件事对孙中山幼小心灵的影响。

4、孙中山废除了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你想对孙中山先生说些什么?

孙中山爷爷,您破除缠足陋习,解放了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真是大快人心!

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优秀教案推荐


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数格法;2、重叠法;3、分割平移法;4、公式计算面积法;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数格法;2、分割法;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4、综合计算法

2、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a=s平÷h)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h=s平÷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

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优秀模板


一、会默生词

1小屯2猪圈3刁难4岂知5庄稼6驮着7啃食8清清爽爽9心灵手巧10啧啧赞叹11深入人心12广结善缘13有求必应14熟能生巧15数九隆冬16三伏盛夏17有声有色18嫂子19牛棚20衰老21趁机22挣扎23波涛汹涌24暴跳如雷25心急如焚26高粱27骤雨28枣树29搏击30战栗31陌生32大起大落33元气淋漓34惊心动魄35叹为观止36戛然而止37生旦净丑38喜闻乐见39粉墨登场40锣鼓喧天41唱念做打42有板有眼43余音绕梁44字正腔圆45惟妙惟肖46活灵活现47感人肺腑48动人心弦49茂腾腾50咝溜溜51乐颠颠

二、多音字组词。

择zé(选择)zhái(择菜)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塞sāi(瓶塞)sài(塞外)sè(堵塞)

三、成语积累。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左邻右舍、左顾右盼、生离死别、古往今来

含有如字的成语:暴跳如雷、挥汗如雨、貌美如花、心急如焚

关于姥姥高超剪纸技艺的成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出神入化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学了《姥姥的剪纸》,我们认识了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姥姥。姥姥的剪纸技艺之所以如此高超,是因为熟能生巧,从中我们也懂得了: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肯花功夫,肯花时间。

2.我还知道的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有:泥塑、年画、刺绣、皮影、吹糖人、捏泥人。

3.有关熟能生巧的俗语、谚语:

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③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4.《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体裁),作者是叶圣陶。学了这个故事,我认识了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牛郎,美丽善良、心灵手巧的织女,知恩图报的老牛,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王母。文中的牛郎和织女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到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故事相关的节日时七夕节。

5.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6.课外搜集的民间俗语:

①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养生俗语)

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俗语)

③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学习俗语)

④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气俗语)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764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