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 教案精选篇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小学老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写小学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乘法分配律 教案精选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教学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2)4×25+2×25

=6×25=100+50

=150(人)=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课后小结: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乘法分配率 优秀教案推荐


乘法分配率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率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率;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联想、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星期天,王老师去了趟书店,发现有很多好书。如:

a《智慧背囊》b《百科知识》c《哈利﹒波特》

每套60元每套108元每套42元

1、请你任意选择你喜欢的2种书,分别买2套,一共要付多少钱?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3、汇报交流,并板书如下:

(60+108)×2336元60×2+108×2

(60+42)×2204元60×2+42×2

(108+42)×2300元108×2+42×2

二、探究新知

1、每题中2种方法的结果相等,两个算式间可以画上什么符号?

2、观察每组算式,前后比较,它们有什么联系?

观察3组算式,上下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左、右两个式子间的关系吗?

4、是否所有像这种有联系的算式,都符合这种规律呢?你可以想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举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等式)

5、从以上这么多的例子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归纳规律

(2)叙述规律

(3)用字母表示

6、揭题:乘法分配率

7、练习:

(1)课本89页练一练1、2,填写在书上。

(2)根据乘法分配率填写算式。

15×26+15×14=________

(37+18)×23=________

42×(30+6)=________

(□+△)×☆=________

□×〇+△×□=________

三、拓展知识

如果我买以上的三种书,分别买2套,一共要付多少钱?

1、书店还有每套58元的《四大名著》。这4种书,我分别买3套,一共要付多少钱?

(1)以上2题用不同的方法列式。

(2)看了以上2组算式,结合刚才学到的乘法分配率,你有什么想法?

(3)说明:乘法分配率同样适用于3个数的和与1个数相乘。

3、2套《百科知识》比2套《哈利﹒波特》贵多少元?

3套《四大名著》比3套《智慧背囊》便宜多少元?

(1)以上2题用不同的方法列式。

(2)看了这2组算式,结合刚才学到的乘法分配率,你又有什么想法?

(3)说明:乘法分配率同样适用于2个数的差与1个数相乘。

4、联想:乘法分配率还适用于哪些情况?

四、综合练习

根据乘法分配率填空。

53×49+53×1=〇(〇)

53×49+53=×(+)

26×15+43×15+31×15=〇(〇〇)

64×(12+55+38)=〇〇〇〇〇

47×11–47=×(–)

a×(b–c)=〇〇〇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交换律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探索与发现(二)〉〉。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发现、理解和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难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探索过程。

四、教具准备一些小长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口算题

2×55×1425×4125×836×25

2、谈话引入

师:他们怎么计算那么快呀?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发现吧!

3、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动手操作

师生共同用小长方体搭一个和教材上一样的大长方体。

2、估一估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估一估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长方体搭成的?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集体交流。

3、算一算

师:谁估计的准确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4、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办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汇报,师板书:(3×5)×4=603×(5×4)=60

5、比一比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

(三)提出假设,举例验证

1、提出假设

师:用别的三个数这样计算会不会结果也相同呢?请在本子上举例计算。

2、学生举例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小组举例的情况?

生:…

(四)概括规律

师: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那么从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反馈。

师:这样的例子多不多?(多)能举完吗?(不能)

师:那么我们就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任意三个数字,你能写出这个规律吗?

生:…

生说师板书:(a×b)×c=a×(b×c)叫做乘法结合律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比较(3×5)×4=603×(5×4)=60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哪个更简便?

师:看来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38×25×4

师:能用乘法结合律使这道题计算简便吗?

学生试做,教师指导。

3、独立计算:42×125×8

(六)探索乘法交换律

1、出示一组数据

4×5=5×412×10=10×126×7=7×6

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2、学生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3、用字母来表示,生说师板书:a×b=b×a

(七)运用模型,完成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展示评比。

(八)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的乘法口决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教学目标:1、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2、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重点:1、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2、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72页内容:编号任务回答1说出“求块数怎样想”2说出第一竖行的得数3编出7的乘法口诀(即第二竖行)4说出第三竖行的得数5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间都相差几,为什么?二、课堂学习1.小组先初步交流课前学习内容。2.汇报,全班互动。3.小结: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间都相差7,因为都是加7或减7。三.背口诀1、轮流做小老师带大家背,每人5次。2、轮流做小老师考大家,每人5题。四、巩固练习1.p73第1——5题2.检测题p75第11题五、全课小结。

表内乘法 教案精选篇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5=5一五得五

2×5=10二五一十

3×5=15三五十五

4×5=20四五二十

5×5=25二十五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交流后宜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活动二:

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3、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三: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1、由于刚开始接触乘法,有个别好同学能够背下口诀,但是对乘法的意义不理解,因而学起来有难度。

2、讲解的过程一定要放慢速度,多做练习题。

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案精选篇


一、四人小组对口令练习,一人说另外4人抢答。

二、找朋友游戏

7×3=7×6=7×4=

7+7+7=7+7+7+7+7+7=7+7+7+7=

三七二十一六七四十二四七十八

7×5=7×7=

7+7+7+7+7=7+7+7+7+7+7+7=

五七三十五七七四十九

三、把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一七()二七()()二十一

七七()()七二十八五七()

四七()

四、口算竞赛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73页做第3题。

五、在o里填上“+”或“一”

7×3=7×4o77×6=7×5o7

六、解决问题

1、2个星期有多少天?

2、一条鱼要7元,妈妈买4条鱼要多少钱?

七、根据7的乘法口诀自编一道应用题。

的乘法口诀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的:

1、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一5的乘法口诀。

2、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我先学

学一学:

加法乘法口诀

5+5=102×5=10或5×2=10二五一十

试一试:

5+5+5=或

5+5+5+5=或

5+5+5+5+5=或

二、课堂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51页“做一做”

背口诀,对口令

四、课堂作业

课本练习十的第1、2、3、4题。

口算乘法 教案精选


口算乘法

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笔算乘法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表内乘法用数学 教案精选篇


表内乘法(一)用数学

——例5、例6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6—59页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完整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能够运用所学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投影出示例6)

师:(1)请同学们看图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在图上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吗?(教师随生的回答板书: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搬2根木头。)

(3)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问题: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4)全班齐读。

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的全貌。便于学生能够独立提出用乘方计算的问题。

二、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2.师:这道题应该怎么样列式呢?

教师可以指名到黑板上完成。

例6提前学习,是由于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也都是在情境中运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从而提炼出口诀的。所以例6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不难,可以放手让学生解决。

3.乘加。

(1)师:这时,又过来一头大象,不过它只搬了一根木头。(投影出示问题:又过来一头大象,它只搬了一根木头。现在4头大象一共搬了多少根木头?)

会画图的老师也可以画一幅图。

(2)师:这道题怎么样列式呢?(教师板书)

生1:2×3+1=7(根)

生2:3×2+1=7(根)

生3:2+2+2+1=7(根)

生4:2×4-1=7(根)

生5:4×2-1=7(根)

后两种算法可能学生有困难,不要硬要学生提出来。如果乘加算式孩子们也不能提出,可以先列连加法,再引导学生将连加法中“同数相加”的部分改写成乘法算式就可以了。

4.乘减。

(出示例5图)

师:(1)请同学们看图观察:图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

(2)你能在图上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吗?(教师随生的回答板书:①每棵玉米有3个玉米棒,掰走1个。②前2棵玉米上有3个玉米棒,后一棵玉米上有2个玉米棒。)

(3)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①还剩几个?②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如果学生提出了第②个问题,就让学生口答。重点研究“还剩几个”的算法。

师:这道题怎样列式呢?(指第①道。)

生1:3+3+3+3-1=11(个)

生2:3×4-1=11(个)

生3:4×3-1=11(个)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尝试着列出了“乘加”、“乘减”两种算式。下面我们就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6.56页“做一做”的第1题。

7.58页4、5题。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478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